贵州黔中山区稻田综合体“三物共生”试验探究

2022-07-12 13:47张国高喻强周蕾周中艳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6期
关键词:综合体稻谷共生

○张国高喻 强周 蕾周中艳

(1.安顺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 贵州安顺 561000;2.安顺市平坝区畜牧服务中心 561100;3.贵州省安顺学院 561000)

为进一步推进贵州黔中山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示范,2021年5~11月安顺市平坝区在稻田里开展稻田综合体“三物共生”试验探究,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共生提升大米、鱼和鸭的品质和产量,推进稻+N综合种养殖模式,有效提升有机大米种植以及稻鱼以及稻鸭健康养殖,进而提高稻田综合产值,同时探索构建有机稻田农业循环生态体系。其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该试验总结如下,为贵州黔中山区稻田综合体“三物共生”的推广示范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与内容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于2021年5~11月进行。试验地点选择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肖家村黔坝米业有限公司稻谷种植基地。

1.1.2 试验地点条件

试验地点位于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肖家村黔坝米业有限公司稻谷种植基地,该基地核心种植基地700余亩,基地内稻田连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保水性能良好,是实施稻田综合体“三物共生”试验高产示范的最佳区域,其交通方便,相关种养殖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1.2 试验内容

1.2.1 实验前期准备

在该基地核心区选择200亩作为试验示范,其中利用微生物试验示范100亩、对比试验100亩,采取添加微生物种植方式和传统种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利用微生物试验示范100亩,种植稻谷品种为川优3727、稻鱼品种鲤鱼规格250g/尾、稻鸭品种小麻鸭150g/只,试验添加微生物每亩4kg、加有机肥(牛粪)每亩200kg。对比试验100亩,种植稻谷品种为川优3727、稻鱼品种鲤鱼规格250g、稻鸭品种小麻鸭150g,添加商品化肥每亩50kg。

1.2.2 试验跟踪监测管理

对稻田开挖渔沟宽1.2m,深1.5m,长结合稻田长度开挖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对稻田四周做好围网和搭建临时鸭棚。对开挖的养鱼稻田,在插秧之前开挖好鱼沟、鱼凼,沟坑占比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并加固田埂,在坡边和田埂种植三叶草等植物护坡稳坡。在放入稻田中的鱼、鸭做好放塘前的消毒管理,从正规苗种场选购活力好、体表完整、规格整齐的优质苗种和具有检疫合格的鸭苗,正按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四定”原则投饵法投喂饵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量的2%~3%,每天遵循看鱼、看水、看天的“三看”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在天气闷,热或天气骤变、气温过低时,减少或暂停投饵。坚持每天早晚巡查,主要观察水色、水位和鱼、鸭的活动情况,同时做好监测登记。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组的监测情况

从5~11月登记监测,秧苗生长过程中没有产生病害,生长正常,5月鱼苗、鸭苗出现死亡是因为投放鱼苗、鸭苗前期鱼苗、鸭苗下塘后的应激性死亡。详见表1。

表1 试验组试验示范100亩稻谷、鱼、鸭生长监测表

2.2 对照组的监测情况

从5~11月登记监测,7月秧苗出现异常主要病虫害导致,5月鱼苗、鸭苗出现死亡是因为投放鱼苗、鸭苗前期鱼苗、鸭苗下塘后的应激性死亡,而7月鱼、鸭出现死亡是因为秧苗出现病虫害后稻田使用低浓度农药及使用化肥导致。详见表2。

表2 对照组试验示范100亩稻谷、鱼、鸭生长监测表

2.3 试验测产

2.3.1 试验组测产情况

试验组稻谷以71.96㎡测定产量 60.57kg、单产 561.87kg/亩,空瘪率11.4%;稻鱼以27条初重6kg,测定产量27条20.75kg,单条鱼平均增长3倍;稻鸭以18只(2.7kg)增长到 27.5kg,单只鸭平均增长9倍。详见表3。

表3 试验组试验100亩稻谷、鱼、鸭测产情况表

2.3.2 对照组测产情况

对照组稻谷以71.96㎡测定产量 60.42kg,单产 542.5kg,空瘪率11.2%,单产低于实验组19.37kg;稻鱼以27条初重6kg,测定产量27条20.75kg,单条鱼平均增长3倍;稻鸭以18只2.7kg增长到25kg,单只鸭平均增长8倍。详见表4。

表4 对照组试验100亩稻谷、鱼、鸭测产情况表

2.4 试验品质检测

经过到试验基地抽检样品稻鱼和稻鸭到贵州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产品论证。

一是到试验基地抽样鸭肉300g,鸭肉产品实测指标不含氧氟沙星、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等违禁药品未检出。

二是到试验基地抽样稻鱼肉1kg,鱼肉产品实测指标不含氧氟沙星、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等违禁药品未检出。

三是对试验组大米、鱼肉、鸭肉和对照组大米、鱼肉、鸭肉作品质、口感品尝,试验组大米品质具有香味浓郁、滋润度高,而对照组大米相对香味浓郁、滋润度低一些;试验组鱼、鸭体色好,鱼肉、鸭肉品质、口感比对照组鲜,且成活率、出栏率略高对照组3%。

3 试验效益分析

按照“三物共生”试验示范测算结果,一亩稻田可以产600kg,按照试验品种川优3727水稻出米率(精品米)平均60%计算,可以达到360kg,平均每斤按照20元,每亩14400元;平均一亩稻田收稻鱼45kg,按照50元/kg,每亩2250元;稻鸭平均一亩稻田收稻鸭15只,每只100元,每亩1500元;毛收入合计18150元。一亩成本:租金800元+种子500g80元+有机肥100kg120元+人工费1000元+微生物550元/亩+指导费50元/亩+加工费4元/kg600kg合2400元+包装费500元=5500元。纯收入合计12560元。

4 分析讨论

经过该项目的试验示范,充分认为“三物共生”是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利于提高大米、稻鱼、稻鸭以及稻虾的品质和促进品牌效应,大大提高大米、稻鱼、稻鸭以及稻虾的市场价额成倍增长,同时又利于提升大米、稻鱼、稻鸭以及稻虾的产量,是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是巩固脱贫攻坚和带动农户发展致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议结合平坝区区域实际情况,重点规划稻田综合体项目区域3~5个(500亩),以龙头企业为主,按照“公司+村级合作社+种养殖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市场化经营;以政府为主导,村级合作社主抓,集中流转土地入股分红,按照八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品种、统一种养殖、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加工包装、统一价额”全面打造平坝区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同时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申报项目和匹配田园综合体全产业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程建设资金,特别是水电路,按照技术专家要求标准修建设施,配套标准化设备,确保该模式的推广规范化管理、集约化运行、高效力产出。

猜你喜欢
综合体稻谷共生
田园综合体为农旅融合添活力
秦厂村社区中心党建综合体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谦卑的稻谷
人潮涌动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稻谷的故事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