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水生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2022-07-12 06:50聂竹兰任道全
科技视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水生学时生物学

魏 杰 聂竹兰 任道全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0 引言

水生生物学是中国高校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系统讲授水体中各种生物类型的形态学、分类学以及生态学知识,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大型植物,是研究水环境中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 水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后续专业应用课程的学习,如养殖环境水化学、鱼类增养殖学等,也会影响到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科研和生产实践。由于水生生物学课程内容繁多,分类知识枯燥,知识点分散,学时不足等原因,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效果较差。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呼声很高,线上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方面, 具有知识源丰富、时间自由、空间自由等优势,是将来完善教学手段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上参差不齐,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教学效果依然不佳。 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是任课教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塔里木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在水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线上学习水生生物学MOOC,线上练习,线上线下考核,线下师生共讲、研讨,线下师生交流的方式,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1 水生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1.1 当前疫情需要

2020 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全国各地各高校纷纷延期开学。 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思想,各高校充分利用线上慕课等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 各类在线直播软件等,积极探索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面积极参与下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形势仍不容乐观,线上教学是大势所趋。

1.2 国家教学改革理念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 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势在必行。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发挥线上教育优势,稳步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因此,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国家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需要,积极探索和发展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教师和互联网相关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1.3 教学模式转变需要

传统式教学又称“填鸭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而目前,电脑、手机、平板等已在学生中广泛普及, 也是学生接触新鲜知识的主要工具,传统教学中,45 分钟的教师授课,学生难免会倦怠,而偷偷玩手机、平板等。 因此,通过网上学习慕课或其他在线开放课程和知识,线上线下考核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师生交流来查漏补缺,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无疑是明智之举,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1.4 教学资源的需要

新疆属于典型大陆干旱气候, 水体水质较瘦,水生生物量较低,学生见到的种类较少,而通过线上学习其他高校MOOC 或精品课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为已所用,就有效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目前已有华中农业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建立了水生生物学慕课,多所高校建立了水生生物学精品课程网站。

1.5 水生生物学课程学时需要

水生生物学课程学时不断减少,目前塔里木大学水生生物学课程总学时仅仅72 学时, 其中理论部分48 学时,实验部分24 学时。 而该课程内容覆盖面大,涉及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大型水生植物等多种类型,分类知识又比较枯燥,如何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的条件下,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是授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线上学习不仅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也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线上线下的考核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下师生交流探讨对线上学习进行查漏补缺,强化引申,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采用混合式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混合式教学方案设计

混合式教学不仅满足了形势需求,同时也解决了课时不足等问题,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兴趣,提高涉猎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混合式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课之前,教师必须进入学生班级群,寻找合适的线上资源,发布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学习相关资源,为水生生物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做好准备。

2.1 线上教学内容设计

在网络平台上筛选水生生物学课程线上资源,有中国大学MOOC (华中农业大学版和河南师范大学版)、智慧树(湖南文理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精品课程(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天津农学院等), 根据塔里木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方案和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 确定以华中农业大学版MOOC 为主,其他资源为辅的模式,要求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并完成该课程的相关考核,拿到学分,搜集学习其他线上资源,如水生生物图谱、3D 模型以及相关科研文章等。 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线上学习部分可以作为该课程考核的平时成绩。

2.2 线下教学内容设计

2.2.1 师生共讲

学生通过线上资源的学习,根据自己所学制作课件进行班级汇报,然后由其他同学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查缺补漏。 师生共讲不仅是对学生线上学习的考核,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此外,通过师生共讲,师生身份的互换和互动,也拉近了师生关系。

2.2.2 研讨课

为提高学生对水生生物学课程的理解和爱好,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和生产应用紧密结合, 笔者开展了“我眼中的水生物” 研讨课,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各类群水生生物的认知, 主要涉及各类群水生生物的形态、生态和应用的方面。 比如形态部分,在讲蓝藻门色球藻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其形态就像是打在碗里的两个鸡蛋,蛋黄就是色球藻细胞,蛋清则是其胶被,这样学生就对色球藻的形态特征有了更直观和立体的认识,再比如水生昆虫中讲到负子虫,根据其负卵行为,称其为“模范父亲”,松藻虫的腹面向上的游泳方式,称其为“仰泳高手”等。 通过研讨,学生对各类型水生生物形态和生态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2.3 作业及答疑

为了检测和巩固同学们的线上线下学习效果,每个章节学习完成后, 教师会在智慧树课程上上传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难点和易错知识点进行线下答疑。

3 课程考核体系设计

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完成教师分配的各项线上线下学习任务。 为此,水生生物学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分别占70%和30%。 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对水生生物学课程掌握的最终方式,学生通过回顾历期发布的“测试”,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迎接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则由同学们线上学习情况、线下师生共讲和讨论成绩组成,通过合理奖惩,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为混合式教学效果打下坚实后盾。

4 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效果及反思

水生生物学混合式教学理念是:(1)教师为主导。混合式教学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负责搜索筛选线上优质资源,设计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查阅相关知识, 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汇总、 延伸和巩固;同时,教师还要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情绪,通过线上线下测试、师生共讲、研讨和考核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考核。 (2)学生为主体,混合式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从实践来看,学生都能按教师要求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和线上线下测试,制作PPT 课件参加师生共讲,参与“我眼中的水生物”研讨课。 从考核情况来看,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水生生物学课程考核成绩相比往年传统式教学有了较大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生生物学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 以下问题需要关注和改善:(1)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主动学习到主动探索。 从师生共讲和研讨等环节发现, 学生更多关注的还是教材、线上课件和教师课件的内容,而对水生生物相关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涉足较少, 这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仍然不利。 (2)学生学习能力和要求参差不齐,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5 结语

通过水生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仅解决了学生因疫情延迟返校的难题,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学习模式多样化的需要。 塔里木大学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和内地师生交流较少,而通过线上学习,学生接触到了更多、更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师生共讲、研讨等环节,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汇报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能力,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混合式教学对学校网络要求较高,一旦停网或网速较慢、学生手机流量不足等,就严重影响线上学习,为此塔里木大学为学生每月发放了50元的学习流量补助,有效解决了这个难题。 因此,在下一届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对本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同时进一步引导同学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积极思考,对考核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让同学们更喜欢水生生物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能积极思考,并用理论探讨现实的生态问题和水产养殖的生产问题。

猜你喜欢
水生学时生物学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依托科技创新 打造现代水生蔬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