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字里行间众生相 用人物描写基本法

2022-07-13 17:35黄贤英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胖墩人物描写人物形象

黄贤英

一、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是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文章由三个片段组成,这三个片段分别以“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为小标题,塑造了小嘎子、祥子和严监生三个人物。第一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进行摔跤比赛的情形,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机灵。第二个片段主要写了初入行的年轻后生祥子的外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了祥子的生命力;第三个片段选自《儒林外史》,主要写了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他因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硬撑着不肯咽气,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严监生的极度吝啬。课文配有插图,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

从学习内容来看,五年级学生对人物描写并不陌生。从学生年龄段特点来看,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的学生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等方式取长补短。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

秉承“研学后教”的升级版理念,创设生动的问题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在探究过程中,实施“研究法”“追问法”“点拨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后教策略,引领学生理解文本,体会人物形象。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整合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课的教材学习结合,从人和事件的具体事例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遵循学习支架论。在教学中,笔者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启发式提问、朗读、演读等策略支架,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结构,有效地促进思维支撑和初步的能力自治,使学生充分地运用各种感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 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11个词语。

2. 能结合三个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3. 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五、教学重点

1.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摔跤

【课时目标】

1. 认识“嘎、绊”等5个生字,会写“跤、搂”等8个字,会理解“虎势儿、公鸡鹐架、下冷绊子”等词语。

2. 能结合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3. 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传神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板块一  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猜出对应的人物形象。

(二)师生小结,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以猜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游戏导入,回顾前面学习的课文及人物形象,做到新旧知识巧妙连接,同时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板块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测预习

1. 检测生词。

2. 学写跤字。

(二)理解字义,引入课文

1. 观看跤字视频。

2. 引入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义入手,逐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为品读文本作好铺垫。

板块三  感悟形象,体会效果

(一)介绍作者,引入文本

过渡:今天摔跤的主角是小嘎子和小胖墩这两个小伙伴,他们出自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徐光耀爷爷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呢?河北师范大学郭宝亮教授是这样评价他的:“读徐光耀的文字,我们感受到极强的现场感,细节逼真,人物血肉丰满,极富感染力。”接下来,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一起去现场看看比赛吧!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极强的现场感,把人物写得血肉丰满的。

【设计意图】从作者的创作风格入手,激发学生对作者产生敬仰之情,并产生深入学习的欲望。在介绍作品中,拉近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人物分析作好必要的铺垫。

(二)默读课文,说出小嘎子的特点

过渡:现在,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去到比赛现场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研学问题: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又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在文中找一找,用横线画出写小嘎子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小胖墩的句子,再和小组的组员分享吧。

1. 小組合作。

2.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引导说出小嘎子的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动作描写体现小嘎子机灵的特点。

(3)指导理解“猴儿似的、虎势儿、公鸡鹐架”,体会用上修饰语的好处。

(4)小结:用上比喻的写法,可以使动作描写更有画面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这就是动作描写的第一个妙招:比喻修饰更生动。

3. 课堂练习。

修改句子,请你给下面的句子加一个形象传神的修饰语。

哨声一响,运动健儿们(         )地跑起来。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小嘎子的词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动作描写动词,进行品读,感悟,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形象,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读写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感受完人物形象之后,通过原文与改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总结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读写紧密结合,水到渠成。课堂练习的设计把课内掌握的写作方法向习作练笔迁移,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運用学法,说出小胖墩的特点

1. 小组合作。

2. 指名汇报,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总结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从“扶”到“放”,也体现文章学习内容的主次之分。

(四)找出动词,体会动词的精准恰当

1. 师生合作读以下文段,学生边读边演动作。体会动词的精准恰当。

开始,两人(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然后两人(猴儿似的)蹦来蹦去,小胖墩(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任小嘎子(推拉拽顶)硬是(扳)小胖墩不动,于是想用脚腕子(钩),不料反被小胖墩(别)住,趁势一(推),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2. 师生合作总结动作描写妙招二——精准恰当更精彩。

3. 课堂练笔:请你运用学到的动作描写的妙招,写一段课间同学们的活动。

4. 生写、展示作品、生评。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朗读,边读边演,让学生感受动作描写的精准恰当。师生总结妙招,加深学生对动作描写表达效果的理解,也训练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

板块四  课堂总结

总结:这场摔跤比赛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认识到聪明、机灵、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也让我们认识到憨厚、沉稳、老练、力大无比的小胖墩儿。他们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其实,原著中有许多描写得很鲜活的人物形象,课后,同学们一定要去读一读原著,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作者把他们的形象写得鲜活丰富的妙招是:1. 比喻修饰更生动。2. 精准恰当更精彩。本单元,我们要“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在练习中别忘了用上这些妙招。

【设计意图】小结回归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人物形象和人物动作描写的妙招,同时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意犹未尽之妙。

八、作业设计

阅读《小兵张嘎》

九、板书设计

13. 人物描写一组

【设计意图】正板书使用了气泡图,引领学生发散思考描述两个核心人物,把握人物特色,同时积累描述人物的词语,丰富其理解。副板书列举“动作描写妙招”突出本课语文要素,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架。

猜你喜欢
胖墩人物描写人物形象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怎样构思人物描写类文章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人物描写
搬石头
闭眼菩萨
论长篇小说《足迹》中的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浅谈语文课本中不同的人物描写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