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在儿童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

2022-07-14 00:54詹双王丹谭继红
智慧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宝典急诊科护理人员

詹双,王丹,谭继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急诊科,重庆 401120)

0 引言

规范化护理培训主要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护理专业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其中,培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培训、操作培训及整体考核,以此方式提高医护人员自身能力及水平,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各项生理及心理需求,以促进患者康复[1]。但是目前儿童急诊科对护士进行培训中,常出现护士对急诊专科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特殊急诊操作技能不过关等问题。为提高儿童急诊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实战能力,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进入我科规范化培训的46名护士均为女性,采取《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对护士进行培训,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培训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进入我科规范化培训的46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25岁,平均(22.15±0.86)岁;护士的工作年限10~19个月;护理人员文化程度:本科程度28名,大专程度18名。

《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宽10 cm,长14.5cm,合计43页,可以放置于口袋中,方便随时查看。小册子涵盖5个板块:医院文化、制度、流程及预案、急诊科各班工作职责、相关知识。《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由我科护士长、助理护士长及骨干护士根据规培生、社会及急诊科的需求编写及不断更新,主要内容包含护理操作与仪器操作,以供急诊科护士进行深入学习及日常护理操作中进行参考,为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1.2 培训方法

(1)理论培训:以《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为培训内容要求参与培训的护士熟悉儿童急诊操作流程机制预案,如小儿惊厥发作的抢救流程、急诊科空气静脉栓塞的应急预案等。并充分了解急诊科的各项仪器,如呼吸机、除颤仪等仪器的使用。

(2)实训操作:实训操作主要包含两方面,一为护理基本操作,二为仪器的使用操作。由护士长、助理护士长及带教护士组成的培训小组进行培训,培训方式采用讲课、观看操作视频等,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电除颤、给氧法、吸痰、洗胃术等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根据理论培训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同时,根据《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内急诊科内各班工作安排进行实训操作。由护士长负责巡回、静脉、消毒等不同操作方式,使得每名护士都进行一次,使护士具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此外,可寻找具有普遍性以及特殊性的不同情景来编写情景教学案例,平均每月保证能够开展1次情景模拟活动。护理人员需要分别饰演患儿、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医师等角色,并找到自身角色定位,展开对应临床护理。

(3)整体考核: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参与培训的护士进行考核,操作成绩为所有操作考试的平均分,总分100分,理论成绩100分。操作培训采取二维码视频培训加标准化病人案例培训,以真实案例穿插若干操作项目,力求接近临床实际场景进行模拟。理论考核根据《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的培训内容建立考试题库,利用问卷星平台完成模拟测试(护理部每季度一次,科室每月一次),每次测试结束实时发布成绩调查二维码完成成绩汇总及统计分析。操作考核采取标准化病人形式,每次考核前设置临床场景,对各项操作项目进行单项评分。

1.3 统计学分析

根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类数据采用χ2检验,以[n(%)]描述,计量类数据采用t检验,以()描述,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理论、操作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即为(87.70±8.42)分和(94.06±5.84)分,可见前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护士培训前后考核理论、操作成绩比较()

表1 护士培训前后考核理论、操作成绩比较()

3 讨论

相关数据指出,护士的专业能力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院方领导需要严格执行护士准入制度,实时增强本院护士的专业素养,同时院方需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以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入职护士的培训目标上,一方面要熟悉临床工作,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好的掌握,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主动地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协助,同时能够通过健康指导等服务方式来增强人文关怀和对患者的责任感。而针对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方式有很多,不仅要通过理论知识指导,还要加强操作能力和临床实践的结合,除了集中授课外还要进行操作指导,情景模拟,查房分析和小组讨论等。

在儿科的相关知识上,要针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以及紧急预案进行说明,同时讲解科室管理制度,对病区的环境进行熟悉。同时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包括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护理措施以及处理的原则,对常用的儿童疾病儿童用药进行了解,并对常规化验检查的临床意义进行准确掌握。带教老师应当能够为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病房、儿童病房的轮转指导规范护理措施,按照培训手册进行学习情况的记录。在院内培训考核中的理论知识部分,应当涉及规范标准,建立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措施,护理文书管理,同时还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而在临床实践的考核中,应当根据患儿病情一般情况对护士进行护理问题的提出。在病情观察协助治疗的过程中提供全面的护理协助,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系统评估。

《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是一类针对儿童急诊科所有工作讲解的一本书,主要介绍了医院的文化及规章制度、儿童急诊科工作流程及预案、急诊科各班工作职责及急诊科相关仪器等专业知识。本书具有一定针对性,主要介绍医院内儿童急诊科的相关知识内容,而非笼统的概括,相比于传统的护士培训知识而言更加系统,内容更为全面[3]。《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可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且小巧容易携带,更有助于护士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对培训起到关键作用,为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也奠定了基础[4-5]。

本文主要在《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的基础上,对儿童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前护士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成绩分别(71.67±7.08)分、(81.28±6.75)分,培训后成绩分别为(87.70±8.42)分、(94.06±5.84)分,培训后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对于护士有很大价值[6-7]。此外,采用《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作为指导,对于培训可起到较好效果,在儿童急诊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中具有较大推动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护士理论知识,还促进了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的严谨性,为患者健康更好地保驾护航[8]。此外,从一线护理岗位的特色来看,推行情景再现法的带教模式更适合护理培训工作,情景再现法的培训模式,可以加深新入职护士对儿科疾病的认知,可以在带教医师的引导下,明确患儿行为特点、家属行为特点、护理要点,在第一时间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除此以外,情景再现法的培训模式,完完全全将问题放在了中心位置,饰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护士从各个角度来了解一线护理岗位需要涉及到的知识,进而提升其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间接增强新入职护士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化护理培训后,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明确个人职责和医院规章制度,还有助于其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尽快地转换角色,能够胜任护理工作[9]。除此之外,还应当从护理人员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当下的培训工作和考核制度的相关问题,进一步优化培训体系。针对护理技能较弱和理论考核成绩较差的会议人员应当进行帮带,提升其基础护理能力,服务意识和护理安全意识。最后儿科护理部还可以将培训工作的心得进行分享,保障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深入开展,也加强护理团队的新建设,在融入新入职会议人员下,依然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和制度,指导低年资护理人员工作,加强工作管理水平[10]。

从以往的护理培训工作中看,新入职护士是完全被动、消极地在听讲,长此以往,护士们甚至会出现厌烦情绪。结合情景体验法进行《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的培训,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切实实地摆在了护士面前,护士不仅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临床思维辨析能力[11]。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判断性思维,在面对既真实又具挑战性的情景时,不但学习求知欲会被激发,护士基础护理操作与团队合作精神也会得到进一步巩固,使新入职护士可以完成“从实践到更新认识到再次实践再到再次更新认知”的过程,由此获得更多真实的临床体验。

此外,我们也调研了关于儿童急诊岗位的分级标准和规范化培训方式,包括了对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具体要求[12]。在总体的培训方式上,主要是集中授课,情景教学微课学习以及会议查房。且针对不同岗位级别的能力要求有一定差异,如对于初级护士,要求其能够独立完成基础护理操作,并且在上级护士的要求下完成专科操作。随着级别的上升,则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独立完成小规模抢救配合,并结合个案讨论病例演练来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紧接着则会进入大规模抢救工作的参与中,并逐步培养其协调能力、组内合作力。在急诊护理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急诊护理制度流程以及操作的准确性,这些都会影响患儿的治疗结果。再结合《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持续地监督护理人员的个人成长,并且制定符合其能力的培养计划。针对急诊儿科新进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评价应当符合最新护理学的要求。一方面要推进儿科急诊重症护理建设,形成专业的急重症护理模式,特别是针对儿童患者如何有效地推进。其次可借鉴危重患者的管理经验,将其与儿科相结合[13]。要发挥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综合能力与医生做好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而这些对于新进人员的难度要求相对更高,需要科室内加强操作培训,项目小组负责人调动学习的热情,实行分阶段培训和资格认证,最终为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服务意识做保障。

综上所述,《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在儿童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提高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素养,还能够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可见《急诊医学部新进员工宝典》对于培训的重要性,可使护士学习的层面更加丰富,值得各个医院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宝典急诊科护理人员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购表宝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上镜宝典:骨美拍照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