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与区域一体化:新兴古典理论框架及启示

2022-07-15 09:35沈满洪陈海盛应瑛
当代经济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信誉一体化

沈满洪 陈海盛 应瑛

[摘 要]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出发,运用博弈分析方法,探讨信誉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路径,并以长三角一体化演化为案例进行了解析。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区域一体化是专业化分工和市场交换下空间依赖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信誉的空间作用半径成为区域能否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信誉突破内生交易成本是区域一体化动力源。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费用和拓展跨地潜在贸易伙伴费用是信誉影响区域一体化的两个重要门槛值。随着信誉强度对门槛值的突破,区域逐渐由自给自足到局部分工再到完全分工非线性跳跃。信誉对区域一体化影响具有社会网络性特征,以交易設施、信息传递系统和中介组织为基础的信誉传递机制,有利于推动信誉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拉近市场网络规模与现实贸易网络规模差距,实现区域分工和一体化发展。信誉影响区域合作的前提是具有对失信惩罚的制度环境和道德共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协同演化至关重要。

[关键词]信誉;一体化;内生交易成本;分工网络;传递机制;新兴古典理论

[中图分类号]  F014;F1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2)07-0007-10

一、导语

古典贸易理论分别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斯密认为由劳动分工形成的绝对优势是贸易好处的根源,而李嘉图则指出相对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才是形成贸易好处的必要条件。由传统观念影响形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既无法解释区域内部贸易如何向区域间贸易进行过渡,亦无法解释为何经济发达区域间贸易强度高于发达与欠发达区域间贸易强度的发展现实。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 (1977) 提出的D-S模型发现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存在两难冲突,由规模经济形成的后天比较优势是区域贸易和一体化前提。与新古典贸易模型相比,D-S模型优势在于区域之间的内生比较优势,使区域合作之后总的市场容量会因购买种类数和购买量增加而增加[1]。但是,D-S模型不能内生解释区域内部贸易向区域之间贸易的演变,也即难以解释区域一体化的过程。

由杨小凯等人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能够内生劳动分工、专业化程度和区域一体化,对于由区域内部贸易扩展为区域之间贸易并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具有更好的解释力[2]。但是,劳动分工形成主体间彼此依赖的投入产出网络,任意环节出现问题均将对全域网络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尽管专业化分工能够提升经济发展效率,但是也产生了交易协调失灵风险。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水平与交易协调失灵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亦不可避免地将面临交易风险非线性扩大的现实。

针对交易风险如何降低难题,杨小凯创造性地提出三种方法,即发展保险市场、明晰产权和强化同行竞争。其中保险市场和同行竞争是市场机制中将交易协调风险外部化解决的常规方法,明晰产权虽然是针对交易风险产生根源进行的机制设计,但是本质上是用提高外生交易成本的方式来降低可能引起交易风险的内生交易成本,如为规避协调失灵投入时间精力来协商、订立和执行合约。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之外,可能还存在第四种降低交易协调风险的方法,即通过信誉深化专业化分工进而促进区域一体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表明,交易效率提升取决于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的有效折中,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减少市场运行的内生交易成本,通过提升交易效率不断扩大分工网络,将相互隔离的地区合并成一个越来越一体化的市场,使区域迂回生产链条加长和贸易依存度上升。而相对于以司法诉讼为保障的法律来说,信誉既能减少因规避风险而承担的内生交易费用,又能在无须增加外生交易费用的条件下,在保障经济合约执行和区域市场融合中承担重要角色。

作为信誉推进区域一体化的主要制度依托,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既有一定程度的法律模仿更有自发的历史传统,结合了信誉软硬性约束并重特征,能够对我国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进行较好的匹配和适应。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誉影响区域分工所依托的传播机制、惩罚机制和激励机制均已建立,为此探讨信誉与区域一体化关系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文献梳理基础上,运用博弈分析方法,探讨信誉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学理脉络,并结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行案例分析,以期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作用,为协调推进区域一体化明确方向。

二、文献综述与命题提出

(一)文献综述

制度是正式和非正式规则的集合及相应的执行安排,通过合理界定实施框架,降低市场运行成本。在零交易成本和完全理性假设的新古典理论中,制度设置及执行是完备且有效的,一旦进入诉讼将遵照既有制度规定和程序开展判决,甚至由于完全理性,在争议发生之时诉讼结果就已经可以预料。这就是公共管理者一直致力于建立的完美世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限信息叠加有限理性,使得交易成本和信誉始终承担着不可或缺角色。在考虑社会克服市场失灵的方式时,那些不是很显眼的社会行为方式,如社会行为规范,包括伦理和道德准则,确保履行承诺是有益的。在信誉缺失情况下,拟订替代性约束条款或担保的高成本迫使区域众多互惠合作机会丧失,为使合作稳定持续,就需要建立可信承诺,如果能借助于法庭使得协议有约束力,这就不成其为问题。然而在现实经济中,协议尤其是非正式合约通常并非完备,在法律层面更不具备强制性约束,这些合约只能借助信誉机制来自觉执行,这就可以解释在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革命后,为什么学界会对可信性问题如此关注。

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信誉缺乏将会带来福利损失,信誉首次被主流经济学所重视。AKERLOF(1970)[3]写道:“与汽车‘柠檬’情况相似,出售劣质商品的人在市场中的出现将使该市场不复存在。因此信誉对市场建立和维护具有重要价值,信誉缺失造成的福利损失不仅包括受损害的买家,还应包括被驱逐出市场的合法卖家。” KREPS(1990)[4]基于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声誉是企业或组织的特征:“组织适应不可预见情形的方式可以提高或贬损其声誉,结果影响到未来雇员的忠诚度。忠诚度是一个黏合剂,它使得互惠互利的交易可以发生。”

在信誉缺失社会,合约执行的成本将显著提高,互惠合作机会也会减少。BANFIELD(1958) [5]指出信誉缺失是经济滞后的重要因素之一,SIMMEL(1978)[6]也认为缺乏信誉支撑的社会将会处于分裂状态。信誉对经济具有交叉影响,但是信誉是演化产物,需要较长时间同价值观发展和适应才能逐步建立。正如ARROW(1974)[7]指出,信誉在社会运行中承担润滑剂角色,使人际之间拥有相当程度的信赖。信誉可以借助于制度的帮助间接得到,比如由值得信赖的人提供的担保、名誉、文凭或许可证等,但是在市场中只有相信声誉有作用時,声誉才会发生作用[8]。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演化形成以声誉约束为支撑的规则和制度,有利于促进声誉在不同行业内部的快速和低成本传播,是在法律之外实现合约执行的有效途径。

尽管海内外学者对信誉产生及在合约执行中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缺乏信誉对中观区域层面的分析讨论,更缺乏对区域一体化的作用的系统梳理和总结研究,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下,突破行政边界的跨区域分工是区域发展趋势,以市场经济体系改革为主线的信誉约束强化对降低分工协调失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信誉与区域一体化关系就愈发重要。

(二)命题提出

由机会主义行为引致的内生交易成本是影响区域经济分工合作的重要因素。英国以加速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最重要驱动力是1624年颁布的专利法促使英国成为全球首个保护专利权的国家,通过确立政府对宪政秩序可信的承诺机制,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既较好地降低了政府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又弱化了国民寻租动机及内生交易费用。由制度创新和习惯养成来减少内生交易成本,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学研究中大有可为的领域。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市场信守合约的信誉是减少内生交易费用加快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机制。WOODRUFF(2002) 研究了法律与信誉关系, 在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信誉是对法律的重要补充[9]。人们之间的关系性合约可能是双边或多边的,例如市场交易中买者同卖者之间的双边合作,或者是形成一个市场或企业的所有买者和卖者的多边合作。在后种情况下,文献使用的是集体行动一词。集体行动可能是私人的(企业市场),也可能是公共的(社区、政府等)。结果,新制度经济学就有两个层面上的分析。宏观层面分析制度环境,而微观层面则分析制度安排。交易费用经济学处理后者,以“习惯、规范、政治、司法、产权及合同法”为内容的制度框架被认为是改变竞争性治理成本的移动性参数,强调个人合约、合作、“关系”以及潜在的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社会纽带均在制度体系中扮演角色。NORTH(1994)[10]运用交易费用概念分析了制度环境,他认为市场主要是众多买卖双方交织形成的关系型合约网络,其治理结构对信誉产生、传递和发生作用具有重要影响。KREPS等作者(1982)[11]的KMRW声誉模型把不对称信息纳入重复博弈进行分析,证实有限博弈中合作行为出现具有一定可能性。SHAPIRO (1983)[12]证实产品质量难以辨别情况下,信誉企业可以获得价格溢价,并反过来激励企业维持长期信誉。

从经济史角度看,人际相互信任关系是交易扩大和区域一体化基础条件,而作为博弈规则,以法律、社会规范、宗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制度是建立和维持人际信任的关键。制度设计对信誉能否在市场中有效建立以及跨区域分工和一体化格局能够形成具有决定意义,当制度能够引致当事人为获得长远合作好处而抵制短期机会主义诱惑时,信誉就将成为经济社会交往规范,并自觉对合约执行和市场交易施加声誉约束。根据MILGROM等(1990)[13]的研究,中世纪商人法律制度以储存和传播信用信息方式维持信誉机制运行,促进商人之间更好合作交易。在市场演化过程中,由商业交易形成的博弈规范被正式制度吸收并形成西方现代商法体系,为进一步为发挥信誉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推动区域一体化作用提供重要支撑。以信誉为代表的行为规范是一种社会反应,是现实经济中对市场失灵现象的适当纠正。

从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一体化发展与信誉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信用环境较好的区域往往一体化程度较高,而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往往信用环境也不会太差,信誉与区域一体化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有鉴于此,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区域由自给自足向局部分工再向完全分工演变,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成本和拓宽跨地潜在贸易伙伴成本是两种主要的内生交易成本。以信誉降低内生交易费用是挖掘现实阶段区域一体化动力源的潜力所在。

事实上,在社会分工网络中,区域由自给自足向局部分工演变的关键是如何消除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成本,否则由于过高的交易风险宁愿选择自给自足状态;区域由局部分工向完全分工演变的关键是如何消除拓宽跨地潜在贸易伙伴成本,否则局部分工是纳什均衡,既享受部分分工好处又能在一定程度规避空间割裂造成的交易协调风险。通过发挥信誉作用,有助于纠正交易时空错位造成的扭曲,促进市场博弈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当然,信誉推动区域一体化必须具备一定制度环境和道德共识,能够对不良信誉行为进行有效惩罚,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其中正式制度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市场自发信用秩序向制度信用秩序转变。非正式制度以宗族、商会等为载体,基于情感认同、信息交互和道德惩戒的信誉约束机制,为非人际关系化情境下更大空间的一体化创造可能。

三、突破内生交易成本:信誉与区域一体化

中国古代通过低成本“连带责任”及礼法教化,叠加适当法律激励,保证了低层次分工和低流动性下地域的有效治理,而被称为“匿名社会”的现代社会,法律体系为区域分工合作框定了正式规则,通过提高界定和执行合约的外生交易成本来替代可能违约的内生交易成本,以降低市场交易不确定性,然而现实中法律执行合约所需的完备条件并非总是满足,因此法律作用被夸大了[14],如法律体系较为成熟的美国,大部分交易也是通过非正式合约安排和实现。事实上,在推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信誉是一种比法律更为普遍及有效的机制[15-16]。

(一)信誉推动区域一体化的机理分析

信誉对推动区域一体化作用的重要原因是其减少内生交易成本的同时,不会增加外生交易成本。杨小凯轮流开价模型[17]证实了“敲竹杠”现象必然会产生内生交易成本。引入信誉分析其对内生交易成本的作用,并从内生交易成本与区域一体化关系出发,探讨信誉对区域一体化影响的阶段性演变逻辑。

模型假设如下:每个生产者-消费者能够在专业化生产(x专家、y专家)和自给自足之间进行选择。鉴于对称性,存在两个子对策完美均衡:一是x专家作为先要价者;二是y专家作为先要价者,先要价者具有优势的两个均衡是对称的。假设x专家是先要价者(局中人x),y专家是后要价者(局中人y),两者具有相同贴现因子δ。k代表交易效率系数,反映影响交易的条件,假定自给自足和专业化生产的临界值为k0,当k>k0,局中人将从自给自足非线性跳跃为分工状况。

允许两个局中人对先要价者位置进行竞争。在第0期,当k0<k≤1时,纳什议价均衡是分工。假设在第0期局中人存在鹰派(H)和鸽派(D)两个策略。鹰派策略(H)意味着一个局中人坚持要成为先要价者,将不接受所得到的效用比先要价者效用低的任何条件。鸽派策略(D)意味着如果对手采取鹰派策略(H),他将接受后要价者位置;如果对手是鸽派策略(D),他将同意由纳什议价均衡给出的公平条件。在给定第一期的子对策均衡条件下,第0期的对策由图1列出。

综上,即便是有限次博弈,由于信誉的存在,也可保证局中人y的行动与局中人x保持一致,而没有激励采取偏离合作的机会主义行为。

上述从微观层面证实信誉能够自发化解区域一体化面临的内生交易成本③难题,在局中人合作策略软约束下同样能够达到区域合作结果。在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中主要存在两种市场交易费用,即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费用和拓宽跨地潜在贸易伙伴费用,当信誉对内生交易成本消除强度小于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费用时,区域维持自给自足状态;当信誉对内生交易成本消除强度介于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费用和拓展跨地潜在贸易伙伴费用之间时,区域逐渐由自给自足状态非线性跳跃为局部分工状态;当信誉对内生交易成本消除强度高于拓宽跨地潜在贸易伙伴费用,区域则由局部分工状态转化为完全分工状态。因此,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费用和拓展跨地潜在贸易伙伴费用分别是信誉影响区域一体化的两个重要门槛值,第一个门槛值位于区域自给自足(阶段I)与局部分工(阶段II)之间,第二个门槛值则处在区域局部分工(阶段II)与完全分工(阶段III)之间位置(见图2)。

阶段I:无市场的区域自给自足。这一阶段由于市场上未出现分工和交易,自然不存在交易费用。信息传播范围相对有限,信誉对弱化内生交易成本的作用不存在。由于受到传统“安土重迁”观念影响,每个人的居住場所及邻里关系相对固定,日常交往中主要以人际化的关系为主。从分工形成的外部条件看,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外部市场形成受到制约,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权衡中自给自足是稳定纳什均衡。

阶段II:分割市场的区域局部分工。这一阶段信誉突破第一个门槛值时,区域由自给自足向局部分工转变。新闻媒体关于信誉的传播机制,对降低市场经济内生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使分工效率在与交易成本的权衡中胜出,市场自发由自给自足状态非线性跳跃为局部分工状态,但是这种分工处于不成熟分工状态和三方分工状态,存在重复分工现象,尽管在宏观层面这种局部分工状态与分工促进效率原则相悖,是对资源的浪费和生产要素的不合理配置,但是在微观层面,由于在有限博弈条件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内生交易成本上升,使得每个人既有现行分工和交易对象,又通过搜寻第三方或由自己承担部分重复的产品分工来降低交易风险。日常交往处于人际化关系向非人际化关系转型的过渡时期,市场局部分工状态是现有条件下的稳定纳什均衡。

阶段III:跨地市场的区域完全分工。这一阶段信誉突破第二个门槛值,进一步弱化了内生交易成本。由于现代市场经济持续推进,生产要素流动性加快和跨区域优化配置效率增强,居住场所变动和不确定加大,社会交往越来越向非人际化关系转变。在达到一定强度时,信誉将时间和空间博弈造成的扭曲进行修正,将本地有限博弈转化为跨区域无限博弈,不管对维持加深现行关系的费用还是拓展潜在关系的费用均具有弱化作用。通过缓解市场机制设计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内生交易成本,具有重复分工的局部分工状态开始向错位分工的完全分工状态跳跃式转变,实现跨区域劳动和产业分工,进而在社会网络效应下形成区域分工格局,有效保障区域一体化在低内生交易成本下运行。

从动态演化看,随着信誉对内生交易成本消除强度逐渐突破门槛值I(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费用)和门槛值II(拓展跨地潜在贸易伙伴费用),区域一体化程度逐渐增强,从自给自足到区域局部分工再到区域完全分工纵深演进。区域局部分工对应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二元结构状态,一部分地区完全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并得到大部分贸易收益,而另一部分地区则半专业化生产两种以上产品亦获得部分贸易好处。当信誉强度对交易效率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时候,二元经济发展结构将逐渐消失,区域步入完全分工状态,两区域均专业化生产一种商品,此时区域一体化好处由全体共享,这种信誉与分工、交易和区域一体化动态演进过程被熊彼特[18]称为创造性毁灭过程。

(二)信誉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制度条件

信誉对区域一体化作用的前提是社会存在一定制度环境及道德共识,可以对违反信誉的行为进行甄别与惩罚。如果私人产权不能被法律保护,则无人在意企业发展的信誉。如果商标和专利不能受到行政和司法有力保护,则信誉对限制内生交易成本的作用也无从发挥。在弱信誉社会中,信誉缺失的成本较低,这时违约是占优策略。所以建立对偏离合作的长期惩罚制度是信誉降低内生交易费用和区域一体化分工的关键要素。基于此,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就是建立针对失信行为的信用监管制度④,以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拉大良好信誉和不良信誉的预期收益差距。从信誉的公共领域应用着手,带动信誉在市场和社会上的自发应用。下面对该制度进行博弈分析。

模型设定如下:监管部门和信用主体分别具有“监管”与“不监管”、“失信”与“守信”策略。存在两个对称性监管部门,正常监管收益为N,单部门监管成本为C,联合监管成本为L。当监管部门不监管、信用主体不失信时,信用主体获得的正常收益为RC,当监管部门不监管、信用主体失信时,信用主体的收益包括正常收益RC和额外收益RE,而监管部门的损失为H。当监管部门监管、信用主体失信时,信用主体受到的惩罚为T。结合实际,T、RE应满足T>RE,T-RE>0,否则对信誉偏离的惩戒无效。此外N>max{C,L},否则监管部门没有动力进行日常监管,也不符合经济人假设。

1.监管部门与信用主体间的博弈模型分析

由收益矩阵知该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即在完全理性背景下博弈模型无均衡解(见图3)。对于有限理性背景下的进化博弈均衡,假设监管者以x的概率选择监管,以(1-x)概率选择不监管,信用主体以y的概率选择失信,以(1-y)的概率选择守信,信用主体失信的期望收益为Ue,守信的期望收益Uc,博弈双方的平均期望收益为U=。则

信用监管制度是现实中信誉推动区域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机制设计,该制度有效执行和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提高跨部门协作能力,即提高部门监管概率,考虑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信用监管制度下,各监管部门通过信息共享缓解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降低了社会信誉的维护成本;二是在信用监管制度下,如果信用主体失信,某一监管部门不施行惩戒,则外界有可能认为信用监管存在缺位现象,监管部门声誉将会受损,相当于监管者损失H将增大,从而迫使监管部门积极监管,配合其他部门打击严重偏离信誉的违法行为。

实际上,在地域格局快速演变背景下,制度有效协同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建立更大范围以信誉为基础的包含内外部双重约束的区域合作综合体,将分工网络由地方拓展至区域全局,有助于缓解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重构区域发展新秩序。

一方面,建立完备的抑制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KNACK和KEEFER(1997)[19]通过国别研究证实行政监督和司法独立对社会信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偷窃受罚、欠债还钱的道德传统及社会习俗,明朝时土地私有契约也已普遍,但遗憾的是对发明权的私有观念在近代之前久未形成,朝廷和地主豪强可以轻易侵犯私权。产权保护制度是减少财产纠纷内生交易成本的重要设计,从制度层面对减少社会寻租行为和推动区域一体化奠定扎实的信誉基础。因此,以政务诚信建设为重点,强化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履约践诺责任,是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另一方面,有效的信誉传播和放大机制不可或缺。在中世纪欧洲商人法律制度下, 法官判决即便没有强制力约束,在信誉作用下也能得到执行[13]。这与现代商业仲裁机构判决在信誉约束下获得履行的缘由相近[20]。信誉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社会存在有效的传播和放大机制。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信誉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是“闲言碎语”。但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对象切换加快,為有效扩大信誉作用半径实现区域一体化,有必要借助完善便利的交易设施、运转有序的信誉传递系统以及发达健全的信用服务组织。

根植于深厚历史土壤的非正式制度对信誉维系并推动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影响。事实上,在既有分工的重复博弈中遵守合约的长久信誉是稳定纳什均衡,但是在区域一体化合作中,与空间存在错位的陌生群体交往的重复博弈基础不牢靠,即持续分工合作需要以信誉为基础,但是信誉基础的建立有赖于持续分工合作。以宗族、商会等为作用载体的市场合作信誉实现机制对促进跨区域的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网络延伸起到重要作用。宗族发端于西周时期[21],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遍性特征,清乾隆年间江西巡抚陈宏谋在《寄杨朴园景苏书》上有言:“直省中惟闽中、江西、湖南皆聚族而居,族皆有祠。”基于礼仪、教育、社交等非正式制度[22],宗族对内强化成员合作互助,对外强调社会规范交往,并以族规为依据进行对其行为进行评判和奖惩[23],“败坏家门”成员轻则遭遇道德谴责[24] ,严重情况下将会从族谱中除名。为提高宗族声誉而采取的捐赠、协作、信守合约等行为受到倡导[25],不仅会在宗族内部拥有道德美誉[26],而且会通过族谱记录广为传播[27]。宗族内部通过复制成功者道德获得规范形成信誉,并在经济社会行为中保持总体一致,有可能推动信誉在更大成员和更大范围内传播扩散。这与卢梭均衡附近的动态惩罚者-掠夺者-分享者模型相类似,当信誉规范受到宗族成员的认可度越高时,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成本就越低,这就为信誉降低内生交易成本扩展分工网络铺平了道路。以地缘为纽带的商会以情感认同、信息交互和道德惩戒为基础,在信誉建立、维持、发展和发挥区域一体化作用方面亦起到与宗族类似作用。

四、信誉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信誉通过缓解内生交易成本影响分工,在社会信用网络效应下,实现本地经济向跨地经济的转变。因此信誉的空间作用半径成为区域能否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为例,自2004年《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发布以来,长三角区域信用体系逐渐形成以生态环境、旅游、食品药品及产品质量重点领域跨区域联合奖惩为先导,以长三角“信用城市群”建设和信用服务业一体化为两翼,通过构建制度规制推动信用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提高信誉跨区域覆盖能力,实现信誉从公共到市场全领域立体化呈现,促进长三角省域分工和省域市场向区域分工和区域一体化市场转型。这对上述分析框架和逻辑推演也有补充作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演化逻辑是生产方式由省域分工向过渡分工再向跨地域分工转型,实现本地经济到过渡经济再到区域一体化经济切换,也伴随着以信誉为动力的区域竞合关系变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历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1997年之前的省域竞争期。虽然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地理相邻、文化相似,且在1961年在上海成立华东局进行区域协调,但是各省市发展仍然以本区域发展为主,跨区域经济合作面临较大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障碍,加之这一阶段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不长,叠加GDP锦标赛晋升机制,长三角区域总体形成省域经济竞争为主的发展格局。尽管不同省市交通、通信等支撑发展的外部基础设施差异性呈现“俱乐部趋同”趋势,但是法律、道德等弱化机会主义动机的外部约束机制异质性却逐渐增强,不仅造成各省市之间内生交易成本系数不同及与之对应的分工效率差异化,而且加大了跨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垂直分工难度。这一阶段信誉作用主要体现在省域经济内部的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生产环节中,在强度达到门槛值之前,跨地区分工面临较大内生交易费用,省域竞争仍然是一般均衡结构。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1997⑤年到2018年省域竞争向区域合作切换的过渡期。这一阶段随着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由省域经济向长三角经济过渡是社会分工网络扩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囿于不同省市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软环境存在异质性,相对于跨地区合作,省域范围分工协作更具现实性。“信用长三角”建设为信誉突破地域限制找到了钥匙,自2004年7月苏浙沪三方签署《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以来,通过重点领域跨区域联合奖惩和信用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措施,有力提升了信誉的空间扩展和行业渗透能力,推动产业分工由弱刺激向强激励转变。当信誉在区域扩散强度达到第一个门槛值时,跨区域合作面临的交易成本系数下降,为追求更高分工效率,逐渐突破传统行政边界,在更大区域空间布局经济活动,省域市场转化为一体化市场,省域经济则逐渐步入长三角经济。但是由于省市间市场环境和制度设计存在差异,在空间尺度享受更高分工效率同时亦将承受更高的内生交易成本系数,在信誉作用强度还不足以规避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时,有必要在现有双边分工格局下搜寻开展同样分工的第三方并与之保持合作,“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上”,减少协调失败的风险,起到类似于保险的作用,在区域层面表现为项目重复建设和供应商多元化,与潜在贸易伙伴有关的市场网络规模大于现实的贸易网络规模。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2018年⑥之后的高质量发展新时期。这一阶段省际竞争转变为区域分工合作,生产要素流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区域重新布局。区域一体化发展动力由外生交易成本边际降低向内生交易成本弱化转变,巩固并强化区域信用秩序是规避市场协调失灵的重要选择。以“信用长三角”建设提高信誉省际间穿透能力,有助于弱化跨时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避免区域合作风险暗中积累乃至突然爆发。当信誉在区域扩散強度达到第二个门槛值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交易成本系数进一步非线性降低,获得分工好处的回旋余地和可能性增强。这种背景下,不管是加深现有合作关系还是拓展潜在关系的费用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为减少协调风险而与第三方合作开展部分重复分工的市场保险机制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在信誉机制影响下,微观主体、产业和城市之间的依赖性增强,区域局部分工向完全分工转变是必然趋势,与分工伴随的市场网络规模与现实贸易网络规模之间的差异性也将降低,区域一体化市场开始同步建立,以信誉兑现为基础的区域一体化道路由市场自发设定并通过正向反馈机制持续趋优。

在地域格局快速演变背景下,地域相邻人文相通的长三角区域,制度有效协同是其发展实现一体化的关键。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建立更大范围以信誉为基础的包含内外部双重约束的区域合作综合体,将分工网络由省域拓展至区域全局,有助于缓解省际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重构区域发展新秩序。当然,以信誉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必须建立在系统的机制设计前提下,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区域共同的“信用长三角”平台。早在中世纪,在区域合作需求下出现了律商,作为早期的信用服务机构对减少信息不对称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跨区域交易中律商通过将不良行为信息集中化,对外提供信息和仲裁服务。在现代社会不良信息集中化职能由信用信息平台承担,作为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信用长三角”自2006年开始由各省市共建,为推动信誉的跨区域的传播和放大提供了重要载体。作为中国首个区域一体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长三角”平台基于信用数据互联互通,提高了区域企业信誉显示度和辨别度。通过对不同信誉主体进行倾斜性监管和市场差异性选择,倒逼企业弱化跨地区转移规避社会制裁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不同省市间合作伙伴搜寻的内生交易成本系数,提高市场机制自发运行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其次,区域一体化的信用服务市场。现代社会信用服务机构通过收集、加工和传输信息,对市场交易开展记录监督,为信誉实现提供信息基础,大大降低法律制度运行的成本,使得大多数交易活动只需通过信誉机制来支持,而无须借助于法律手段。推进信誉的市场化跨省际联动,是降低内生交易成本系数获得长三角分工效率的重要基础,其中最重要的信誉联动载体是建立一体化信用服务市场。2020年长三角统一的信用报告标准确立,以芝麻信用、启信宝、企查查等为代表的信用服务机构为跨区域市场分工合作中非人际化信誉保障提供支撑。以区域信用服务备案互认为先导的长三角信用服务市场一体化实践,与公共“信用长三角”平台建设均为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信誉传播的重要机制,为区域信用环境提升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市场失灵治理提供新思路。

最后,新闻报道为主的信誉放大机制。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协调下,通过构建长三角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协作机制,对违约、诈骗等严重失信现象开展跨省市新闻跟踪报道,有助于提升企业为占据更优质发展资源而创设更好信誉形象的内在激励。借助新闻报道对信誉的传输和放大机制,信誉具备了跨区域的快速传播和穿透能力,尤其是通过守信红名单、严重失信“黑名单”等重点宣传,有助于在公共行政和社会市场中构建信誉协调联动应用机制,缓解阻碍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信息孤岛”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倒逼企业为获取长期收益而抑制攫取短期利益而可能实施的机会主义行为,推进长三角区域信用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为合约稳定、分工可靠和区域一体化网络扩散奠定制度环境基础。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研究结论

1.信誉能够纠偏时空分割造成的交易扭曲,推动相互分割的局部分工、市场发展为完全分工、一体化市场

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费用和拓展跨地潜在贸易伙伴费用分别是信誉影响区域一体化的两个重要门槛值,当信誉对内生交易成本消除强度小于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费用时,区域维持自给自足状态;当信誉对内生交易成本消除强度介于维持本地现行关系可靠性程度费用和拓展跨地潜在贸易伙伴费用之间时,区域逐渐由自给自足状态非线性跳跃为局部分工状态;当信誉对内生交易成本消除强度高于拓宽跨地潜在贸易伙伴费用,区域则由局部分工状态转化为完全分工状态。

2.信誉使区域一体化道路在市场自发设定后可借助正向反馈机制持续趋优

区域由自给自足向局部分工再向完全分工过程中,微观主体、产业和城市之间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建立更大范围以信誉为基础的包含内外部双重约束的区域合作综合体,能够有效降低市场网络规模与现实贸易网络规模之间差距。作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将信用联合奖惩机制作为准公共品由政府向社会提供,不仅可以强化信誉感知度缓解跨空间分工风险,而且有利于持续推动市场自发信用秩序向制度信用秩序转变。

3.信誉推动区域一体化过程有赖于社会形成对失信惩戒的制度环境

对信誉缺失的正式与非正式惩戒制度对空间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正式制度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市场信誉由弱刺激向强刺激转变,通过提升守信与失信的预期收益差,强化信誉感知度缓解跨空间分工风险,促进市场自发信用秩序向制度信用秩序转变。非正式制度对信誉维系则更多根植于深厚历史土壤。以宗族、商会等为作用载体的信誉基于情感认同、信息交互和道德惩戒,对促进跨区域的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网络延伸起到重要作用。

(二)政策启示

1.夯实信誉空间作用半径扩大的制度基础

在国家层面,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为枢纽,强化信用数据归集的全面性规范性和信用协同的常态化动态化。在区域合作层面,选择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等不同形式,建立不同地区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信用联合奖惩为特征的外部硬性约束机制,以公共领域差异化信用监管示范带动市场和社会自发守信、知信和用信。如在行政监管领域,探讨建立区域统一互认的信用评价体系,对于不同信誉程度企业,结合“雙随机、一公开”实施差异化监管。

2.构建信誉与法律协同演化的机制及路径

在法律框架下,通过签订涵括违约信息共享、定期通报会商、信用协同应用等制度设计的区域合作备忘录,以统一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和奖惩措施清单为依据,推动跨地区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分级分类监管及市场化激励,提升区域信用环境,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协同联动格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推动区域信用流程再造,形成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公正监管格局,降低跨区域市场交易不对称水平,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3.构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以信用为基础的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高效协同的新型监管机制

借鉴区域经济地理学“经济地域综合体”思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立并拓展由不同信用制度(包括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以及信用制度与组织、群体之间相互作用并引致信用秩序渐进性变迁的“地域信用综合体”,发挥信用在政府履职中全过程监管作用,倒逼政府从直接控制到基于规则的监管进行转变,既是实现信誉与区域一体化双向良序互动和有机统一的重要现实选择,又是在可预见未来兼具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前沿课题。

[注 释]

考虑到外部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现实情况,本研究中假设影响分工和交易的主要因素是内生交易成本而非外生交易成本,而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干扰,更好探讨信誉对区域一体化作用机理,本文仅对消除内生交易成本的信誉因素进行聚焦和重点分析。

② 当k>k0时出现分工,说明参与分工的局中人x、y获得的效用均大于自给自足时获得的效用,则有uA<uH、uA<uL和uA<uD。以下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种情况是假定先要价者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后要价者存在一定的后发劣势,所以uH>uD,uL<uD,综合得到 uH>uD>uL>uA;第二种情况是假定先要价者存在一定的先发劣势,后要价者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所以uL>uD,uH<uD,综合得到 uL>uD>uH>uA;第三种情况是假定既不存在先发优势又不存在后发优势,则uH=uL=uD>uA。

③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带来外生交易成本的快速下降,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为简化分析,重点考虑更为复杂的内生交易成本消除上。

④ 失信行为信用监管制度主要是政府部门针对信用主体的失信行为,通过失信信息共享,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对失信主体采取惩戒措施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有助于提高对失信行为的发现概率,加大惩戒力度,有效打击失信行为,有助于克服单部门惩戒的不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

⑤ 1997年首次召开长三角城市市长联席会,拉开了以城市合作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序幕。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⑥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参考文献]

[1]DIXIT A K, STIGLITZ J 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3):297-308.

[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导论[J].经济研究,1999(7):67-77.

[3]AKERLOF G A.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84:488-500.

[4]KREPS D M.Corporate culture and economic theory:in 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political econom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90-143.

[5]BANFIELD EDWARD C.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M].Glencoe, Illinois: The free press,1958.

[6]SIMMEL G.The philosophy of money[M]. London: Routledge,1978:178-179.

[7]ARROW K E. 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M]. 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1974.

[8]TIROLE JEA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 Cambridge:MIT Press, 1988.

[9]WOODRUFF CHRISTOPHER.Establishing confidence in business partners: court, networks and relationships as pillars of support[Z]. 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acific studies, UCSD, Working paper,2002.

[10]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1]KREPS D M, MILGROM P, ROBERTS J, et al. 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82,27: 245-252.

[12]SHAPIRO C.Premiums for high quality products as returns to reput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3, 98:659-680.

[13]MILGROM,PAUL R,DOUGLAS NORTH,et al.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the revival of trade :the law merchant, private judges, and the champagne fairs [J].Economics and politics,1990, 2:1-23.

[14]GREIF AVNER.Contracing, enforcement and efficiency:economics beyond law[Z]. The Paper for the Annual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World Bank, 1996.

[15]MACAULAY STEWART.An empirical view of contract[J]. Wisconsin law review, 1985(3):465-82.

[16]MACNEIL IAN R.Relational contract:what we do and we do not know[J]. Wisconsin law review, 1985(3):482-524.

[17]楊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8]SCHUMPETER J 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chumpeter(191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

[19]KNACK S,KEEFER P.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112:1251-1288.

[20]BENSON BRUCE. The spontaneous evolution of commercial law[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89,55:644-61.

[21]PENG Y.When formal laws and informal norms collide:lineage networks versus birth control policy in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10, 116(3):770-805.

[22]TSAI L L.Accountability without democracy:solidary groups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3]PENG Y. Kinship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4,109(5):1045-1074.

[24]GREIF A,TABELLINI G.The clan and the corporation:sustaining cooperation in China and Europe[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7,45(1):1-35.

[25]HSU F L K.Clan,caste and club[M].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Press,1963.

[26]XU Y,YAO Y.Informal institutions,collective action,and public investment in rural China[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15,109(2):371-391.

[27]AHERN E M.Segmentation in Chinese lineages:a view through written genealogies[J].American ethnologist,1976, 3(1):1-16.

Reput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Framework of Emerging Classical Theory and Its Enlightenment

Shen  Manhong1,3,  Chen  Haisheng1,2,  Ying  Ying2

(1.Zhejiang A&F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China; 2.Zhejiang Provincial Credit

Center, Hangzhou 310007,China; 3.Zhejiang Rur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Hangzhou 311300,China)

Abstract:   When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reputation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law. Starting from the emerging classical trade theory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game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h of reputation promot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integ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Regional integration is a process of increasing spatial dependence under specialized division of labor and market exchange; the spatial radius of reputation has become the key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endogenous transaction cost of reputation breakthrough is the power sourc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cost of maintaining the reliability of current local relations and the cost of expanding potential cross regional trading partners are two important thresholds for reputation to affect regional integration. With the breakthrough of reputation intensity to the threshold value, the region gradually jumps from self-sufficiency to partial labor division and then to complete division of labor. The impact of reputation on regional integr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 The reput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ased on transaction facilitie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putation soft constraints to hard constraints,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scale of market network and the scale of real trade network, and real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integration. The premise of reputation affect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is that there is a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moral consensus on the punishment of dishonesty. A coordinated evolution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ystems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reputation; integration; endogenous transaction costs; network of labor divis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new classical theory

(責任编辑:张积慧)

收稿日期:2022-01-11

基金项目: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浙江案例研究》(21WH70098ZD)。

作者简介:沈满洪(1963—),男,浙江东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陈海盛(1990—),男,湖南汝城人,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省信用中心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信用网络分析;应瑛(1981—),女,浙江余姚人,高级经济师,浙江省信用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信誉一体化
以质量求发展 以信誉赢市场
信誉如“金”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江苏德盛德旺食品:信誉为翅飞五洲
基于信誉的新药发现平台信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