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东北秧歌风格影响的研究

2022-07-15 02:37张万励
参花(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秧歌表演者东北地区

本文选取了带有鲜明艺术特征、地域特色的东北秧歌作为研究对象,挖掘东北秧歌的历史,从审美角度分析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品味东北地区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从个人角度探讨如何传承和发扬东北秧歌。

一、东北地域文化及民族风情

东北秧歌主要流行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吸收了满族和汉族的艺术成就。东北秧歌的表演风格较为灵活,音乐节奏和表演舞步都非常快,广受人们好评。其中,吉林秧歌的地方特色十分浓郁,有豪放矫健的自然美。如果追溯东北秧歌的历史,能够发现东北秧歌是东北人民在长期插秧耕田的劳作中创造出来的。人们一边劳动,一边祈求丰收,所以东北秧歌中的很多歌曲都有颂歌的身影。东北秧歌是关东地区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东北文化内涵,有独特的艺术情趣。民间将东北秧歌称为“扭得浪”,这是因为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不仅要有优美的舞姿,还要大幅度地扭动自己的腰胯部位,展现关东风情,力求夸张,不平淡。舞蹈动作看似简单,但要学精学好较为困难,在表演时,舞蹈动作的情绪感染力比较强,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给表演者及观众带来欢乐。

二、地域文化对东北秧歌风格形成的影响

东北地域文化发源于关东黑土地,是多种地域文化在东北地区相互交汇、相互影响的结果。东北秧歌则是东北地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一)地理因素

严格来讲,东北地域文化不仅发源于东北三省,还发源于内蒙古地区。因为从地缘关系来看,东北三省与内蒙古是紧密相连的。东北地区地势开阔,有连绵的高山,广阔的草原,也有茂密的森林。由于东北地区较为寒冷,冬季时间长,与中原和南方地区相比,农业生产时间短。在天气较为寒冷的时候,人们赋闲在家,对于娱乐的需求比较大。人们为了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创造出了东北秧歌。可以说东北秧歌的形成与东北地区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联。东北地区的人们性格豪爽、大气稳重,这些独特的性格也影响到了东北秧歌。观看东北秧歌,人们能够发现,女性的腰胯部位扭得十分豪放,具有独特的魅力。男性则表现得十分熱烈奔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表演时都有相同的体态特征,将身体微微前倾,微收下颚。

(二)历史因素

根据已有的资料记载,直到今天,东北秧歌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始终深受东北人民的喜爱。但东北秧歌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化的,现在人们能看到的东北秧歌已经是演变后的形态。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东北民俗民间传说故事、闯关东移民事件、满汉舞蹈融合。杨宾于康熙三十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写的《柳边纪略》中,对当地人民的秧歌活动有过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这是官方普遍较为认可的记载。

在19世纪中后期,中原地区的一些人在东北地区定居。这些人来自各个民族、各个区域,作为文化载体,这些人给东北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地域文化。由于这些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所以也改变了东北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个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化冲突较大,地域文化也在不断交融。不过东北人民的包容性比较强,他们十分自然地接受了这些移民文化。一些东北人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接受了中原地区的礼仪习俗。也有一部分移民受到东北人民的影响,且在地理环境的限制下,开始适应东北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被东北人同化。这些相互交融贯通的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形成了当前人们所了解到的东北地域文化。东北人“勇敢”“开放”“豪爽”等性格,也就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沉淀下来。东北秧歌不能表现得绵软无力、扭扭捏捏,在扭动腰肢时要做到红似火,在停止扭动时要站如一棵松。在表演时,人们会在头上缠头花,上身穿着棕绿色的花衣服,手中舞动着独特样式的手帕,这些独特的风格特征,都能够让人一眼认出东北秧歌。

三、东北秧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

(一)文化内涵

东北秧歌受到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地域文明的影响,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东北秧歌的地域风情比较浓郁,舞姿较为优美。这些舞蹈动作都蕴含着东北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代表了他们的精神思想。在分析东北秧歌的文化内涵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东北秧歌是民族融合的结果,是不同民族舞蹈文化间的碰撞,也是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之间的碰撞。所以人们能够看到东北秧歌中有汉族舞蹈欢快的特色,也有满族等一些少数民族豪放、粗犷的舞蹈特色。这些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都影响到了东北秧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北秧歌的发展和传承。第二,东北秧歌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虽然东北地区地域广大,但位置比较偏僻,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多元艺术形式在这里发展迟缓。但东北秧歌是特例,东北秧歌很好地包容了各民族的文化,也保留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在表演中,有各具特色的东北小道具,也有东北韵味的民间音乐。东北秧歌对表演者的舞蹈要求不高,不需要表演者把握多少舞蹈细节,只需要突出火辣、活跃的特点即可,这也给表演者留足了自由表演的空间。

(二)艺术形式

东北秧歌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含了舞蹈、武术、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虽然众多的艺术形式混在一起,但却能够做到混而不杂。当前,人们常常利用东北秧歌娱乐健身,在组织表演时,对队列形式要求不高,人们可以群舞,也可以男女对舞。东北秧歌大多欢腾火爆、热情奔放,手绢、扇子、腰鼓、花棍等道具也是东北秧歌在表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这些道具,东北秧歌就失去了特色。利用这些道具,就能提高东北秧歌的表现力。人们将道具与鼓点、音乐配合在一起,表演得浑然天成,独具魅力。

四、东北秧歌的动作特征

(一)基本动作

所有的舞蹈都有基本动作,东北秧歌也不例外。表演者在表演时,腿部要一直做交叉十字步。为了让表演更具灵活性,还要做好细节处理。表演者要微微屈膝,在做交叉步时,时而刚劲有力,时而舒缓温柔。上半身的动作较为简单,跟随音乐的节奏,前后扭动、左右摇摆即可。无论是扭动还是摆动,都要找好重心,跟上音乐的节奏。表演者在前踢步时,要把重心放在腿部,双脚与地面产生摩擦,脚跟虚落在地上,快速回到正步位。表演者在进行旁踢腿时,要把重心放在主力腿上,从脚趾开始,一直到脚跟,按照顺序旁踢,按照顺序收回。上半身跟随着节奏前后扭动即可,要保持韵律,保持身体的协调性,这样舞蹈才有美感。这些相互交替、相互搭配的动作对表演者有较高的节奏要求,所以促成了东北秧歌稳、浪、俏的韵律特点。

(二)鼓的动作

在进行东北秧歌表演时,鼓的动作是必不可少的。鼓的动作既能渲染氛围,又能突出秧歌的特点。动作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连接动作、鼓相以及叫鼓。鼓的动作能够帮助人們把握整体的音乐节奏,在舞蹈间隙转换情绪,调动观众的心神,带领观众进入下一个情绪中。有时候,鼓的动作还有对话的效果。人们常常利用鼓开场,在高潮和结尾部分也会用到鼓,这些部分鼓的动作十分华丽。

(三)手帕花动作

手帕的动作也是东北秧歌区别于其他秧歌的重要标志。手帕花颜色较为丰富,除了单一的颜色之外,现在还衍生出了彩花、蝶花等丰富的色彩。舞动起来比较困难,对表演者的要求较高。但如果能够成功舞动手帕花,就能给观众展示出流逸翻飞的景象。

(四)稳相和走相动作

稳相和走相动作,可以看作是静态动作和动态动作。稳相动作属于准备动作,包括双扣手、单扶肘等。步法走相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包括自由步、顿步、前后旁踢步等。表演者必须把控好动作幅度,做到收放自如,这样才能展现个人气质,展现整体队伍的气势。很多表演者在表演走相动作时,会融入较为诙谐的步伐,如矮子步、短促走场步等。通过自由切换步态的方法,突出表演的趣味性。

(五)场图动作

东北秧歌的可看性较强,仔细品鉴后发现东北秧歌有两大看点:第一,风格多样,步伐节奏变换速度快。第二,场图曲直交错,切换速度快。场图分为卷白菜、龙摆尾等多种形态,在表演时气势宏大,能够快速吸引观众的目光,给观众气势恢宏的感觉。当然,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意境也较为浓郁,将线条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审美价值较高。

五、东北秧歌的创新发展

(一)优化文化研究环境

东北秧歌带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属于东北地域文化的一种。对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打破民间艺术地域限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要求人们深入研究东北秧歌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年轻人也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让他们在感受东北地域文化的同时,自觉传承东北文化。一些专门负责研究东北秧歌的机构和民间艺术团可以与高校合作,设置文化研究专业,开设东北文化研究课程,为东北文化研究工作输送更多的人才。这样研究工作才不会落后,才能始终坚持下去。

(二)民间活动和舞台创编有机融合

东北秧歌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有传承的必要性。但要想传承东北秧歌,还需要人们进行艺术舞台创编。一些民间艺术工作者在创编东北秧歌时,要将东北秧歌的传统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在一起。可以从服饰、造型、动作、道具等方面入手做出调整,也可以从队列阵型方面入手进行创编。在创编时还要考虑到大众化的传承要求,要突出东北秧歌的可观赏性和娱乐性。一些民间艺术团体可以在文艺会演的过程中融入秧歌表演,让普通群众在表演的过程中传承东北秧歌,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秧歌。

(三)深入挖掘个性化的风格特色

在深入分析东北秧歌的特色时,人们发现东北秧歌与其他舞蹈不仅仅是舞蹈动作、道具方面的不同,还有着风格、精神内涵方面的区别。所以,人们在传承东北秧歌时,要深入挖掘东北秧歌背后的文化特征,先传承发扬文化,再传承东北秧歌。这样才能突出东北秧歌的特色,避免东北秧歌在传承的过程中失去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创编新的东北秧歌时,创编者要把这种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如保留东北秧歌的气势和风俗特色,在设计东北秧歌的队列阵型、舞蹈动作时将其融入其中。这样观众仅通过舞蹈动作就能感受东北秧歌豪迈的气势,从而确定这就是东北秧歌。这种特色也能够提高东北秧歌的欣赏价值。人们在挖掘东北秧歌的风格特色、融入其他文化时,必须保留东北秧歌的原汁原味,决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

六、结语

每一种民间舞蹈都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特征。东北秧歌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表演形式淳朴豪放,体现了东北人热情、泼辣的性格特征,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要想进一步发扬东北秧歌,就要保留东北秧歌原有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只要东北秧歌的精髓还在,就能利用东北秧歌给人们带来欢乐,就能让东北秧歌永远传承下去。东北秧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东北人民通过扇子、单鼓、手帕、花棍等简单的道具表演东北秧歌,体现了东北人对艺术的追求。他们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希望。东北地域文化较为丰富,东北秧歌是其中的精华,也是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表征,有巨大的宣传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琪.东北秧歌的基本步法[J].戏剧之家,2020(09):21-22.

[2]胡东辰.浅析原生态东北秧歌与东北秧歌教材之比较——以《东北大秧歌》教材为例[J].戏剧之家,2018(02):5-6.

[3]李顺阳,翟思楠.论述不同地域东北秧歌现存的代表风格[J].艺术教育,2019(05):33.

[4]王珊.东北秧歌地域性的差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7):27-28.

[5]王兆祥.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东北秧歌的课堂教学[J].艺术科技,2018(04):15-16.

[6]董纪阳.东北地区“双创”文化特征分析研究[J].财富时代,2021(01):38.

[7]张丽君,赵江美.基于微观维度的东北地区陆路边境文化产业建设研究[J]. 开发研究,2021(01):55-56.

[8]崔姝声.东北地区不同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及演唱分析[J].当代音乐,2019(04):44.

(作者简介:张万励,女,硕士研究生,长春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东北地域舞蹈)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秧歌表演者东北地区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手称扑克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