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油食兼用花生雪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2-07-15 01:55李付振张小利朱灵龙张慧蔡仁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白皮种皮荚果

李付振,张小利,朱灵龙,张慧,蔡仁祥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b 浙江省数字旱粮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1;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因其种子富含植物蛋白和油脂而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1]。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种植花生,在油料作物中其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第二位[2]。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其籽仁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在我国保障食品安全与油料供应方面占有重要地位[3]。花生品种种皮颜色丰富,有粉、红、白、黄白、红白、紫、深紫、黑等,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花生种皮多为粉红或浅红色[4]。彩色花生种皮颜色美观、营养丰富,是加工休闲花生食品较好的原料来源[5]。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白色、深红色、黑色等彩色花生品种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而大面积推广。彩色花生集观赏、食用、营养、保健于一体,发展彩色花生对于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企业增益具有重要意义。

白皮花生是彩色花生的一种,具有果形小、营养价值高、种皮色素少以及生产的油清亮等特点,在榨油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6]。研究表明,遗传背景相同的情况下,白皮花生品质性状普遍优于其他种皮颜色的花生[7]。白皮花生种皮雪白,在榨油时可不经过弃酸价、弃毒和脱色等加工处理,能够较好地保持花生油的香味[8]。此外,白皮花生在加工成休闲食品时无需进行脱皮和脱色处理,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9]。近年来,白皮花生广受浙江消费者青睐。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以山地、丘陵为主,常年花生种植面积在2 万hm2左右,主要以鲜食、炒货加工等食用花生为主,油用花生占比极低。浙江地区花生品种选育远远滞后于国内花生主产区,生产上主要以传统地方品种为主,产量、品质均较差,严重制约当地花生产业发展。为增加浙江省彩色花生品种,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满足浙江不同地区和消费多样化需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远杂6号为母本,白皮花生PN1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高产优质、早熟、油食兼用型白皮花生新品种雪玉1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白皮、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22年3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花生2022330038)。

1 选育经过

1.1 亲本来源

母本远杂6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该品种属直立疏枝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连续开花,夏播生育期118 d左右,主茎高42.7 cm,具有早熟、高产、结果集中等特点。父本白皮花生PN1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保存的特色花生种质材料,具有白色种皮、中粒果、直立等特点。

1.2 选育过程

2013年,以远杂6号为母本,白皮花生PN18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收获杂交果。2013年南繁种植F1,淘汰假杂种后混收。2014年种植F2,并针对株高适中、疏枝、结果集中、结果数量多、双仁果多等目标选择优良单株,按系谱法编号。2014—2016年,在海南陵水县、杭州两地继续种植F3~F6,以结果集中、外观性状佳、丰产性好为选育目标继续单株选择。2016年经过综合株系鉴定,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相结合,筛选出综合双亲优点早熟、高产、果多饱满、抗逆性强的最优株系,编号PN18F6-502。2017—2018年参加浙江省花生新品种区域多点试验,该品系综合表现优良,命名为雪玉1号,同时开展病虫害抗性鉴定,植物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等试验。2019—2020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试验基地、慈溪市、岱山县试验田进行生产试验,早熟性及产量明显。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花生2022330038)。其选育过程见图1。

图1 雪玉1号的选育过程

2 产量表现

雪玉1号于2017、2018年参加浙江省花生新品种春播区域多点试验,参试新品种(系)有5个,含1个对照品种四粒红。二年区域试验6个点,667 m2平均荚果产量218.4 kg,667 m2平均籽仁产量160.7 kg,分别比对照增产20.6%和26.8%。2017年浙江省花生新品种春播区域试验,3个试验点表现均增产,667 m2平均荚果产量220.2 kg,667 m2平均籽仁产量162.2 kg,分别比对照增产22.6%和28.1%。2018年浙江省花生新品种春播区域试验,3个试验点表现均增产,667 m2平均荚果产量216.6 kg,667 m2平均籽仁产量159.2 kg,分别比对照增产18.6%和25.5%。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在适宜种植密度及栽培模式下,雪玉1号在3个点667 m2平均荚果产量253.7 kg,667 m2平均籽仁产量185.4 kg,分别比对照增产17.1%和25.9%(表1)。

3 特征特性

3.1 农艺及经济性状

雪玉1号属普通型、油食兼用、直立早熟白皮花生品种。生育期111.1 d,疏枝直立,连续开花,叶片绿色程度中等、椭圆,叶片较大,主茎高58.6 cm,侧枝长64.2 cm,总分枝9.5个,结果枝8.1个,单株饱果数17.4个。荚果表面质地中等,缩缢程度中等,果嘴明显程度弱,百果重138.85 g,饱果率82.3%,籽仁柱型,内外种皮皆为白色,百仁重80.78 g,出仁率73.6%(表2)。

表2 多点试验中雪玉1号的基本农艺性状

雪玉1号出苗齐,长势强,植株直立,生长稳健,抗旱性和耐涝性强,抗倒伏性较强,适收期中等,适宜小型农机作业。其植株和荚果、籽仁性状见图2。

图2 雪玉1号植株、荚果及籽仁

3.2 品质性状

2020年9月,收获样品送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进行籽仁品质分析。雪玉1号籽仁含油量50.8%,蛋白质含量24.6%,油酸含量44.0%,亚油酸含量34.2%,油亚比1.29。

3.3 抗性鉴定

2020年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鉴定,雪玉1号表现为中抗青枯病、中抗锈病、高抗叶斑病。

4 栽培技术

4.1 地块选择

雪玉1号适宜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省春、夏季种植,选择中等肥力及以上的砂质土壤或壤土,有利于发挥其产量潜力。

4.2 播期及密度

以连续5 d地表温度在15 ℃以上时抢墒早播,春播在4月中下旬左右,夏播在6月上旬至中旬为宜,适时早播有利于产量提高。双粒播种,每667 m2播种8 000~10 000穴,根据土壤肥力高低可适当增减。

4.3 田间管理

起垄时施足底肥,后期根据花生生长情况适时追肥,防止早衰。播种后尽早喷施除草剂防止田间杂草,中期根据土壤肥力合理化控,花针期和结荚期如遇干旱应及时适量浇水,生育后期注意养根护叶,结荚后期如果雨水较多,应及时排水防涝,成熟时应注意及时收获,保证丰产丰收[10]。雪玉1号荚果不耐涝,种子休眠期短,尽可能荚果成熟后,及时收获。如果遇到连续阴天收获,应及时烘干以免种子发芽。雪玉1号综合抗病性好,中抗青枯病、锈病、高抗叶斑病,生育期间不易感病,连续阴雨天时注意及时防治病害的发生。

4.4 适时收获

根据花生地上植株形态及地下荚果的成熟度及时收获,晒干储藏,防止霉变。在生产上做鲜食用时,95 d以上即可收获,收获后,茎叶还保持青绿,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作为优质饲料。

猜你喜欢
白皮种皮荚果
东北地理所发现PG 031基因具有改良大豆种皮吸水性的应用潜力
浅谈李根白皮的应用及其替代品*
花生荚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蚕豆发芽趣多多
足球黑白皮
西瓜出苗障碍及其防止措施
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