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科技创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海南琼海市相关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2022-07-16 08:01韩东起王子文
祖国 2022年9期
关键词:琼海市海南省科技

记者/韩东起 王子文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福田村新貌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已经成为海南省琼海市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海南省琼海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清楚地看到,乡村产业振兴实际上是发展问题,解决产业振兴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乡村生产力。每次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力量,乡村产业振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历次中全会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历史任务、环境条件,科学作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农村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增量空间,近年来不断获得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乡村产业也迎来了最后一公里的发展机遇。

在调研海南省琼海市时本刊记者获悉,从2019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近三年来,琼海市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科学解决了同质化严重、产业化低、创新激发不足等问题,亟需增产提效,转型升级。把科技创新作为新时期琼海市乡村产业发展核心来抓。崇尚人人讲科学,人人抓创新。以下是海南省琼海市抓科技创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经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国家开展乡村振兴前期,琼海市各乡镇乡村产业大多存在生产技术落后、技术人才短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产业化程度不高,整体产业质量效益偏低,市场竞争力弱。新一届琼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上任以来,根据琼海的实际,科学分析了琼海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从要素升级、结构优化、制度变革等方面提高乡村产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促进生产要素全面升级。比如基于新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能实时精准地掌控生产动态数据,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对该市农产品的信任度。

二是对生产流通结构进行优化。比如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将环节多、损耗大、成本高、效率低的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进化为更为流畅、低耗、高效的电商化新模式,大大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是促进各领域制度改革创新。以大数据创新乡村治理为例:大数据能打破各个职能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跨行业跨领域协同作业,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党中央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手段,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本任务。

科技创新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有力保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根本路径,不论是培育多元融合主体,还是创新融合机制,都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以琼海市乡村文、旅、农、融合发展为例。近年来琼海市乡村文、旅、农产业融合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突出抓好主题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产业规划滞后等缺陷。把科技创新作为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赋新能,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引进创新人才,科学规划产业发展,释放消费新需求,不断催生新产业态和新模式,从而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琼海市委、市政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工作指南,明确乡村产业要想做大做强,走得长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变革提高效率,从而不断增强生命力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 年3 月,农业农村部在北京发布了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通过这些事例发现无论哪种发展形式,都不可缺少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以海南省琼海市的招才引智推动农村创业创新集群发展中可以看出,从搭建农村创业创新平台,到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主体,再到开展农村创业创新活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有科技创新贯穿其中,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夯实了科技支撑。

全面开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工作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福田村新貌

琼海市把开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工作作为乡村振兴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全市农村常住居民建档立卡、对边缘易致贫户(含已消除风险农户)、农村低保对象、特困户等12 类重点人员进行全面识别监测,防止返贫风险。积极谋划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认真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建设工作,据了解,记者在调研琼海市期间,该市共入库项目共365 个,资金规模达15382.59万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实施项目129 个,资金规模11897.6717 万元,非财政衔接资金实施项目236 个,资金规模3484.914万元。

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治理

通过“四级化事法”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机制,利用“云管家”社会化管理信息平台,探索建立“户联系、组协调、村处理、云化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机制,通过党员中心户、村党小组、村党支部、镇党委的逐级引领,带动基层群众参与邻里协商、乡贤德治、民主自治、乡村法治,实现“琐事不出户、小事不出组、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推进乡村治理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2020 年11 月,“四级化事法”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深化爱心消费帮扶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工作。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爱心消费”,目前全市爱心扶贫产品线上线下累计交易额达1580.97万元。发动全市单位落实干部认购,机关单位食堂、学校食堂、医院食堂等落实定向认购本地贫困户农产品,促进农产品销售量增加,带动贫困户产业增收。全市共119 个帮扶单位、74 个机关单位食堂、学校食堂、医院食堂,通过线上和线下等方式分别购买爱心农产品。组织举办爱心消费集市,为贫困群众搭平台、销好价,让消费带动扶贫、让扶贫促进消费,推动消费扶贫业态升级。今年分别在嘉积镇、大路镇、塔洋镇、博鳌镇、会山镇开展了14 场爱心消费集市,现场销售额为362.6 万元。我市12 个镇均已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工作,共计认定80 种扶贫产品,涉及34 家带贫企业和合作社,产品类型涉及新鲜水果、农副加工、米面粮油、禽畜肉蛋、休闲食品、冲调饮品、水产制品等,我市认定的扶贫产品累计销售额达39161.45 万元。扎实抓好志智同步发展工作,开展创新“积分制”管理专项行动,以阳江镇岭下村,塔洋镇珍寨村,博鳌镇沙美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点,全面提升群众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社会治理体系的内生动力。组织收看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和专题讨论,不断深化“志”“智”双扶效果,夜校签到率100%。各帮扶责任人利用每次入户走访机会主动与脱贫户谈心引导,宣传政策,传授知识。海南省琼海市在开展乡村振兴中的做法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福田村新貌

猜你喜欢
琼海市海南省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全域旅游视角下海南乡村景观保护策略探究
基于美丽乡村的海南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研究
科技在线
海南省肿瘤医院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海南省计划10年内对万名农民实行中专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