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世界级双核”之一
——世界级品质的桂林史前洞穴文化

2022-07-16 14:25陈向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史前世界级陶器

陈向进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广西文化久远神奇、丰富多彩,广西桂林有一项具有世界级品质的文化瑰宝,鲜为人知。

这项文化遗产,就是以甑皮岩文化为代表的“桂林史前洞穴文化”,它为桂林赢得“万年智慧圣地”的美誉!

民盟中央委员陈向进聚焦桂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史前文化,将“甲天下的山水”、“史前洞穴文化”誉为桂林的“世界级双核”,充分体现了桂林城市元素的世界性、核心性、稀缺性及其高端品质。

“桂林山水甲天下”老孺皆知,家喻户晓。“甲天下的山水”可遇不可求,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稀世瑰宝。

史前文化是一截文明萌动的火种、一段辉煌征程的印证,它向人们述说人类文明的跋涉,向千秋万代昭示我们祖先的史迹。“史前文化”是文化的根、民族的脉。

甑皮岩文化是桂林文化的根脉,是史前中国多元一体进程的文化源流之一。桂林有中国乃至世界最丰富、最集中的“史前洞穴文化”,涉及原始制陶、原始农业、岭北与岭南史前文化交流等一系列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桂林是中国陶器起源地之一。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发明。陶器是人类首次将自然界的物质创造性的变成另一种物质,改变了物质结构。陶器的发明,使人类从烧烤食物进入了煮食文明进程。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桂林是我国目前唯一获得考古界美誉为“万年智慧圣地”的城市,“万年智慧圣地”综合考古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历史学解读、文化价值挖掘、潜在价值赋能等多方位研究成果,是史前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如何得到充分利用的有益探索。对如何破解史前文化“普遍不为当代社会所关注、经济转化比较困难”的瓶颈,从万年智慧圣地核心区土地“文化属性”、“考古文化土地”的研究视角提出了考古文化经济转化探索与实践的新思考。

桂林市正在积极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甲天下的山水”与世界级品质的“史前洞穴文化”是桂林的“世界级双核”,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稀世瑰宝。桂林的“世界级双核”,是“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具体体现,对进一步扩大桂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影响、增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文化形象、彰显桂林生态文明城市的宜居特性、建构桂林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联系纽带、提高桂林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桂林必然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城市和世界级旅游城市。

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文化,我们称之为“史前文化”。它是依靠考古发现的史前遗迹、遗物与研究成果而建构起来的,反映人类从猿人到智人并逐步走向文明的长达两百多万年的人类历史,对探寻、追忆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历史童年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桂林是具有万年历史的人类智慧圣地

桂林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建城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然而,桂林的历史并不只有两千多年。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桂林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尧舜禹时期的虞舜南巡百越民族,再往前,文献就无考证了,需要由考古学家挖掘与研究。

人类在没有发明房屋之前,洞穴是人类重要的居住地,喀斯特是人类居住洞穴的最佳地貌。老天爷将全世界最精彩的喀斯特地貌汇集在桂林,自然就蕴育了丰富的、高品质的史前文化。桂林史前文化是桂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特征和组成部分,是远古先民留给桂林、具有世界性学术影响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填补了桂林4000年以前的历史空白,而且时至今日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桂林人的生活,它所蕴含人类适应自然的智慧与勇气为我们今天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万年智慧圣地”是桂林重量级的历史文化名片

一、桂林有中国最丰富、最集中的史前洞穴遗址,有世界级品质的史前文化

桂林是世界上溶岩峰林发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石峰平地峭拔,四野林立。漓江蜿蜒舒缓地萦绕着簇簇青山,山水相依,环境优美,兼之无山不洞,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古代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已知的考古材料证实,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原始先民就在桂林这块土地上择穴而居,繁衍生息,创造了特色鲜明、具有世界级品质的史前文化。

桂林洞穴遗址的科学调查,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考古之父李济及裴文中、杨钟健等考古学家对“桂林D洞”等洞穴遗址的调查。经过历次调查,桂林发现洞穴遗址已经超过86处,主要集中分布于桂林市六个主城区。这么密集的洞穴遗址分布于城市主城区,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这与喀斯特是史前人类居住洞穴的最佳地貌密不可分,这与全世界最精彩的喀斯特地貌汇集在桂林有关。

满天星斗的桂林史前洞穴遗址,分布在桂林市主城区

桂林市的史前洞穴遗址,犹如满天星斗在人间,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世界级品质的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

可以说,老天爷将精彩的喀斯特赋予了桂林,为史前先民创造桂林璀璨的史前文化奠定了基础。

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这块宝地,是世界级自然景观与高品质史前文化交相辉映的一块宝地,“甲天下的山水”与“史前洞穴文化”可以成为“桂林双核”。

桂林的世界级双核--“甲天下的山水”与“史前洞穴文化”

二、桂林史前文化品质高,鲜为人知

桂林史前文化涉及了原始制陶、原始农业、岭北与岭南史前文化交流等一系列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是桂林乃至中国具有世界性学术影响的文化遗产。

综合考古研究成果--“万年智慧圣地”是桂林史前文化内涵与精髓的高度提炼

(一)中华陶器之源:桂林是中国陶器起源地之一,桂林考证为陶器起源地的条件最好,考古发现最丰富

目前,经考古发掘的洞穴遗址有甑皮岩、宝积岩、轿子岩、庙岩、太平岩、大岩、螺蛳岩、象鼻岩A洞、象鼻岩B洞、父子岩、新岩等10余处,时间跨度涵盖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中:甑皮岩、大岩、庙岩、父子岩获得重大考古发现,甑皮岩、大岩、庙岩发现了距今万年以上的陶器,甑皮岩第一期、大岩第三期发现了我国最原始的陶器。2016年甑皮岩第一期陶器被确定为陶器从无到有阶段的考古标本,命名为“陶雏器”。桂林是我国唯一有三处万年古陶遗址的城市,是我国目前唯一发现陶器从无到有阶段发明起源阶段考古标本“陶雏器”的城市。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甑皮岩、大岩不仅发现了距今1.2万年我国最原始的陶器,甑皮岩出土的陶器数量还极其丰富。其中:可分辨器型的陶器多达484件,第一期距今12000年至11000年,出土陶器1件,定名为“陶雏器”;第二期距今11000年至10000年,出土可分辨器型的陶器34件;第三期文化期距今10000年至9000年,出土可分辨器型的陶器126件;第四期文化期距今9000年至8000年,出土可分辨器型的陶器92件;第五期文化期距今8000年至7000年,出土可分辨器型的陶器231件。

甑皮岩陶雏器填补了世界陶器起源研究空白

桂林的甑皮岩、庙岩、大岩遗址先后发现了距今万年以上的陶器,桂林发现的史前陶器从无到有,制作工艺发展、演化的脉络清晰,桂林其它遗址中发现的陶器与甑皮岩陶雏器和双料混炼技术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充分证明桂林是中国陶器起源地之一。

目前,在江西上饶市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的陶器,考古界考证其年代早于桂林甑皮岩。但玉蟾岩发现可分辨器型的陶器不多于三件,仙人洞发现可分辨器型的陶器数量远少于甑皮岩,而且时间跨度大,没有发现陶雏器。从研究陶器起源地的视角比较甑皮岩、玉蟾岩、仙人洞三个考古遗址,甑皮岩的发现最完善,考证为陶器起源地的条件最好,桂林认定为陶器起源地的考古证据最充分。

(二)中国文化源流:甑皮岩文化是史前中国多元一体进程的文化源流之一

2020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在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遗产”专栏特别刊登《灿烂的甑皮岩文化》,指出:甑皮岩文化是史前中国多元一体进程的文化源流之一,代表了距今12000—7000年间古人类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一种最佳适应方式,承载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历史信息。

距今 1 2000年以来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三)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考古发现

甑皮岩遗址是华南及东南亚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是中国制陶技术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是现代华南人和东南亚人古老祖先的居住地之一、是距今12000年以来最适合人居的地方之一,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形成的重要研究成果陶器的发明,使人类从烧烤食物发展为炊煮食物,迈入煮食文明阶段,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飞跃。

(四)万年前的科学技术发明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发明。陶器是人类首次将自然界的物质创造性的转变成为一种非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是人类第一个改变物质结构的科学技术发明。

桂林甑皮岩先民发明陶器,将广西的科学技术发展史推到了万年之前。

甑皮岩第一期陶器体现的材料配比技术,万年之后发展成为土木工程的材料级配技术,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楼大厦等现代化幸福生活的基础技术。

(五)万年前的“城市规划”

已经发现的86个洞穴遗址,分布于桂林城市主城区,与今天的桂林六城区基本吻合,宛如万年前的“城市规划”,彰显万年前桂林先民的智慧。

(六)当之无愧的“万年智慧圣地”

桂林是我国目前唯一获得考古界美誉为“万年智慧圣地”的城市,2016年获得国家级考古机构、省级考古机构、市级考古机构联合出具认定为“万年人类智慧圣地”的综合意见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全国性考古学术会议正式举行“万年智慧圣地”揭牌仪式的城市。

(七)典型的“考古文化土地”

储存有丰富文化信息的土地与普通土地相比较,不仅仅有土地的物质属性,还有特殊的“文化属性”。在桂林,客观上存在一个约五百平方公里的“考古文化土地”区域。这个区域的土地,在桂林市主城区,具备考古文化经济转化的综合优势,这是大自然与万年前桂林先民共同创造的,具有特别的意义。

万年智慧圣地核心区拥有约五百平方公里的考古文化土地

(八)破解史前文化瓶颈

史前文化由于原始性的特点,普遍缺乏观赏性;由于久远性的特点,普遍与当下难以融合。因此,史前文化普遍不为社会所关注,经济转化比较困难,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史前文化瓶颈。在桂林,随着“万年智慧圣地”文化名片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两个瓶颈有望获得突破。

三、桂林的“世界级双核”——“甲天下的山水”与“史前洞穴文化”

桂林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桂林史前文化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世界级品质的文化遗产,是与甲天下山水匹配的文化景观,与山水景观在桂林交相辉映。

“甲天下的山水”与世界级品质的“史前洞穴文化”是“桂林双核”,是桂林的“世界级双核”,可遇不可求,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稀世瑰宝。

四、结束语

桂林史前遗址点多,年代久远,内涵丰富,亮点突出。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桂林史前文化,出土文物丰富、研究成果很多、学术影响很大,在这发现了中国最原始的陶器、万年前的材料配比、与蒙古南亚人种体质特征相似的甑皮岩先民人骨、先民5000年适应自然的最佳模式等重要成果。研究、保护、充分利用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桂林史前文化,对进一步扩大桂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影响、增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文化形象、彰显桂林生态文明城市的宜居特性、建构桂林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联系纽带、提高桂林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话语权,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史前世界级陶器
史前海王争霸战(上)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江苏味儿的世界级宝藏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在世界级网红机场,买买买才是正经事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史前人,都画啥?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德国世界级农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