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舟陶技艺传承和创新研究

2022-07-16 14:25刘元海昌德敬罗灵宾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陶艺技艺文化遗产

刘元海 昌德敬 罗灵宾

牙舟陶技艺是贵州传统民间工艺中的代表,不仅仅象征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还能帮助现代人了解中国陶器制作的时代特点和发展特征。牙舟陶技艺在20世纪曾经享誉一时,艺术特征鲜明。但经历了几百年发展,牙舟陶从辉煌逐步走向了衰落。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牙舟陶在现代制作中开始焕发生机。那么对于牙舟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在保护国家非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了传统民间工艺的发展,意义深远。

《遇见青绿之韵》刘元海

一、牙舟陶技艺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牙舟陶技艺的发展现状

牙舟陶早期以动物玩具、生活用品及祭祀器皿为主,造型古朴、色调浑厚简约、生活气质朴素。如今牙舟陶主要以工艺美术摆件形式存在,在纹样和造型上突出装饰性,体现了牙舟陶在现代的新发展。原始牙舟陶在工艺上从制胚到制模再到上釉烧制,全部为手工操作。而现代牙舟陶运用现代工艺及电窑、气窑进行烧制,大幅度提升了效率。釉料由以前的草木灰釉发展到现在的玻璃釉,釉色也从原来的土黄色增加了棕色、黄色、蓝绿及牙舟釉下五彩釉等多种釉色。2008年牙舟陶烧制技艺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牙舟陶制作的产品,已经走出贵州,并销往国内外。并且在学术研究领域,对牙舟陶的釉色、造型、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及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已经展开了相关讨论。

(二)牙舟陶技艺特点

牙舟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制泥、拉坯、上釉、烧制等工艺。制泥:牙舟陶所用陶泥为就地取材。从田里取泥后放入池塘侵泡,传统的方法是用牛踩泥,在陶瓷厂存在期间,使用一些机械设备将陶泥搓揉,打击,使其增加韧性和黏度,以便于塑型。拉坯;一般手工制作仍采用传统的拉坯方法来造型,用自制的转轮将揉制好的陶泥手工造型,一般圆形器物如陶罐,花瓶之类均采用此法。也可制作模具来造型。釉色;牙舟陶器所用釉色分为两种,一种为土釉,将黄泥滤出浆后,加入用青冈木材(其他杂木效果不好)烧成炭灰,釉色的深浅视加入炭灰的多少而定,一般烟斗、陶罐之类的生活用品多用土釉上色。另一种为玻璃釉,牙舟陶开始使用玻璃釉的时间在近现代。将各种有色玻璃用农村经常使用的冲 砫捣碎,研磨细腻,用米汤调和,浓淡凭经验掌握。釉色变化则根据需要加入不同的矿物质,如绿、红色加铜,加铁则出现黄褐色或棕红色。铜是购买的,铁就用铁匠打的铁砂,将这些矿物质研磨后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可根据颜色深浅调整比例。酱色是近年才有的,主要加锰,但现在使用废电池芯代替。上釉可用手刷或浸泡两种方法。玻璃釉用于烧瓷效果不好,反之用瓷釉上牙舟陶也不行,原因是挂不住釉,流淌,与陶坯不能很好的结合。烧制;牙舟有九洞,五洞爬坡窑两座。传统烧窑使用木材,对木材没有特殊要求,一般小灌木均可,但不能烧草,不能潮湿,材料越干越好,如此能保证釉色亮,窑变效果好。烧一窑陶器约需柴四五千斤, 目前大概要400—500元钱。烧窑时间一般为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温度可达1000—1200度,牙舟陶最典型的窑变效果是绿色,最为好看。烧制时可分洞烧窑,一个洞能容纳的数量视器物的大小而定。

二、牙舟陶技艺的传承

(一)牙舟陶技艺传承现状

在非物质遗产传承问题上,通常都以“困境”、“濒临失传”及“后继无人”等词汇来形容其现状,那牙舟陶技艺的传承现状如何呢?目前在平塘县从事牙舟陶的经营与创作单位有:禄麒牙舟古陶文化有限公司、张之陶业发展有限公司、宋洪建古陶坊及平塘县冗平窑文化有公司等大小规模不一的制陶厂,无论从规模还是从从业人数上来看,牙舟陶技艺都可以称之为传承有序。此外,在牙舟镇之外的贵州地区大多数高校的美术院系中,均有专业的陶艺教师,且具有设施齐全的陶艺实验室,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对牙舟陶技艺也有一定的涉及,也可以作为牙舟陶技艺的传承人。同时在2013年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提出了“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的主题语,充分说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即使是普通的民众,只要是参与到非物质遗产文化的技艺实践和传承中来,便可以作为传承人。

(二)传承内容

牙舟陶器烧制现仍保持原始古老的手工方式,以古朴淳厚著称,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陶器的玻璃釉能自然流淌,在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各种纹理(俗称“窑变”),令人叹为观止。由于现代生活的冲击,牙舟陶器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是当前不少老艺人相继辞世或年事已高,而当地的年轻人又纷纷外出打工,不愿学习制陶,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的传承有中断之虞。二是生产成本不断增高,利润较低,产品又受到现代生活的冲击,销量骤减。三是设计人才缺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进一步发展受阻。综上所述,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保护。

(三)牙舟陶技艺怎么传承

牙舟陶烧制技艺的传承而言,民间制陶匠人们将传统予以了最大限度地继承,将工艺技能不断提升,并将掌握的技能以活态的形式传授给后人,也许更能适应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初衷。当然,这并不意味不能在牙舟陶工艺上有所创新,而是表明应该明确区分开牙舟陶的创新主体和传承主体。在民间手工艺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通常以发展区域经济为出发点,对民间手工艺的产业化予以大力提倡。对此学术界也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民间手工艺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实现非遗可持续性发展重要路径是走向大众化与规模化,同时也是抵御异质文化的最为有效方式。在黔南,早已将牙舟陶的产业化发展纳入到了政府的规划中,目前牙舟陶工艺品产业化可以说是已初具规模,平塘县已在牙舟镇建设了牙舟陶艺小镇、古陶文化公园、陶艺生产区、牙舟陶商贸中心及陶艺体验区等,以此使牙舟古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得以快速发展。这些举措无疑加快了牙舟陶产业化向纵深发展。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政府发放的津贴和生活补贴不能保证牙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因此作为公司负责人及作坊主的他们并没有将牙舟陶烧制技艺本真性和延续性作为首要传承的考量,他们更注重的是怎么才能将自己产品在市场上得以更大的开拓,更直接的和市场接轨,也就是说将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这对牙舟陶烧制技艺的传承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谁也无法定论。

《祖鼓之耀》昌德敬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已经是非遗研究领域所达成的共识,但有的学者注重原生态,而有的学者更注重流变性,对此二者之间从未停止过争论。对于牙舟陶技艺的传承来讲,无论专家学者注重技艺的原生态还是应时而变,牙舟陶现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市场之中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而最终市场也会对其做出相应的选择。

(四)保证牙舟陶技艺传承的措施

对于保证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措施有很多,为了保证牙舟陶技艺能够得以良好的传承,也作出了几方面的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传承环境。虽然牙舟陶技艺并未濒临失传,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牙舟陶的认识只停留在浅层,对牙舟陶这样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信心不足,为了让人们进一步解牙舟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牙舟陶的传统文化价值得以重新体现与诠释,重塑人们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为牙舟陶技艺营造一个良好的传承环境,推动艺人对其予以积极的传承,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加到传统工艺技术的学习中来。

《文房•山水贵秀》罗灵宾

(2)吸引与鼓励外来人员参观学习,重视对外的交流。牙舟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局限于本地,必须要走出去,将牙舟陶在更大的范围内向外推出,政府要积极组织牙舟陶艺人们定期开展活动,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前来参观与学习,同时鼓励艺人们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民间会展等活动,积极吸收各种展览中有利于牙舟陶发展的信息。

(3)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渠道。以往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传统技艺上的传承培养上,其实对一般工匠艺人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加大艺术修养与设计等方面的培养力度,为提高青年一代传承者的自身素质及对民间工艺的兴趣,可以开办兴趣班或者培训班,不仅要鼓励本土有志人士积极参与到牙舟陶的传承中来,还要引进外来艺术人才投身到牙舟陶事业中,只有建立城乡人才培养的关系网,使人才培养队伍强大起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动牙舟陶技艺的传承。

(4)让牙舟陶走进校园。校园能够为传统民族民间技艺提供良好的环境,将牙舟陶引进校园,开设牙舟陶艺兴趣班,邀请老一辈制陶人为学生们讲解牙舟陶技艺的制作工艺,在更好的传统牙舟陶文化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知识得以推广。

(5)加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传承人的消失,意味着一座文化博物馆的毁灭”。在2008年,国家把牙舟陶纳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传承人张禄麒也被认定为国家级传承人,国家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就会对传承人进行有系统措施的保护,保障其物质生活,这样才会有更加充沛的精神动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

三、牙舟陶技艺的创新

牙舟陶技艺独具特色,但是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电子产品通常又会将人们引向潜移默化的舒适圈,那么牙舟陶技艺要想引领潮流,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观赏者的审美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能总是停留在某一处,我们应该有所创新,让观赏者们对工艺品充满期待。而作为牙舟陶技艺的陶艺人是传承的媒介,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立足自身,在传统牙舟陶的熏陶之下,陶艺人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艺术本身就是无法复制的,如果题材及方式只是简单而重复的,只是将别人的工艺品进行临摹,那么我们掌握的技艺也仅仅是别人在自身发现的一项特殊技能。创作者应当扎根于人民生活当中,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领悟,才能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灵感与思路,才能将自己的气息注入到作品当中让观赏者为之称赞与惊艳。那么对于牙舟陶技艺的创新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以当地文化为基础寻求创新

牙舟陶出自我国的贵州省,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予以发扬光大。想对牙舟陶技艺予以创新,首先对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而牙舟陶只产生于贵州省这一特定的区域环境内,充分说明贵州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拥有生产牙舟陶的特殊环境与历史文化条件。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牙舟陶的制作可运用贵州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及少数民族的民族图案等来进行创作,其能够呈现出贵州特有的特色。而牙舟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作的技艺,在创新过程中要遵循牙舟陶的独有特性。

(二)传统与现代技艺相结合共奏创新之曲

在牙舟陶技艺的历史发展中,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现实操作中又会受到人为因素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制作工艺的难度。而随着现代技术水平飞速发展,为牙舟陶技艺的创新提供充足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最主要的创新是以贵州独特的文化特色为基础,在牙舟陶制作过程中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艺的共通点进行寻找,最终实现牙舟陶技艺的创新。

(三)突出牙舟陶技艺的特色与优势

牙舟陶与其它种类的陶器相比较,主要的优势在于其不同釉色与造型的制作。在牙舟陶技艺的创新过程中,要想让牙舟陶的优势发挥出其它陶器无法比拟的优势,最重要的是扬长避短,将带有古朴、自然及厚重色彩的牙舟陶造型作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优势是不断改进制作过程,从而达到牙舟陶技艺创新的目的。

(四)避免牙舟陶制作缺陷

《黔之魅》刘元海

在传统牙舟陶的制作过程中,窑炉内的温度和陶器的烧制程度完全依靠人工来进行判断,而牙舟陶烧制过程中琉璃釉极易出现粘底的情况,这些原因都会导致牙舟陶制品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缺陷,从而变成了瑕疵品。为了使牙舟陶得以创新,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牙舟陶技艺中来尽最大可能避免缺陷的发生,最终使牙舟陶的制作效率得以显著提升。

我国的众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代代相传,那么必须要有创新,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那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牙舟陶技艺是需要通过创新来传承发展呢?这并不意味着对牙舟陶在工艺上的创新予以否定,而是表明牙舟陶创新的主体与传承主题要有所区别。也充分说明本文所述的创新措施是可行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对牙舟陶技艺传承和创新进行了研究,对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和相关历史史实的了解等方面的发扬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当地文化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将传统与现代技艺共通点相结合、发挥优势、避免缺陷四个方面的措施对牙舟陶技艺予以传承和创新,不仅使我国现有牙舟陶技艺水平得以提升,还能够有效保护好牙舟陶技艺这一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陶艺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疯狂”的陶艺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