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时期住院医师培训学员择业选择研究

2022-07-17 09:07郭明凤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肺炎新冠

周 兵,孙 勇,郭明凤,蒋 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 淮安 223300)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继非典之后全球最大的一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目前已造成全球近2亿人感染,致死人数400多万,截至目前,其传播烈度丝毫未见明显下降,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1],同时新冠肺炎对全球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秩序也造成了冲击[2]。在疫情的早期,不少医务人员被感染甚至牺牲,造成了社会的恐慌,目前网络上仍然有些谣言在流传,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中国医务人员面对来势凶猛、蔓延迅速的疫情,冒着暴露感染的风险逆流而上,取得了“抗疫阻击战到抗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使中国成为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的国家,为国际社会抗疫树立了标杆[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新生力量,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否动摇了他们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信念,这对整个国家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因此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住培学员在COVID-19疫情期间择业倾向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住院医师培养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江苏某三甲医院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24名学员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所有学员均严格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为大纲进行临床培训教学;所有学员均经过相同的培训周期,达到满勤考核。

1.2 研究方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自行设计不记名纸质调查问卷,首先由老师告知所有学员调查的目的及保密性,然后让学员在完全自愿、保护隐私的原则下独立完成问卷调查,并现场提交。其中发放调查问卷224份,回收224份,回收率100%,为有效调查。

1.3 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研究文献[4-6]将以下相关因素作为观察指标。(1)一般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籍贯、家庭收入、是否独生子女。(2)个人社会因素,包括学历层次、所在医院等级、是否经历医疗投诉、临床工作任务是否较重、家人是否支持从事医疗卫生职业、个人工作成就感是否较高、临床工作压力是否较大、感觉医生的工作是否稳定、现在的医疗环境是否改善、自身收入待遇是否合理、新冠肺炎是否对择业选择造成负面影响、是否经常有离职的倾向。

1.4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 2007录入并管理数据,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单因素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选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将是否经常有离职的倾向作为因变量(0=否,1=是),其他因素作为协变量,纳入回归模型进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住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单因素分析情况

224名学员经常产生离职倾向的有86名,发生率高达38.39%。其中本科学历层次、经历医疗投诉、临床工作压力较大、医疗环境改善不明显、自身收入待遇较低、新冠肺炎的负面影响是造成住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影响住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单因素分析

2.2 影响住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多因素分析情况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历医疗投诉、医疗环境改善不明显、自身收入待遇较低是造成住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经历医疗投诉是最为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2.529)(见表2)。

表2 影响住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多因素分析

2.3 COVID-19疫情对住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影响

在疫情流行的第1年即2019—2020学年,COVID-19对住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影响较大,无离职倾向组与有离职倾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2年即2020—2021学年,COVID-19对学员产生离职意愿的影响明显减弱,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COVID-19疫情对住培学员择业的影响

3 讨论

2016年顶级期刊《柳叶刀》杂志根据2005—2015年中国发布的卫生年鉴统计分析得出[7],在这10年内我国25—34岁年轻医生的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及以上的医师占比从2.5%上涨到11.6%。本研究也发现近两年的住培学员经常产生离职倾向的发生率高达38.39%,这从侧面证实了年轻医生择业观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近两年,对住培学员的职业信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在住培阶段怎样降低学员的职业倦怠感不仅关系到学员个人的职业规划,也对整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至关重要。

本研究发现影响住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因素主要有本科学历层次、经历医疗投诉、临床工作压力较大、医疗环境改善不明显、自身收入待遇较低、新冠肺炎影响等方面。其中经历医疗投诉、医疗环境改善不明显、自身收入待遇较低更是产生离职倾向的独立危险因素。医学生刚结束学校象牙塔式的生活,对未来的临床工作充满着好奇和向往,但他们随之将面对巨大的是就业压力和繁重的工作压力。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大部分三级医院的招聘最低要求为硕士研究生,因此临床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则面向基层医疗单位[8]。数据显示临床本科生前往基层就业意愿只有14.9%,因此一部分临床本科住培学员心理的期望单位与实际不符合从而产生离职的意愿[8]。目前大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医院的病人较多、病情危重,而住培学员经历从学校到医院的环境改变,没有老师、导员的“耳提面命”,只有高强度的临床工作,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状态,随时需要准备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而且与其他行业相比,住培学员处于事业的起始阶段,工资绩效较低,繁重的临床工作与之不相匹配的报酬,这与他们想象中“白衣飘飘”的情形差别较大,使他们容易产生力不从心及职业倦怠感,进而对工作失去热情、成就感下降,最终可能放弃这门职业。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重,疾病的合并症、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加之一些不良广告的夸大宣传,使老百姓对疾病的治愈率有着盲目的“苛刻”追求,但这往往忽略了医疗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极易产生医疗纠纷,甚至造成伤医事件。目前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不断夸大事实进行炒作,激化医患双方矛盾,进而导致整个社会对医生群体不信任。现有一项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医生认为目前医院的医患关系处于不和谐阶段[9]。而经历过医疗投诉的学员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由于对医患关系的负面认知、心目中职业崇高感不断下降,从而使他们产生转行离职的意愿。

新冠肺炎对住培学员的影响逐渐由负面走向激励,本研究发现在疫情第一学年,COVID-19对学员产生离职倾向的影响为39.68%(50/126),但在第二学年则为11.22%(11/98),两组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更是后者的3.5倍。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可能与国内疫情得到迅速控制、疫苗接种工作的全面开展使人们的恐慌心理逐渐消失等因素相关。而对于年轻的住院医生而言,可能最大的激励是莫过于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白衣执甲、无惧生死进入湖北抗击疫情,这种热忱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无形中极大提升了学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坚定了职业信念。有一项大宗调查研究显示,1 110名实习生中有接近80%的学生为能在医疗行业工作感到很自豪或非常自豪;有73.6%的实习生表示看到医务人员努力抗击疫情后自己更有动力从事医疗工作,由此可见COVID-19疫情对年轻医生的职业信念逐渐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10]。

从本研究中得出几点启发:(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坚定职业信念。医学不仅是生命科学也是人文科学,由于当前医患关系、医疗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会影响住培学员的职业信念,而通过提高“仁心仁术、宽宏济世”人文精神教育能使学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种人文精神是治疗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良方,使他们从医之路不再迷茫,有助于坚定其职业信念。尤其在临床教学培训工作中多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英雄事迹报告、巡讲等活动,这种榜样的力量不仅彰显了中国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最好诠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成就动机、释放工作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感。(2)政策引导,提高住培学员的职业收入。由于大城市大医院的“虹吸”效应,目前大多数二级医院住院医师的离职率、考研率都在不断上升,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分级诊疗及基层医疗单位投入,才能使年轻医生感到“劳有所得”,基层医疗单位也才能留得住人才、吸引住人才。(3)营造良好的爱医社会舆论环境。新闻媒体应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正能量,确保新闻报道的中立性和真实性,避免“哗众取宠”而加深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鸿沟,通过强化正面引导,向公众展示医生积极良好的形象,缓解医患关系,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对住培学员的离职影响逐渐减弱,但经历医疗投诉、医疗环境改善不明显、自身收入待遇较低等仍是造成学员离职转行的独立危险因素。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医疗卫生事业, 从而壮大我国的医疗卫生队伍。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肺炎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