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服用阿利沙坦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2022-07-20 02:45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长沙410000
吉林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沙坦阿利收缩压

段 勇,李 慧 (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既往已证实,不仅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而且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同样也可导致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而恢复正常的杓型血压曲线,可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避免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2]。因此,理想的降压治疗方案既要降低血压水平,也要纠正血压的异常昼夜节律。阿利沙坦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本研究根据时间治疗学原理,通过不同时间段服用阿利沙坦酯,观察其对1~2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为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21年5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2级高血压患者82例,其中男44例,女38例。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入选后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杓型高血压和非杓型高血压。纳入标准:年龄≥18岁;均为初治的1~2级高血压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肾功能异常;高钾血症;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继发性高血压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所有患者被分为日间服药组和夜间服药组。每组各41例。具体服药方法:日间服用组:每日7∶00~9∶00阿利沙坦酯片240 mg;夜间服药组:每日19∶00~21∶00服用阿利沙滩酯片240 mg。服药14 d后复查24 h动态血压。高血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诊断标准[3]。

1.2方法

1.2.1动态血压监测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美国三泰-Oscar2) 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由专业人士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缚于受试者上臂,下缘距肘窝2~3 cm,松紧度以能容纳二指为限。昼间(7∶00~22∶00 ) 每30 min监测1次血压,夜间(22∶00~7∶00 ) 每1 h监测1次血压。全天有效血压读数>85%,动态血压监测正常参考值:24 h平均血压<130/80 mmHg,昼间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5/75 mmHg。读取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即(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100%。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非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收缩压和舒张压不一致时,以收缩压为准。

1.2.2临床观察指标:24 h动态血压监测指标:24 h MSBP、24 h MDBP,dMSBP、dMDBP, nMSBP、nMDBP。比较日间服药组与夜间服药组服药前和服药14 d后dMSBP、dMDBP、nMSBP、nMDBP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后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

2 结果

2.1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和饮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n(%),n=41]

2.2两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各项监测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两组dMSBP、dMDBP、nMSBP、nMDBP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日间服药组相比,夜间服药组患者nMSBP、nMDBP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

2.3治疗前后两组非杓型高血压比例比较:日间服药组治疗前非杓型高血压比例36.5%,治疗14 d后非杓型高血压比例31.7%;夜间服药组治疗前非杓型高血压比例41.1%,治疗14 d后12.5%;夜间服药组治疗14 d后非杓型高血压比例显著低于日间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非杓型高血压比例比较[n(%),n=41]

3 讨论

血压在生理状态下呈现睡眠时段较白天清醒时段明显下降的趋势,即较为明显的昼夜节律。当在高血压患者中夜间血压无明显下降时,即产生非杓型高血压。非杓型高血压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因为患者夜间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迷走神经活性和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另外,非杓型高血压的形成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的激活和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有关。

目前治疗非杓型高血压主要是药物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即通过选择不同药物剂型控制药物释放、不同给药时间来改变血压的昼夜节律。本研究结果提示,夜间服用阿利沙坦酯对夜间血压的控制优于白天服用,能更有效维持患者正常昼夜节律。机制可能是晨起服药药物经过代谢后夜间血药浓度下降,而睡前服药能有效增加夜间血药浓度,从而有效降低夜间血药,纠正血压昼夜节律。

本研究不足:单中心研究,且样本量少,研究对象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故研究结果只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重度高血压患者需进一步研究;研究观察时间较短;24 h动态血压检测可能影响患者睡眠,从而影响血压,导致试验结果有偏差。

综上所述,夜间服用阿利沙坦酯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尤其适合夜间高血压患者,能有效纠正非杓型高血压维持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对指导临床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猜你喜欢
沙坦阿利收缩压
第七页 知识点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坎地沙坦靶向TRAIL-DR5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减少宫颈癌细胞自噬保护的研究
阿利的红斗篷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哪些降压药不能搭配着吃
沙坦“致癌”,必须要换药?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阿齐沙坦的临床应用进展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