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对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2-07-20 02:45王心玲唐月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北京00853苏州市牙博士口腔门诊部江苏苏州5000
吉林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龈沟口腔疾病牙周

王心玲,唐月军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北京 00853;.苏州市牙博士口腔门诊部,江苏 苏州 5000)

口腔疾病属常见病,大部分人群均患有口腔疾病,对患者生活产生的影响程度不一,严重者出现进食障碍,影响患者营养摄入,不利于病情康复[1-2]。针对口腔疾病,临床多以拔除实现,尤其是残根、残冠的清除;拔除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无法保留患者残根,进而影响患者牙周状态,甚至出现炎症反应[3]。患者残根拔除后,则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感,降低患者的口腔治疗效果。为了有效缓解牙齿缺损患者拔除牙齿的疼痛感,可为患者选择口腔修复治疗,旨在实现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口腔修复治疗方案较多,所采用的修复材料主要为金属桩冠,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为金属桩冠自身机械性能较差、生物相容性不高的原因,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后极易出现不良事件,降低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效果[4-5]。在医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口腔修复材料不断升级,材料质量、修复技术均得到提升,越来越多新型口腔修复材料被运用,即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其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高,且具有较高耐磨损性,使得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口腔修复效果显著,成为口腔修复患者首选修复材料;无论是预成纤维桩,还是可塑纤维桩的治疗,口腔修复治疗良好,但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价值有所不同,需要进一步探究[6-7]。鉴于此,本研究以80例需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开展,以龈沟液炎症因子、不良反应、牙周情况等参数评定口腔状况,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80例需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年龄均值(35.69±2.54)岁;病变部位:24例前牙,10例前磨牙,6例磨牙;男25例,女15例。观察组40例,年龄均值(35.75±2.62)岁;病变部位:22例前牙,11例前磨牙,7例磨牙;男23例,女17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牙周状况良好,且经X线检查牙根长度符合口腔修复标准;凝血功能良好;知情并签订知情书;临床资料完整。剔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有牙周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有精神疾病;知情但不配合治疗者。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为患者准备可塑纤维桩修复治疗。操作方法:术者对患者牙桩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核实根管大小、形状;清除龋齿组织、薄壁弱尖;确定预备根长,保障可塑纤维桩>预备根5 mm;确定上述操作达标后,了解患者患牙牙冠咬合度、缺损度、根方向等情况,调整纤维位置,进行根管置入,确保其呈现扇形样;进行光照20 s,完成牙冠形态固化操作。取出纤维桩,再次进行光照固化处理40 s;确定根内最终形态。于20 s内利用根内处理液处理纤维桩表面、根面;制作全瓷冠修复体,引导患者试戴修复体,完成抛光处理,粘接。

1.2.2观察组:为患者准备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操作方法:术者对患者牙周、牙槽等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准确掌握患者软组织破坏情况,做好根管预备工作,并于根管内插入纤维桩,对纤维桩进行修剪,确保纤维桩保持合适长度,并取出纤维桩,以乙醇进行消毒处理,并将根管内液体予以清除,实现口腔的清洁。以根管内处理剂处理纤维桩,且将树脂黏结剂涂抹于纤维桩上,保持黏结剂均匀涂抹,经光照固化20 s,随后取出纤维桩,再次采取光照固化处理,时间为40 s;观察树脂黏结剂硬化状况,待其达标后做好全瓷冠基牙预备处理,取模试戴,及时调整修复体情况,术毕。

1.3观察指标:以龈沟液炎性因子、不良反应、牙周情况等参数评定临床疗效。①龈沟液炎性因子:选择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两种炎性因子,并于修复治疗前、治疗后两个阶段检验获取炎性因子数据;采集患者龈沟液,采用低温离心机予以处理,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获取上清液,且采用双抗夹心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检验结果出现误差。②不良反应:将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予以记录,主要包含脱落、感染、疼痛。修复体完整率:观察患者患牙牙根尖是否渗出液体,感染、发炎、疼痛等症状是否出现,若患者上述情况减轻则修复体完整率提高。咀嚼功能:制定调查问卷,并对患者进行调研,获取患者咀嚼功能情况,患者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咀嚼功能越好。③牙周情况:以牙龈沟出血指数(总分为5分,以探针探诊记录患者分数,分数越低则状况良好)、牙周袋深度(总共分为三级,一级3~4 mm,二级4~6 mm,三级6 mm以上;数值越小牙周袋状况愈加良好)、牙菌斑指数(总分为3分,以牙面菌斑厚度计分,分数越低状况良好)实现患者牙周状况的评估。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经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前、后龈沟液炎性因子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前、后龈沟液炎性因子改变幅度大,且观察组患者炎性反应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前、后龈沟液炎性因子比较

2.2两组患者牙周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牙周情况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牙周情况比较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修复效果、咀嚼功能比较:观察组患者修复效果良好,咀嚼功能改善,不良反应得到控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修复体完整率、咀嚼功能比较[n(%),n=40]

3 讨论

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众多,即不良膳食、生活习惯的形成等,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对患者的咀嚼功能形成很大危害,使得患者出现饮食障碍,甚至对患者的人际交往情况产生不利影响[8-9]。若口腔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随着口腔疾病病情的进展,则对患者心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使得患者脏器出现不同程度损伤[10]。患者一旦患有口腔疾病,脸部美观程度受到影响,使得其出现一定的心理压力,在负性情绪长期影响下,口腔疾病得不到良好控制,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1]。现阶段,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牙体缺失及口腔修复处理,解决患者自身的口腔问题,并实现患者的缺失牙体组织外形、咀嚼功用的改善,且对患者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脸部美观程度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12]。但是,临床口腔疾病各种修复材料功效又不尽相同,常见的口腔修复材料主要有纤维桩冠、金属材料桩冠等,其中金属材料桩冠的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有着较广泛的适应性,也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但是因为金属桩冠材质属性易断裂,稳定性较差,易剥落,而且维修时间过长,耐腐蚀性也较差,制作时间久,美观程度较差等特点,使得金属桩冠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13]。为了高效满足不同需求患者的诉求,需根据患者需求不断改进新修复材料与技术,提高口腔修复治疗效果。因此,要求口腔修复材料机械性能高、热兼容性好、美观程度好、耐腐蚀性强等优点[14]。在牙体功能缺失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为患者提供纤维桩技术治疗,不仅短期治疗效果显著,且远期治疗效果良好,纤维桩为新型口腔修复材料,纤维桩的治疗价值较高,适应性较低,但其机械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对口腔疾病患者来说为主要治疗方法,逐渐成为口腔疾病的主流治疗技术[15]。纤维桩主要以树脂为原材料,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同时具有增强纤维的效果。利用纤维桩制作义齿,透光性较强,在患者调试、复查阶段,可以CT检查,且检查结果良好,持续增强患者患牙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多以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两种材料予以治疗,临床疗效面明显优于金属桩,其中,预成纤维桩牙根硬度更强,色泽也与正常人牙相似,在提高患者的咀嚼效果、咬力等方面整体疗效更好,且长期稳定性高。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相比较于金属桩,针对需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采用非金属桩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远期疗效更佳,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愈加明显,对患者康复转归具有重要意义[16]。有调查研究表明,在口腔功能修复疗法中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都有一定疗效,对总体修复疗效比较,预成纤维桩的使用价格更高、恢复度也更高,更加符合患者的医疗需要[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修复前后龈沟液炎性因子改变幅度大,修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性反应减轻,说明预成纤维桩治疗口腔疾病效果显著,IL-17、IL-23是判断牙周组织炎性反应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指标水平越低表示牙周组织反应程度越低。预成纤维桩治疗期间可采用光固化系统,其可缩短口腔修复治疗时间的同时,增加根管黏结度,增强口腔修复治疗效果;且预成纤维桩的生物相容性较高,抗腐蚀性强,最大限度保障患者脸部美观度;同时预成纤维桩可发挥均匀的外力传导作用,保护根尖,避免其出现损伤,预防牙周组织炎性反应的加重,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牙周情况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预成纤维桩治疗方案对患者牙周组织影响较小,牙龈沟出血程度较轻、牙周袋深度较浅,且牙菌斑厚度较薄,主要得益于预成纤维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黏结性强,可提高修复牙体的功能性,桩和牙周组织有着良好的契合度。观察组患者修复效果良好,修复体完整率为100.00%,咀嚼功能改善,不良反应得到控制。预成纤维桩治疗前,术者可将患牙不良组织予以清除,并保证口腔清洁度,预防牙周组织发生感染等不良情况,降低牙龈炎、牙周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对患者咀嚼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可塑纤维桩的操作较为复杂,对患者牙周组织造成的创伤程度较大,在患者康复期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尤其是疼痛、脱落、疼痛等,且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为需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提供高效的治疗技术与治疗材料,可强化临床口腔修复疗效,保障患者的咀嚼功能;预成纤维桩治疗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并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龈沟口腔疾病牙周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细辛碎补汤联合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透析患者牙周疾病治疗评估研究进展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slCAM-1含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