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少帝为何被葬入宦官墓穴

2022-07-21 15:14
新传奇 2022年25期
关键词:董卓宦官皇后

董卓欲废立皇帝

汉少帝刘辩,汉灵帝刘宏之子,母亲是皇后何氏。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的皇子们纷纷早夭。所以刘辩出生后,灵帝没有将他养在皇宫中,而是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

灵帝对这位皇子不怎么喜爱,觉得他没受过严格的宫廷礼仪教育,礼节和气质远不如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

于是,群臣奏请灵帝立皇太子时,灵帝以刘辩行为轻佻,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为由,欲立刘协为太子。但是,由于何皇后在宫中地位非同一般,再加上此时何皇后的兄长何进在朝中位高权重,所以,立太子之事一直悬而未决。直到灵帝驾崩,太子之位仍然没有定论。

随着何氏一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朝中立刘辩为太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刘辩在舅舅何进的强势拥立下当上了皇帝。而刘协则被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刘辩即位后,东汉皇室内部暗流涌动。一众宦官和大臣借着先帝认为刘辩不适宜当皇帝的言论,欲拥立刘协。何进听闻后便将他们全部诛杀。主犯杀尽后,何进随即又把屠刀伸向其他宦官,准备制造一场屠尽所有宦官的血腥事件,肃清宦官势力。

汉少帝画像

但是,何进还没有来得及下手,风声便走漏了。宦官张让、段圭等人先下手为强,趁何进进宫时秘密将其刺杀。何进的下属袁绍等人见何进被杀,率军闯宫报仇,杀掉两千多名宦官。

张让等人见势不妙,于是劫持刘辩、刘协逃离了皇宫。不久,张让、段圭被追兵斩杀,其余宦官没了领导人,也纷纷投河自尽。在逃亡期间,刘辩风餐露宿、缺衣少食,吃了不少苦头。但他的厄运没有结束,因为他遇到了董卓。

董卓虽然是性格粗野的武夫,但政治嗅觉还算敏锐,投机意识也很强。董卓是何进请来诛杀宦官势力的帮手,途中听说宫中有变,刘辩被劫,立马前去迎驾,想以此捞取日后立足朝廷的政治资本。

但是,在这种流离失所的环境中,刘辩由于不知董卓来意,见到大军不免心生恐惧,吓得痛哭流涕,在董卓面前丝毫没有君主的威仪,说话时也磕磕绊绊、语无伦次。倒是刘协,神色从容、思维缜密,一举一动颇具帝王之风。于是,董卓便动了废掉刘辩而立刘协的念头。

为宦官所建的空墓成为刘辩最后的归宿

回宫之后,经历九死一生的刘辩改元昭宁,并大赦天下。这样的举动却丝毫没有动摇董卓叛乱的决心,他迫不及待开始了新动作。他先是主持群臣大会,明确表示刘辩年幼且能力不足,实在难以胜任一国之君。紧接着,他逼迫何太后下诏书废刘辩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皇帝。

董卓之所以有此废立之举,原因很明确。刘协当时年仅八岁,比刘辩更小,所以董卓认为控制刘协更容易一些。另外,由于董卓初入宫廷,根基尚且不深,群臣不服,通过废立皇帝,足以提高自己的威望,令朝野震动,心生畏惧。

刘辩被废之后,董卓也因擅自废立君主,祸国乱政,加之其恣意妄为,引发天下豪杰起兵讨伐。

董卓对这样的阵势感到恐慌,因担心群雄会用迎废帝刘辩复位为名讨伐自己。于是,董卓派人进献毒酒给刘辩,逼迫他喝了下去。

刘辩死后,他的葬制也是个大问题。新帝刘协年幼,难免要看董卓脸色。更何况,刘协和刘辩还有一些历史过节。据说,当年王美人怀刘协时,何皇后为保儿子刘辩的地位不受威胁,曾逼迫王美人堕胎。王美人畏惧皇后,于是服下了堕胎药。但是,由于胎气异常稳固,并没有威胁到胎儿。后来,王美人顺利生下了刘协,何皇后气急败坏地将其鸩杀,致使刘协自幼无母。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刘协无力也无心为刘辩厚葬。于是,刘协下诏将刘辩葬于已故宦官赵忠生前为自己修建的墓穴。赵忠是汉灵帝时期著名的“十常侍”之一,后来,他在宫变中被袁绍诛杀弃尸,其墓穴也就成为一座空墓,这座空墓便成为了刘辩最后的归宿。

将刘辩葬入赵忠墓穴,可以看作是刘协对这位皇兄的报复。曾经的帝王却只能葬在宦官之墓,刘辩自己肯定做梦也不会想到。

猜你喜欢
董卓宦官皇后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王允计除董卓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日天皇退位后皇后或改称“上皇后”
曹操曾“献刀”刺杀董卓吗?
皇后不能自称“哀家”
皇后“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