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2-07-28 03:00王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周径流速脑出血

王茜

脑出血在脑血管疾病中占30%,疾病急性期的死亡率约为40%。重症脑出血是指小脑幕上的血肿体积>30 ml,治疗预后不佳[1]。重症脑出血患者多需要长期卧床,且血液循环放缓,可能引发静脉血栓。一旦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则容易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若静脉血栓治疗延误甚至会造成猝死。为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入院的10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用于分析早期应用LMWH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入院的10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法分为A组(52例)和B组(48例)。A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9.24±2.66)岁。B组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58±2.4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采取常规治疗,即控制颅内压与血压,使用间歇气压泵,采取脑细胞营养治疗,理疗等。A组采取LMWH治疗,入院3 d为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000 IU/d,连续治疗14 d;并于入院3、7、14 d对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颅脑CT检查,严格评价颅内血肿与静脉血栓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下肢周径与静脉血液流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的下肢周径、股静脉血液流速和腘静脉血液流速。观察股深静脉、下肢浅静脉、小腿深静脉、股浅静脉等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观察过敏、脑血肿扩大、黑便、皮肤血肿和血尿等不良反应。疗效评定标准:显著疗效:下肢周径缩小,无不良反应和下肢静脉血栓表现;初见疗效:下肢周径有所缩小,有轻微不良反应和下肢静脉血栓表现;未见疗效:下肢周径无变化,有严重的下肢静脉血栓与不良反应[2]。总有效率=(显著疗效+初见疗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A组的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高于B组的8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n(%)]

2.2 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与静脉血液流速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下肢周径、股静脉血液流速、腘静脉血液流速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下肢周径小于B组,股静脉血液流速、腘静脉血液流速均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与静脉血液流速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与静脉血液流速对比()

注:与B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比 A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5%,低于B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比[n,n(%)]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低于B组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n(%)]

3 讨论

重症脑出血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如下:①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需使用脱水剂与利尿剂,同时会使用甘露醇治疗,以上药物会增加血液粘稠度,进而导致血栓[3];②重症脑出血患者可能诱发偏瘫,需长期卧床,这会放缓血液流速,降低下肢肌肉泵功能,且卧床时间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③重症脑出血患者多为高龄人群,其静脉瓣功能较差,且需要穿刺输液治疗,这会造成静脉机械损伤,最终诱发血栓。下肢静脉血栓会延长住院时间或造成肺栓塞,需要及时进行预防[4]。低分子肝素钙是下肢静脉血栓的常用预防药物,其属于肝素解聚物,药理作用类似于其余肝素,且抗血栓效果更佳。低分子肝素钙进入机体后可迅速发挥作用,生效后药物代谢物可被立即清除,可高度结合于细胞膜或是血浆蛋白,治疗效用极强[5]。其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生物半衰期较长,可以持续发挥药效,对于凝血因子Ⅹa的拮抗效果佳,可以阻断血小板聚集,且不影响血小板数量以及血小板功能[6]。其用药不良反应主要为黑便、血尿与皮肤血肿,但症状较为轻微,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仅需严格监测不良反应程度,给予对症处理即可。此外,用药前应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和病史,确保有适应证用药,对于肝肾功能损害等患者应谨慎用药[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下肢周径小于B组,股静脉血液流速、腘静脉血液流速均大于B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钙可以保证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疗效,尽量缩小下肢周径,恢复股静脉与腘静脉血流,减少下肢静脉血栓与不良反应情况,可以作为该病术后的理想化药物。

猜你喜欢
周径流速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综合消肿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保护母亲河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