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球茎茴香深液流(DFT)双层栽培技术

2022-07-29 01:20侯苗苗
长江蔬菜 2022年13期
关键词:球茎茴香水培

侯苗苗

导读:球茎茴香作为一种特菜,近些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种植者纷纷引种,市场前景广阔。采用深液流(DFT)双层栽培模式,可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缩短生育周期,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从而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从栽培设施、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水培驯化、定植、营养液管理、定植后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球茎茴香深液流水培关键技术,以期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DFT多层栽培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一种水培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植株的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流动并且液层较深(5~10 cm)的水培槽中,其pH值稳定,且充分利用种植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换茬时易做到彻底消毒,可较好地解决土传病害问题,同时省肥、省水,管理方便,适于规模化生产[1]。

球茎茴香又名结球茴香,在市场上通常作为特菜售卖,颇受消费者的欢迎。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以叶柄基部膨大形成的肉质假茎为食用部分,质脆味甘,可凉拌、烹炒,作馅料等,还能促进消化,健胃行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1 栽培设施

该设施可用于观光型或生产型玻璃温室,设施所在地面必须夯实平整或加以硬化,以保证设施的稳固。DFT双层栽培支架采用方钢材质,宽1 m,每50 cm 1个横撑,每100 cm 1个立柱,下层距地面20 cm,上层距地面100 cm,既便于工人日常管理,又保证了下层植株的生长需求。

该栽培系统由栽培槽、定植盖板和定植杯组成,其中栽培槽由密度较高、板体坚硬的白色聚苯乙烯泡沫制成,厚度为2~3 cm,槽体宽100 cm,长度与栽培支架一致,内部铺设黑白膜;定植盖板的宽度与种植槽的宽度保持一致,板上开有适宜间距的定植孔;定植杯的直径与定植孔相同,杯口外沿有唇,以卡在定植孔上,杯的下半部开有均匀的缝隙,底部开有圆孔,便于植株根系外扎。

营养液循环系统包括营养液池、供液系统和回液系统,营养液由供液系统进入上层栽培区,经栽培架末端的下水管进入下层栽培区,再由回液系统循环至营养液池。营养液需要定期循环更换,以保证营养充足和根部供氧。

2 品种选择

常见的品种有扁球形和圆球形2种,生产上应选择球茎外形美观,耐低温、耐弱光的优良品种,最好选用荷兰、意大利等进口种子,可保证种苗整齐度高、结球率高、产量高、品质好。

3 育苗

球茎茴香从播种到采收一般需要130~150天,为在春节前采收上市,提高经济效益,播种可选择在8月进行;育苗移栽的,应提前到8月上中旬播种。

由于球茎茴香的种子较小,可采用平盘条播的方法。平盘装好基质、浇透水,均匀地划出播种行,注意不要过深,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播进去,覆盖蛭石后喷水即可,最后插上标签并做好记录。出苗前保持盘内基质湿润,含水量控制在75%~85%,白天温度保持20~25℃,夜间10~15℃;幼苗出齐后,白天温度保持20~25℃,夜间10~13℃,基质见干见湿,空气相对湿度40%~60%,以防止幼苗徒长。

4 水培驯化

水培驯化是球茎茴香水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种苗从基质培到水培的过渡时期,这个过程决定着壮苗的培育,对后期产量高低有着重要影响[2]。

当幼苗达到2~3片真叶时,选择植株健壮、茎秆粗、叶片厚、节间短、根系发育好、无病虫害的适龄壮苗进行水培驯化,驯化处理前1天浇1遍透水。将幼苗根部连带周边基质轻轻取出放入清水中,清洗时轻轻用手捋根部,用力均匀,尽量减少损伤;随后采取同样的操作,此时可在水中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等广谱杀菌剂;第3遍再用清水清洗,然后用尺寸为3 cm×3 cm×3 cm、中间开口的海绵块夹住幼苗根部,海绵块在夹持时要求上不埋心、下不露茎,将其定植于水培驯化板上。定植前2天中午3~4 h要注意遮阳,防止强光照,减少蒸腾作用,促进缓苗,之后正常管理即可。

驯化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0~15℃,水温控制在15~18℃。缓苗后即可在驯化营养液池中施用叶菜类苗期专用水溶肥,此时营养液pH值控制在5.5~6.5,EC值控制在1.0~1.5 mS/cm,循序递增。

5 定植

当驯化期的幼苗达到5~6片真叶,根部长有健壮的新根,苗龄30~35天时即可定植。定植前1天将定植槽内放入EC值为1.5 mS/cm的全营养液,营养液深度8~10 cm,然后准备好定植盖板,板面上按20 cm×20 cm的株行距打孔,单层定植密度25株/m2,每667 m2定植株数为露地栽培的2~3倍。

定植时将达到要求的幼苗从驯化板上轻轻取出,剪掉老根、死根及多余的侧根,将夹有海绵块的幼苗垂直塞入孔径合适的定植杯内,期间要保证根群从定植杯底部垂直悬出,然后将定植杯固定在定植盖板上。定植完成后需再进行一轮检查,目的是查看幼苗的根系是否都浸入到营养液中(根系浸入营养液1/2~2/3),对于根系尚未浸入到营养液中的,可小幅度调整海绵块塞入杯中的深度,也可换苗。

6 营养液管理

营养液管理作为球茎茴香深液流栽培的核心部分,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其管理要素主要在肥源及用水、营养液温度、营养液浓度、营养液酸碱度、营养液循环时间及更换5个方面[3]。

①营养液肥源及用水 球茎茴香水培可采用传统山崎营养液配方,用95%以上纯度的原肥配制,母液和供应液需使用经过净化处理的纯净水配制,其EC值通常小于0.02 mS/cm,pH值在7.0左右,从而不会对营养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产生影响[4]。

②营养液温度 营养液温度(液温)会直接影响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从而对后期产量造成影响,所以维持液温稳定在一定范围是营养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球茎茴香的适宜液温在18~22℃,冬季温度较低时可在营养液池中安装加温设备(如电热器、电热线等),夏季高温时可安装冷却降温装置,以此来提高或降低营养液池中营养液温度。

③营养液浓度 循环过程中,由于植株吸收养分和蒸腾失水会使营养液浓度发生改变,而同一植株的不同生育期所需的营养液浓度也是有差别的,生产中通常用EC值反映营养液的浓度高低。

球茎茴香的整个生育期内EC值通常在1.5~3.5 mS/cm,整体遵循高温低EC值,低温高EC值的原则。定植前期栽培槽中营养液的EC值可调整到1.2~1.5 mS/cm,此时的EC值需要与驯化期的大体一致,以利于缓苗,后期则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慢慢使得营养液EC值在1.5~3.5 mS/cm,循序递增。

④营养液酸碱度 大多数植株的根系在pH值为5.5~6.5的酸性环境下生长良好,所以在球茎茴香栽培过程中,营养液pH值也应尽可能保持在这一范围之内,以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如果生产期间营养液的pH值过高,可选用磷酸或硝酸调试,反之可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调试。

⑤营养液循环时间及更换 利用水泵循环供液时,不仅可以提高营养液的含氧量,还有利于促使栽培槽中各区域的营养液成分均匀。球茎茴香深液流(DFT)栽培时,营养液循环通常是在白天进行,一次开启20 min,以此来补充根部需肥量和氧气供应。

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营养液积累很多不利于植株生长的物质,严重时可能影响营养液中养分的平衡,利于病菌的繁衍和累积,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因此,在球茎茴香栽培过程中营养液需要定期更换,一般每个月更换1~2次。

7 定植后管理

①环境调控 球茎茴香定植初期,室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15~18℃;进入中期(蹲苗期)后,温度要适当降下来,白天控制在18~22℃,夜间8~10℃,此时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根系的生长,防止茎叶徒长;当进入茎叶生长期时,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0~12℃;进入膨大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8~25℃,夜温8~12℃[5]。

整个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65%最佳,秋冬季节低温高湿,极利于真菌性病害的发生,要在保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及时通风以降低湿度,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选择在气温较高的中午通风10~20 min。

光照强度在29 000~48 000 lx,夏季光照强时需遮荫,冬季寡照时间段需要进行人工补光。

②日常检查 每天例行检查营养液循环系统,以保证水肥供应正常;随机抽取植株检查其根系生长状况,尤其注意根部变褐和烂根情况的发生;及时修剪发黄老叶、病叶,保证植株群体内部通风、通气和透光,避免因环境密闭、气流不畅而孳生病菌。

③病虫害防治 球茎茴香的抗病性很强,深液流(DFT)水培可从根本上避免根部病虫害的入侵,但偶尔会有白粉病、灰霉病等病菌通过空气从上部入侵,可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

温室四周的通风口均需装防虫网,栽培行间可悬挂黄板、蓝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及蓟马等;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清理老叶、烂叶;每茬收获完毕要进行营养液循环系统的消毒和植物残体的清理,防止病菌随水流动传播;同时农药使用也应以预防为主,另外,温室内还应定期用烟熏剂进行熏棚处理。

白粉病:低温高湿极易引发白粉病,前期要注意预防,及时清理枯枝烂叶,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光。预防时可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喷洒叶面;发病时可用3%多抗霉素水剂1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 000倍液进行交叉防治。药剂的使用间隔期均为7~10天,喷药时使叶的正反面和叶柄空隙间都均匀着药。

灰霉病:可采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以起到预防、防治的作用。

蓟马:可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配合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000倍喷雾,或用10%联苯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雾,施药时要注意地面及DFT栽培槽一并喷到,做到全场施药。

蚜虫: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

8 适时采收

当球茎充分膨大后,外面的鳞片呈白色或黄白色时即可进行分批采收,采收过早或过晚均会影响其品质和质量。

猜你喜欢
球茎茴香水培
扁秆荆三棱球茎萌发条件分析
水培植物霎换水
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水倍植物要换水
一束茴香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球形茴香
茴香宴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