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含真写家山—李正国山水浅识

2022-08-01 02:11李维
书画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人画质朴美术家

文_李维

河南省南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李正国

李正国,1955 年生,河南省邓州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阳市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南阳中国画院顾问、唐河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李正国的绘画作品秉承了中国文人画的内在精神。他通过笔墨的塑形,将质朴清逸的气质轻松地展现在画面结构之中:在视觉上,既具有当代山水画的外在形态和构成意识,也有传统山水画笔墨的表意性和抒情性。

李正国的山水,多取豫西南的山村小景。这里是桐柏山和伏牛山的余脉,都是些丘陵地带,多山石土坡。这种地理环境既不同于南方的温润潮湿、烟云氤氲,也没有北方的干燥坚硬。在山石树木之间,多小溪河汊,乱石缓坡,给人以质朴平静的感受。这也成了李正国的精神家园。此地此景也和他的性格契合。

1.李正国 金风习习95cm×180cm2019

2.李正国 景怡山家68cm×68cm2020

3.李正国 佳音68cm×68cm2019

当代山水画继承了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特质,尤其是传统文人画的内涵,成为一种人格化的山水。比如元代倪瓒和吴镇的山水,带有读书人的清高和孤迥气质,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的外显。这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孤傲和出世的情怀。在八大山人笔下,山水更是成为精神的象征,他的荒寒寂寥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上的精神表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知识分子的文人画家群体也在不断地被消解,绘画艺术开始趋于大众化的倾向。和宋元阶段的文人画家相比,明代画家绘画风格明显世俗化,也促进了画家的职业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并不意味着艺术的堕落,只是在审美上的转向,而在形式上却完全开始走向一个相反的方向—笔墨的形式化。在我看来,笔墨的形式化不同于程式化,并不是走向单一和模式化,而是在形式上升华和进步。这和后来西方塞尚对物体的归纳和概括具有相似性:借助物象,但又不拘泥于物象自身的器质性,纯粹用一种笔墨(点、线、面)来表现一种精神化的审美。这种形式上的同质和审美上的异质成为明代后期文人画的新方向。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的论述,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感性归纳。

当代山水画家对笔墨的形式化都做出了探索,这几乎成为当代山水画的主流,超越了以纯粹写景为主的山水画创作。这一类山水有着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李正国的山水在研究传统文人山水的同时,更取法齐白石、黄宾虹和陈子庄,借助于浅山淡水,用朴实沉着的笔墨,塑造出一派平和、恬淡、质朴的精神图像。李正国对传统的理解更多在于解读,他抓住了中国文人画的核心,以书法入画,以写意为机杼,重在对内在自我的抒发。他私淑黄宾虹、陈子庄,尤奉陈子庄为圭臬。石壶老人用线勾勒山石轮廓,轻松随意,然后用墨点皴染,逸笔草草之中,充满天真烂漫、明净澄澈的气息,深得传统文人画的逸趣,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活力和雅逸散淡的精神格调。李正国继其用笔之法,也是先用线勾勒,再辅以点染。区别在于石壶老人笔下线条轻松自由,点染宕逸。李正国的线条稳健沉着,以平实的线条勾勒出山石树木,这些都是他组织笔墨的依据,但不是目的。线条的变化、质感,以及组织形式才是他的重点。这在《幽谷春晖》《佳音》等作品中,可窥一斑。

艺术最终是人的自我表征,因此艺术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认知才是艺术的关键。当代艺术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者,他首先是一个观察者和思考者,面对艺术的当下环境和社会的现状,把自我与社会的诸种思考呈现于作品之中,才能使作品成为一种观点的陈述和价值取向。通过对景物的形式化概括,以及笔墨的抒情性运用,李正国描绘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他质朴的身份认识和情感的统一。和传统山水的精英意识不同,他的山水有很强的平民意识。他所绘之境,就是所居所生活的环境,并从中得到乐趣。这是他对个体生存状态和生存境遇的朴素的认同,也是对新的审美的拓展。

4.李正国 细雨68cm×68cm2018

5.李正国 幽谷春晖68cm×68cm2018

6.李正国 远山隐隐68cm×68cm2019

7.李正国 高原云开170cm×190cm2019

8.李正国 雨后山色61cm×68cm2020

9.李正国 村头45cm×68cm2018

10.李正国 高秋190cm×165cm2019

猜你喜欢
文人画质朴美术家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重拾质朴
《逆行者》油画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山有桂子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