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跨界”实验陶艺实践思考

2022-08-02 06:15
江苏陶瓷 2022年3期
关键词:漆艺泥浆陶艺

白 玥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 333403)

人类手工艺是人类共同的技艺百宝箱,存储着各个工艺分支和工艺资源,是游离的工艺组成量子式的多元工艺系谱,也是宇宙式的工艺谱系和工艺生态。各材质工艺发展过程中,人类日常交流使得工艺的根茎相互缠绕,没有工艺对立,而是平等、平行,是群星璀璨的工艺的宇宙星空。广阔星空下,能否将旧有的工艺解构,重新连结成新的工艺?能否将其它材料工艺拆解,重新组合成新的技法?

在“工艺跨界”实验陶艺创作关于技术构想的初衷,是尝试用当代艺术思维重新配置传统工艺,并用跨界思维来继承、更新和激活古老工艺的智慧基因。实验陶艺在材料方面的改革是针对传统陶艺工艺程序、材料、思维观念,解放其机械性、教条化、公式化和繁琐的工艺程序,将关注点转移到具有想象性、自由性和创造性的工艺及方法。在“工艺跨界—技艺嫁接”实验陶艺实践中进行跨专业的工艺实验。以陶瓷材料为基础,在使用传统陶瓷制作技法的基础上引入其它工艺概念,突破原有陶瓷工艺的经验局限性。创作构想中将技艺放在首位,而“技艺嫁接”是将人类工艺的不同分支、不同材料技艺跨界,将其它材料的技术原理转而嫁接到陶瓷技术当中,形成技术性的新式嫁接。本文创作研究的具体实践是将中国其它门类传统工艺—漆艺的其中一种技艺原理解构,在陶艺技术方面的同等转换,配置出陶艺成型和装饰的新技法,并运用在实验陶艺创作中,是实验性陶艺的技术探究,使得作品的语言表达也趋向综合、跨界的展现,这样跨材料的思维使陶瓷的制作更加丰富且更具创造性,这样的全新尝试是对于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

漆艺作为东方地区的技艺,同陶瓷一样,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技术体系。漆材质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凝炼而成的液态形式,以一种包容的姿态、灵活可变的形式综合其它材料。它长期作为髹饰层和防护层应用于器物表面焕发其技术生命。其中,漆艺的变涂技法是通过漆材质可流动液体“涂”的动作多变性,通过平涂、点涂等技法动作制造出起伏不平的表面,此后用不同色漆反复髹饰在胎体表面,多次髹漆形成多色髹漆层。随着髹漆层重复叠加,肌理凹凸逐渐加深,这是从二维平涂到三维堆涂的漆艺思维,即通过涂的动作重复性、变化性塑造颜色叠加至立体兼顾的三维形态。待漆涂层半干或全干时,通过多次打磨将多层髹漆层打磨至一光滑平面,显现出因反复髹漆动作重复的差异性。从三维再回到二维,由于多层髹漆层高低不同,在其中某层平面显现出颜色不同的花纹。髹漆层作为反复叠涂再由多次打磨,展现技术过程的层次美,或像行云流水,或像松树干上的皱纹,乍看匀称,细看又富于变化,天然流动,灿烂夺目。

而陶瓷的制作中,粘土通过加水混合搅拌,也能达到流动液态的形式,是具备漆材质液体“涂”的动作可能性的。现代化陶瓷生产中,陶瓷泥浆以液态形式注入石膏外模中,由于石膏模具具有吸水性,可吸去泥浆中的水分,脱去多余水分的粘土从流塑状态变为可塑、硬塑状态,这是现代陶瓷产业化生产中常用的成型方式。在陶艺思维中,陶瓷粘土泥浆能够借助石膏外模通过多层注浆的方式成型,作品的表面肌理最大化呈现。此过程中,陶瓷粘土泥浆是贴附在石膏外模的,多次重复注浆是从外形到内型的泥浆层叠加,而反观漆艺,是由内层到外层的髹漆层叠加。在创作中尝试多次重复注浆动作,可以以倒叙的形式重复漆材质制作中反复髹漆的动作技术,从而得到由多层粘土泥浆构成的三维形态,这是材质特性和工艺特性决定的,对应来看是陶瓷泥浆借助石膏外模,将漆艺叠涂的方式进行工艺同质化倒叙。同时在陶瓷泥浆干燥后达到硬塑状态,以切、擦、削、割等多种方式将多层泥浆表面修整平整光滑,为三维转为二维提供了便利性,这与漆艺制作过程中的打磨抛光步骤是相似的,都是做减法的过程,是可以相通使用的。漆艺通过减法逐渐显现过程,此陶艺创作中通过减法刨开泥浆层切面展现多层泥浆注入过程,其方法、原理是相同的,这是将传统的工艺程序、材料、思维观念的改革,注入另一个材质工艺的原理。技术实践过程中,颜色的确定性和肌理的不确定性使传统陶瓷制作从机械性、公式化的工艺程序步骤中解放出来,将关注点转移到具有自由性和创造性的工艺本身及方法原理上。

在陶艺创作中以技术为支点,找寻改变、扩展和深化技术的途径。在传统陶瓷制作技法的基础上引入漆艺工艺原理,逆向经验,摸索技艺的多种可能性。以个人创作尝试工艺新配置下的陶艺技术与艺术新融合,呈现技术之美,扩大陶瓷艺术审美的范畴。立足当代陶艺背景下,把跨专业的工艺手法和媒介应用引入到陶艺的工艺流程中来,打破原有传统陶瓷工艺的旧有形式。本研究尝试开辟实验陶艺新思路,将其它工艺原理的吸纳、结构、嫁接到陶瓷工艺上来。

实践研究是我在此研究的具体途径,身体实践和意识设想统一于现实的观点,才能获得共同性的知识,为本文的叙事性案例撰写提供事实依据。在2021年进行具体实践,首先通过包裹、拼贴半球体进行表面凹凸褶皱处理,并翻制石膏外模;然后阴干模具,保证其吸水性,扩大注浆口,保证多层注浆时每层注浆的动作节奏和石膏吸水节奏相适应;配置烧结程度、白度适宜的基础泥浆分别添加色剂调制多色泥浆,并通过控制升温、保温曲线,保证成功烧成;在保证石膏干燥程度以及吸水速率的基础上,单次注浆、出浆后,待注浆口泥浆颜色干燥变色即可进行下一次注浆,以此方式进行多次、多色泥浆注浆,在实验过程中有意在重复中增加变量,例如注浆色泥的顺序、注浆节奏;坯体制作完成后,通过切、削、割的技法对于坯表面进行处理;完全干燥后,电窑素烧增加其物理硬度,后通过不锈钢拉丝百洁布工具对陶瓷坯体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最后进行中温烧制,烧制完成后用金刚石研磨膏进行最后抛光处理。

在此系列创作中,通过技术探究呈现陶瓷材料与其它材料的互通性与独特性。创作过程控制必然,同一石膏模具、同配方颜色泥浆,不同的顺序、不同注浆节奏得到的效果不同。作品弱化造型,突出颜色变化的视觉效果,表面是传统大漆工艺的纹理,和预想的工艺效果相同。陶瓷泥浆在创作中呈现出舒缓、扩张的状态,层层堆叠,通过打磨抛光,颜色呈现出斑驳陆离,液体流动的效果在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专属于陶瓷泥浆的新偶然性,与大漆纹理和质感不同。陶瓷泥浆之间有相互融合、相互吸附的情况出现,这使得两种颜色之间的界限有种暧昧的过渡性。在陶瓷经过高温烧制后,陶瓷半亚光和薄胎陶瓷透光感在灯光下形成气雾的弥漫感。本套作品名为“绰绰”(见图1),展现出舒展、宽裕、松弛的偶然性,光影交错呈现出暧昧性。

图1 绰绰

多次重复实践是摸索人类文明技艺的一个必要性步骤,在材料工艺嫁接技术的实践基础之上,归纳本土工艺规范和界定的新启示。

(1)打破工艺边界,从材料性质出发:将各个工艺分支和工艺资源,依据材料性质,互换、调整为新工艺和新工具。依据材料性质,将来自其它门类的潜能带回工艺创作实践中,打破边界,寻找传承旧有工艺的新路线。

(2)尊重材料语言,从技术原理解析:技艺从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的工艺传承竖状模式,通过技术原理解析可以转换为伞状可联通、可引用、可嫁接、可交叉的技术融合生态形式,这是开放的、自发的、生成的技术融合。

猜你喜欢
漆艺泥浆陶艺
蹇然漆艺作品
泥浆娃娃
四川省三国漆艺传习社:天府之韵 漆艺之美
大漆:鲜活的现在进行时
新西兰从韩国买泥办泥浆节
泥浆节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