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技法在紫砂器装饰上的应用

2022-08-02 06:15许沈紫
江苏陶瓷 2022年3期
关键词:白描童子天际

许沈紫

(宜兴 214221)

白描是有我们中国特点的线描艺术,单用笔勾勒线条而不设或渲染水墨来描绘景物或其它物象的一种中国绘画形式。白描是中国画的训练方法之一,是训练国画造型能力的一个必需的过程,即用简单的线描绘物象的轮廓。它的用线,因不同的作者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有作者的个性化语言。

我国的白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绘画史图录》有两幅魏晋时墓葬壁画“牧马图”、“牛耕图”。“牧马图”中,一人持鞭,六匹马在奔跑;“牛耕图”中,两牛拉犁,一人扶犁把,把耕地时向前行进的状态表现得惟妙惟肖。画中线条粗犷、线型飞动,人和动物的形态生动自然。唐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叙述了释迦出生的故事,人物形象生动,神采奕奕、衣带飘扬,笔法流畅自然,众多的人物都描绘得栩栩如生,白描艺术用到了山水、花鸟画的创作之中,出现众多的精品,有宋代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明代吕纪的“红杏白鹅图”,清代任伯年的“牵牛立鸽图”等,精彩纷呈、赏心悦目。

以白描技法作为紫砂装饰的大师首推近代的任淦庭,他用白描技法所制作的松、竹、梅、小鸟、仙鹤、鸡、马等形态都以线勾勒,皆精准生动,说明他的白描技法非同一般,他的代表作“深秋读书图”刻在一三尺的花盆上,画面左方为一竹林,中下方为一硕大的平石,平石后一老者坐着观书,老者的右方有两位立着的童子,一童子手中捧着一本书,另一童子在旁也侧着身向书观望,再往右是竖立的大石,石后长出一丛芭蕉,这幅画表达的是知识的重要性,读书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任淦庭出身于书香世家,虽家道中落,但好学的风气却代代相传,他创作“深秋读书图”时注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刻竹、石、芭蕉时用上了白描技法18描中的钉头描,起收刀痕清晰,起刀轻盈、收刀厚重。所刻人物面部的眼、鼻、耳、口皆用刀极简,不论老人和童子皆神情专注,把读书的气氛描述得跃然“纸”上。

“天际人体壶”(见图1)是把一女人体刻在“天际壶”上,“天际壶”状如“井栏”,壶面平整,适宜于书画陶刻,壶面上刻的少女用线极简、难度极大,她背朝观者侧卧,一手支撑在颈后,使头抬起向左侧观望,另一手自然地落于身前;上背部除轮廓线外形成大块的空白,下背中部一刀轻转,就把人的动态刻绘出来;丰润的臀部只用四、五刀就把它的形态刻就;腿部是三条长曲线,稍有粗细的起伏,脚掌的表达也只有寥寥的几刀;身下的被单纹则下刀恣肆,看似凌乱,实则有序,衬托人物的用刀精练、精准。“天际人体壶”的陶刻传承了宋代的画风,宋代的简笔山水中出现马远和夏圭两位画家,他们喜用三角形构图的方法,把画面安排在一角或半边的位置,有“马一角”和“夏半边”之称,他们的画中大多有大块的空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天际人体壶”的构图也是这样,头部的部分为“一角”,身体的部分为“半边”,画中的少女支撑着后颈,目光注视在前方,似乎在作什么思考,有如罗丹的雕塑“思想者”。愿壶上美丽的少女带给我们美好的想象空间,把我们的思想引入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去。

图1 天际人体壶

简约的人体画,画得最好的当推我国近代的大画家常玉。1919年常玉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与徐悲鸿、林风眠交好。他在艺术上坚持我行我素,追求大起大落的画风,一生默默无闻。而今,西方公认他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被誉为“中国的马蒂斯”。2019年他的晚年力作“曲腿裸女”在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成交价为1.98亿港元,“曲腿裸女”是中国的白描与西方的人体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奇特造型以最大胆、最粗犷、最热烈、最出人意料的线条,夸张地画了裸女的双腿,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其余身体、手臂、乳房、头部则隐约可见,这种画面出于作者天马行空式的突发奇想,与一般的人体没有任何的共同点。画家以张扬的个性,不与它人相同的创作方法,独到的观察能力创作自己的作品,以中国的风格震惊了世界。

白描艺术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年轻的艺术。说他古老,距今6 000多年前我国半坡型仰韶文化彩陶罐上,其鱼形的纹饰就是以白描的线绘就的。以后白描的技法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的多姿多彩的白描装饰;说它年轻,白描的装饰在今天大有作为。如刻一幅白描“牡丹”,以它“富贵花”的寓意可以反映出当前全民奔小康的时代风貌,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祖国新的面貌、家乡新的变化,都可以用白描的技法来描绘它们,白描在紫砂上的装饰是大有作为的。

猜你喜欢
白描童子天际
开往“天际”的那拉高速
Travel in the Air遨游天际
观音送子图
白描作品《花卉写生》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白菜
白描,你也可以
网红火出天际十元诗苑、Doris、SASSYGAL 教你怎么“装”
故事里的狼
吴绪经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