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项目动作的编排特征分析

2022-08-02 14:30苏占国杨京京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分值路线竞技

苏占国,杨京京

(淮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1 前言

竞技健美操运动能够充分体现女性运动特点和身体素质优势。在健美操比赛中,成套动作的编排,需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运动水平选择适合的动作结构和配乐主题。目前,在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项目比赛中,运动员所选择的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别、操化动作、移动路线以及音乐速度的难度都在增加[1],特别是在竞赛规则限制的条件下,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的内容选择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部分优秀运动员在选编动作方面着重考虑了成套动作比赛的风险性和完成的质量。因此,本研究依据竞技健美操FIG 2017-2020年的比赛评分规则[2],通过观察中国江山2020竞技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单人项目前八名成套动作的比赛录像和裁判的评分结果,研究一方面通过分析成套动作编排中操化动作频数、动作空间变化次数、移动路线选择数量以及配乐的主题风格[3];另一方面分析成套动作编排中难度动作得分、难度动作类别和数量、难度动作分值分布状况和难度动作完成质量[4]。目的在于调查成套动作编排的具体特征和应用状况,推演出女子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制的一般特征,为今后在教学和训练中创编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和动作特征评价方法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收集

研究通过“CNKI期刊数据库”、Springer Link、EBSCO等数据库。收集了大量关于健美操动作编排方面的先前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2 录像观察

通过录像观察收集比赛中所选择的成套动作的操化动作、空间运用、移动路线的选择以及配乐主题选用情况,另一方面收集比赛中裁判对每名参赛选手的难度动作分值的选择与分布、难度动作类别的数量,以及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的综合得分。

2.3 逻辑分析

运用逻辑分析与整合的方法,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

2.4 数理统计

研究运用SPSS 26.0数据分析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江山2020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单人项目前八名成绩分析

竞技健美操的评分标准规定中,总分由艺术分、完成分与难度分构成。评分采取减分制,最后得分是从总分中减去难度评分裁判、视线裁判与裁判长的减分分值[5]。在FIG2017—2020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规定中,要求“按照编排难度的级别结合难度加分进行评定,评定方法是从 0 分起评、以 0.1 分的标准递增。在竞赛规则最高分的选择中,难度分最高为10分,艺术分最高为 10 分[6]。同时,要求完成分从 10 分起评,最后面得分采用减分值。在决赛中如果出现并列名次,决定最终名次的方法将依次按照最高完成分、最高艺术分、最高难度分的分值来确定名次顺序。如果比赛得分依然相同,则名次并列。

表1中的比赛各结构得分结果表明,第1名运动员的难度分、艺术分、完成分以及总得分相对略高于其他运动员,特别在艺术分和完成分以及总得分的比较中呈现出差异梯度趋势,并且其总分相对于最后一名存在1.05分的较大分差。

表1 2020年中国·江山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单人项目前八名成绩比较

各运动员在难度动作方面的水平相差较大。诸如第四名的难度得分是3.400分,第3名难度得分是3.050,第八名的难度得分是2.550分,三位运动员之间的难度得分都存在着较大的分差。其中第三名和第四名的难度分都较高,但其比赛名次相对落后。说明虽然难度动作的选择和难度得分与比赛最终名次密切相关,但是在成套动作编排中艺术得分和动作完成的完整性也是比赛获得高分的重要因素。

表1中数据分析结果也表明艺术分的平均分为7.763,最高分为8.000分,最低分为7.600,最大分差为0.4,由此看出比赛中运动员在艺术分方面的水平相差不大,体现出较为稳定的趋势。因此,在其选编的成套动作中既要考虑操化动作的复杂多样性,又要考虑其选编动作与配音主题的契合程度。在考虑总得分的前提下,突出成套动作的艺术性。

健美操难度动作选择分是总得分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也不能忽视艺术的选择。目前,竞技健美操的动作编排中要求体现出“难、新、美、稳”的特征。特别是对于女单运动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一方面要求在健美操项目的平时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和竞技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健美操的编排中既要创新操化单元的难度,又要体现出动作完成得流畅及自然,也要考虑配乐与选编动作的契合。因此,在健美操动作编排中要高度关注选编动作的难度、动作的艺术风格以及与配乐之间的相关程度。基于此,本研究将对运动员的难度分、艺术分和完成分以及总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如下表2所示。

表2 三项得分的相关系性分析

表2中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难度分分别与艺术分以及总得分的相关性显著(r=0.693和r=0.683),成套动作的编排难度对艺术分和总分影响较大。难度分与完成分呈负向相关关系(r=-0.399)。因此,在成套动作编排中选择高难度动作的次数越多,在其比赛中完成动作的风险越大,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总得分。艺术分与总分存在高度相关性(r=0.934)。在8名运动员选编的成套动作中均有所体现,因此,艺术编排的结构要素关乎成套整体的美感和最后成绩。

3.2 成套动作中艺术编排特征分析

在2017-2020 健美操新规则中,艺术得分最高为10分,其组成内容包括主体内容、音乐与乐感、艺术性、操化内容、空间运用5 部分。每个部分最高得分为 2 分,共计 10 分。评分依据按照主体内容的流畅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配音与乐感依据音乐的编辑与选择;动作空间运用依据动作空间分配、比赛队形与场地的运用来评分;操化内容评判办法依据多样性与复杂性、操化动作数量;艺术性评分按照成套表现质量和原创性、创新性和表现性。

3.2.1操化动作对比分析

操化动作是运动动作技能表现的评价要素之一。在健美操表演中,运动员身体运动的手臂与步伐动作的组合方式是操化动作的主要表征指标。不同强度和韵律的操化动作着重体现了运动员的手臂动作与步伐配合频数,以及二者动作的协调性。同时,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在场地空间中穿梭和移动中同配乐的一致性,也能体现出操化动作的动感、节奏和连续性。因此,操化动作组合方式、组合的数量的均衡性也是考量成套动作创编的重要要素[7]。在表3中将对操化动作对比分析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表3 操化动作对比分析

表3数据分析显示第一名上肢对称动作31个,不对称动作44个,其下肢的单脚动作44个,双脚动作33个,身体运行方向34个,选择的操化单元为15个。该运动员的操化动作结构数量与其他运动员相比较,呈现出组合动作丰富多样的特点。说明其音乐的节奏感非常强烈,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很高。

3.2.2空间运用的对比分析

动作空间维度既是身体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又是身体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对动作空间维度评价中,一般考察动作运动轨迹的高度、宽度、深度要素的合理运用程度。当然,竞技健美操作为动作表现难美类项目,动作的空间维度也是其主要评价指标之一。因此,在健美操选择的动作难度和完成动作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想要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有必要在成套动作编排中突出成套动作的内容创新和动作视觉冲击力。而这两个方面要依靠动作空间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来体现。在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表现过程中,空间三维度分为站立、地面、腾空三个要素,其中分别用 A、B、C 表示。在比赛中,平均来说每 2×8 节拍中,就至少需要转换一次空间。所以在动作编排中,合理利用动作空间维度显得尤为重要。下列将对女子前八名健美操比赛中动作空间维度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表4)。

表4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前六名运动员的腾空动作中选择C类空间维度的次数达到4至5 次,其选择C类腾空要素频率较高。其中前三名运动员的空间维度都呈现出C+C 的组合,并且空间转换幅度较大。统计数据也显示前三名运动员在跳跃难度和 C+C 动作次数使用上较后四名运动员呈现偏高态势。

表4 动作空间维度分布

3.2.3移动路线对比分析

移动路线是考察和评价健美操艺术得分的另一重要因素之一。移动路线的变换频次和对场地空间的有效利用充分体现了运动员对运动空间布局的整合能力[8]。依此,对移动路线的分析,有助于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水平来编制成套动作。为了进一步探讨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中,移动路线的特征,在表5中将对动作移动路线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表5 移动路线对比分析

通过表5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比赛中前三名运动员的移动路线多选用对角线和弧线方式的远距离路线,体现出对场地空间的使用充分。其中第一名运动员的移动数量最多,达到36个,其中对角线8个,弧线6个。排名靠后的运动员移动路线的选择集中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运动路线方式方面,在远距离的路线上使用的数量较少,移动路线编排缺少相应的均衡性。

3.2.4音乐选用分析

在 2017 新规则中将音乐时长缩短了 10 秒,由原来的 1秒30±5缩短至 1秒20±5,而在这 1秒20±5的时间韵律里要求运动员需要完成 8 个 A+的操化单元、10 个难度动作以及一系列的动作连接和场地空间的把控。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各类操化动作在音乐节律和时间节拍中所占的比例的问题,在今后健美操动作编排中是教练员及运动员应该值得考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为了探讨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中实际应用状况,下列将对2020年中国江山健美操锦标赛比赛中,前八名女子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音乐选用总时间、总节拍以及音乐风格进行对比分析如下(表6)。

表6 音乐选用对比分析

通过录像观察和对比分析运动员多选用流行音乐,这种节奏感强、旋律高亢激昂的配乐模式,比较符合健美操的特点,但这种配乐方式所表达的情感,风格较单一,表征的主题不明显。

3.3 难度动作编排分析

3.3.1难度动作分值的选择与分布状况分析

依据《2017—2020 周期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最多可展示十个难度动作,可在难度表现规定的四类难度中任意选择三个类别的规则要求,且每个类别的难度至少要有一个动作呈现。该竞赛规程规定,在同时选用四类难度的情况下,应将难度均衡合理地安排在成套动作内[9]。下列将对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前八名难度分值统计(表7)和图示如下(图1)。

表7 运动员选择的难度分值对比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八位运动员选择0.3到0.8分的难度动作频次较高,共计74次。另外,前四名运动员选择了0.9 到1分的难度动作共计6次,总体频次较低。因此,选择0.9至1分的运动员总得分高于其运动员。低名次的运动员大都选择了难度分较低的分值。从运动运动员所选择的难度分值对比结果来看,显示出运动员们的总得分越高,选择难度分值越大。

图1 难度动作分值分布图

从图1中首先可以看出,八名运动员的分值分布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难度动作的选用多集中在0.3到0.8分值。前四名难度动作选用偏向于高难度分0.9到1分之间,其中仅第一名和第四名运动员选用了1分难度分值。第一名运动员在难度动作分值分布中,两个波峰分别在第五个动作(1.0分)、第九个动作(0.9分),两次高难度动作结束后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可以看出高难度动作对体能带来了明显的消耗。第四名运动员的分值分布波动最明显,在开始使用了0.8分难度动作后,又在成套动作中间部分出现了连续的两个高难度动作(1分、0.9分),最后在结束部分再次出现 0.8 分的难度动作。体现了其高水平的身体素质,动作难度高是她取得难度分最高的原因之一。

3.3.2难度动作类别与数量对比分析

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类别共由 4 个组别构成。分别表示为A、B、C、D 四个组别难度。A为动力性力量、B为静力性力量、C表示跳与越、D表示平衡与柔韧。评分规则中规定单个难度最高分 1.0 分,最低分 0.1 分。其中在成套动作编排中,根据运动员的需求和实际运动能力分别选取相对应的难度组别。

从表8八名运动员的难度动作选择中表明跳跃类难度动作C组41个,相对其它动作数量C组动作选择得最多。从难度动作类别与数量比较可以看出女单健美操项目编排中跳跃的动作较多。选择静力性力量的B组动作11个。说明了运动员在 B 组难度方面还有提高空间,所以在动作编排和选择上也要突出 B 组动作的数量。

表8 难度动作类别与数量比较

3.3.3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从表9中完成率上来看第二名和第四名完成质量达到100%,均精准地展现全部难度动作并且第四名取得了难度分最高分的成绩3.40分,其余运动员完成率都在97%左右,即使是冠军运动员在完成质量方面也并无明显优势。从难度申报的情况来看,各运动员都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申报了分数,但各运动员申报分数的差距较大,最高申报分3.4分,最低申报分2.65分,分差为0.75。虽在完成率上无明显差距,但在实际得分上还是与高水平运动员存在一定的差距。

表9 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4 结论

4.1 总体得分分析结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总得分的结构分中艺术分得分均值为7.763,最大分差为0.400,第一名获得较高的艺术分8.00分和完成分8.10,在相关性系数分析中艺术分与总分存在高度正相关(r=0.934),体现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关乎成套整体的美感。难度分与完成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399),说明在编排中既不能忽视了艺术性和完成度的重要性,也提醒了我们的运动员教练员在未来编排健美操成套的时候,应注意各方面均衡发展,在提高难度的同时,运动员也应重视动作的完成度和整体的艺术化。整套组合的难度在选择上需更加均衡合理。充分展示了运动员的竞技方式和个性特点越来越突出。

4.2 艺术编排特征分析结论

从艺术编排特征的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健美操的艺术得分与成套动作的操化动作、移动路线、动作的空间利用程度有关。从空间应用可以发现,运动员在过渡连接动作中一般采用A-B式的空间变换,以操作动作的转换为主导。在过渡连接动作数量的使用上控制得较为合理,但在运用方式与内容编排上则有所不足。另外,由八位运动员选择的歌曲均为欧美高亢、激情澎湃的歌曲,与健美操的特点相符,但部分运动员所表达的情感,风格较单一,表征的主题不明显。

4.3 难度动作特征分析结论

在难度分得分中,可以看出第四名选择的难度动作最多,完成质量最好,其难度动作得分与其他参赛运动员也存在较大差距;从运动员的难度动作和数量的选择上看出运动员更偏向于选择C组跳与跃的动作,选择的 B 组动作相对较少,说明了运动员要加强该组动作的训练;从难度动作分值选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运动员们集中选择在0.3到0.8之间,仅有前四名运动员选择0.9到1之间的难度动作,这也是她们与别人拉开差距的原因。从图中看出水平越高的运动员所出现的波峰越高,波动越明显,运动员在出现高分难度动作之后会有一个向下的时间较长的波谷,以缓冲体能消耗。从难度动作的完成度上来看,多数运动员的完成率都达到了97%,都较准确地完成了动作,与所申报的分数相差不大。

5 建议

(1)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成套动作编排时,应先全面分析竞赛规则的要求,注重动作难度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动作的艺术性和完成度,充分体现2017~2020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所要求的“难、新、美、稳”,运动员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2)在艺术编排中应提高操化动作的创新性 体现个性特征,在空间运用和移动路线的选用上应更加均衡,动作的使用和动作内容的展现上更加流畅、连贯。在编排方面,增加不对称动作的比例,采用多样的手形以及多种不同的节奏步伐,同时注重身体展示面的适当改变,使得表演的形式更加多样和多变。

(3)运动员在安排操化动作时,应注意保证足够合理数量的操化单元,能符合自身身体能力的要求,也应发掘操化的内涵,提高操化动作的质量。

(4)音乐风格主题选择上要与动作内容契合,与所要表达的想法契合,同时运动员在舞台上也应表现得更加自信,情感更加丰富。

(5)对难度动作进行合理划分,注重运用组合难度和提高其完成质量。为增强竞技健美操的竞争能力,应尽可能增加高难度动作的运用,同时注重在练习中增加力量的锻炼,以确保不同难度的运用平衡。并注意组合难度的使用,争取获得额外的连接分。

猜你喜欢
分值路线竞技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竞技精神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画路线
找路线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