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居产联动”探索全域未来社区发展新路径
——基于绍兴古城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规划的思考

2022-08-04 03:28宋维尔葛臻伍洲洪祎丹
安徽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片区全域文旅

宋维尔,葛臻,伍洲,洪祎丹

(1.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5;2.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1 引言

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做出了“要着力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全省域推进城镇未来社区、乡村新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未来社区正式从“单点建设”转入“全域建设”的全新阶段。

全域未来社区创建作为未来社区创建“由点及面”的“模式升级”,其相应的创建路径与方法也在不断迭代优化。本文尝试提出“居产联动”的全域未来社区创建理念,致力于在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过程中统筹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实现二者的联动互促、双向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全域未来社区内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全域未来社区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微观抓手,促进全域未来社区成为落实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战略定位的微观实践。

2 全域未来社区“居产联动”模式的内涵解读

2.1 全域未来社区“居产联动”的理念阐述

“居产联动”是指在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过程中,在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的基础之上,通过规划引导与策略安排,立足片区比较优势,利用存量与增量资产,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注重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将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营造相结合,在改善片区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优化片区产业发展,实现片区居住生活与产业发展的统筹联动、双向提升。在产业选择上,一方面要依托片区要素禀赋,发挥资源资产比较优势,保障优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尤其重视包括餐饮、住宿、零售、旅游、文化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使相关产业发展能够有效创造就业机会,满足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消费需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2.2“居产联动”是全域未来社区创建的合理选择

全域未来社区创建与单点未来社区创建相比,从单一社区创建转变为了片区整体创建,其最核心的特征在于:由于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范围的拓展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在客观上形成了居民生产生活的完整单元(如城西科创大走廊全域未来社区总面积390km²,总人口约80万人,内含百余个单点未来社区以及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等高能级科创产业平台,表现出了生产生活的完整性)。显而易见,与单点未来社区聚焦社区单体、侧重生活属性不同,全域未来社区着眼片区整体、兼具生产生活双重属性。因此,全域未来社区创建应当充分统筹生产生活,在围绕“一心三化九场景”、聚焦高品质生活创造的基础上,把握片区生产生活的协调关系,统筹实现片区全域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联动提升。

图1 单点-全域未来社区核心特征转变(课题组自绘)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意见》指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要“率先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更加协调,构建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协调共进、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优化互促的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富民惠民安民走在全国前列”[1]。由此可见,高质量产业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营造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两大核心目标,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具有辩证统一的特征[2]。由于全域未来社区生产生活的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全域未来社区就是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微观缩影,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微观抓手。“居产联动”是全域未来社区创建的合理选择,它既是全域未来社区创建的重要理念,也是在微观层面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集中体现。

2.3 全域未来社区“居产联动”的价值意义

全域未来社区“居产联动”的创建理念有利于充分把握全域未来社区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辩证关系、践行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先行示范,在微观层面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双向提升的实施路径。

一方面,推动全域未来社区高质量产业发展能够奠定高品质居住生活的物质基础。推动片区产业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居民而言,可以有效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居民收入,优化居民享受高品质生活的收入前提;对企业而言,可以有效促进相关市场企业健康发展,引导片区企业提供更高品质的消费产品与服务、满足片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需求;对政府而言,可以促进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当地政府税收,从而保障优质公共服务长效高水平供给。

另一方面,创造全域未来社区高品质居住生活能够激发高质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创造片区高品质居住生活,可以有效吸引高素质人才入住,顺应新时期“以人定产”的产业发展规律,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有利于推动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高品质生活的创造将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升相关产业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产业的发展动力,促进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 “居产联动”引领的全域未来社区创建探索——以绍兴古城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规划为例

在“居产联动”理念的引领下,相应全域未来社区的具体创建思路与内容将受到影响。绍兴古城全域未来社区是以“居产联动”理念引领创建的典型案例。课题组立足绍兴古城场地特征,发掘绍兴古城文化内涵,将全域未来社区创建与城市更新、古城保护利用相结合,把“居产联动”的创建理念与绍兴古城具体情况相统一,在“一心三化九场景”的基础之上,尝试以“居产联动,社景合一”统筹联动古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和文旅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以谋求绍兴古城全域未来社区的高水平创建。

3.1 创建规划背景简介

绍兴是国家首批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绍兴古城是绍兴城市文化的浓缩和精华。古城全域面积9.09km²,下辖21 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5 万,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文旅产业氛围浓厚,彰显了绍兴“历史+人文”的城市发展独特内涵。

图2 绍兴古城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范围(课题组自绘)

2021 年7 月,绍兴古城启动《绍兴古城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规划》编制,以满足全人群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坚持理念引领,开展规划创新,大胆进行全域未来社区创建探索实践。

3.2 总体发展思路解读

绍兴古城生活气息浓厚、文旅产业兴旺,是具有生产生活双重属性的完整片区。在“居产联动”理念的引领下,古城全域未来社区的创建根植于对古城生产-生活的统筹联动,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双向促进,确定了“社景合一”的总体创建思路。

图3 “社景合一”模式设想(课题组自绘)

“社景合一”是指根据“体验经济”的消费原理,以绍兴古城历史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街区为载体,将古城社区整体空间场景作为文旅核心消费对象,创造既满足当地居民美好生活向往又符合当代文旅产业发展规律的“烟火江南”社区场景体验,实现社区与景区的合二为一。由于“社区”与“景区”的同一性,任何对“社区”空间品质的改进都等同于对“景区”的优化升级,从而可以在改善居民生活的同时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收入;而“景区”产业收入的提升,则可以反过来优化“社区”空间品质,从而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以此打破以往景区、社区相互孤立的发展局面,实现古城居民生活改善与文旅产业发展的互动结合、联动提升。

图4 绍兴古城“烟火江南”空间场景体验现状(图片来源于“小红书”网络用户)

3.3 重点内容策划探索

立足“居产联动,社景合一”的发展思路,规划方案在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的一般要求的基础之上,聚焦古城居民与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全域未来社区创建内容策划探索。主要提出了片区划分策略、产权关系策略、设施配置策略、产业发展策略四个方面的策略设想,尝试将“社景合一”落实到空间实践当中,使得“居产联动”引领的全域未来社区创建真正有助于古城居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3.3.1 片区划分策略

①立足资源禀赋,界定居产重心

明确把握古城不可再生核心资产,即古城历史空间格局及历史街区传统风貌民居;统筹整合其他闲置资产。根据资产分布现状及相关规划,将古城全域范围划分为文旅产业核心区(以历史街区为主)和居民生活核心区(以老旧小区为主)两大板块,统筹引领全域未来社区创建,并通过城市更新引导居民生活核心区与文旅产业核心区相互融合,探索实现全域“社景合一”。

②切分实施片区,统筹景社联动

以各社区为基本单元,立足现实场地情况及资产分布情况,统筹各部门行动计划,将古城区域划分为若干实施片区,各片区由若干完整社区单元组成。以各实施片区为开发对象,联动片区内部文旅核心区(以历史街区为主)与文旅非核心区(以老旧小区为主),引入市场主体统一开发运营,统筹片区内社区生活品质提升与文旅产业发展,实现片区内部资金平衡与收益创造。

3.3.2 产权关系策略

①审慎民居收储,探索平移安置

针对古城老旧民居建筑质量较差、人均面积低下的现实情况,结合古城人口疏解的相关规划,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实施老旧民居收储、腾退计划,实现老街区居民人均建筑面积提升与生活品质改善;结合居民需求,探索多类型多梯度的安置途径,针对有明确本地居住需求的居民,结合所在片区存量资产,通过改、扩建等方式探索提供平移安置房,引导居民就近平移安置。

②鼓励房屋租赁,共享发展红利

针对明确拒绝搬迁安置的居民,允许居民保有产权,鼓励产权所有者以一定期限出租全部或部分房屋权属,由相关公司统一运营管理,实现社区空间场景的整体打造;产权人可获得固定租金收入及房屋运营收益提成,引导本地居民资产收益与古城文旅产业共同发展,实践“共同富裕”。

3.3.3 设施配置策略①盘活存量资产,联动居产职能

在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的基础上,充分梳理、利用古城内部存量空间,通过改建、扩建等城市更新手段,进行空间改造、功能置换;鼓励邻里中心整合居民生活服务功能及文旅休闲功能,引导有条件的古城文旅产业设施(如美术馆、艺术馆等)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服务(如在文旅淡季承载居民公共生活等),实现居民游客的交融共享。

②把握功能共享,优化设施效率

将古城内若干单体社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结合生活圈服务设施覆盖水平,将绍兴古城21 个社区划分为若干功能共享片区,以共享片区统筹考虑场景设施综合配置,提高场景设施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公共资源。

3.3.4 产业发展策略

①传承人文底蕴,发展体验经济

依托古城传统街区,立足居民游客需求,融合古城特色文化,通过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活动设计、建筑设计等手段,打造绍兴古城“烟火江南”沉浸式空间体验;引入网红餐饮、文创零售、艺术空间等新型多元业态,塑造古城特色文旅街区,发展过夜经济,引导游客通过留宿古城完成体验消费。

②立足本地人群,鼓励就业创业

结合文旅产业发展创造古城居民就业机会,鼓励本地居民围绕文旅文创业态开展创业;把握文创产业“以人定产”的产业发展规律,通过优质空间场景营造吸引创意群体入城定居,带动古城文创产业发展。

4 结语

以“居产联动”引领全域未来社区创建,是立足全域未来社区兼具生产生活双重属性的特征基础上,应对未来社区从单点创建迈向全域创建新局面的理念创新,是加快未来社区全省域建设推广的实践探索。本文在对“居产联动”理念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理念缘起的合理性与价值意义,并进一步以绍兴古城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规划探索为例,解读了古城“居产联动,社景合一”的总体发展思路及相关创建策略,体现了“居产联动”理念在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总之,在“三化九场景”的基础之上,“居产联动”理念为全域未来社区的创建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径,既有利于进一步彰显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先行示范,更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下阶段,伴随着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期待更多经验模式、智慧成果不断涌现。

猜你喜欢
片区全域文旅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创新又贴心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