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变温毯联合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护理对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影响

2022-08-04 14:39马雅楠孙耕郭玲刘仁英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硅酮变温寒战

马雅楠,孙耕,郭玲,刘仁英

(1.确山县人民医院 手术室,河南 驻马店 463200;2.驻马店中心医院 手术室,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随着微创手术及医学技术发展,为减轻体外循环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损害,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得到极大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此手术方法通常耗时较长,且切口开放度高,术中需大量输血输液,极易引发患者低体温和压力性损伤,增加手术风险,造成患者身心痛苦。因此,术中以何种有效方式改善患者压力性损伤及低体温风险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术中保温及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措施及工具多种多样,同时还不断出现更多创新的保温和压力性损伤预防方式,需进一步探索应用效果。本研究选择循环水变温毯与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联合应用于OPCABG患者,旨在探讨其对患者术中体温及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OPCABG患者,按照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常规干预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9~62岁,平均(50.71±5.53)岁;手术时间3~8 h,平均(5.71±1.02)h;手术类型二尖瓣置换术2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主动脉冠脉搭桥术联合瓣膜置换术7例。联合干预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40~63岁,平均(51.64±5.30)岁;手术时间3~9 h,平均(6.15±1.30)h;手术类型二尖瓣置换术19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4例,主动脉冠脉搭桥术联合瓣膜置换术8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OPCABG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术前全身皮肤无破损处;手术时间≥3 h;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可配合结果评估。(2)排除标准:手术前已出现压力性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糖尿病并伴有严重并发症;存在手术禁忌证;存在视力、听力等功能障碍;存在手术麻醉禁忌证。

1.3 干预方法

1.3.1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同一手术室进行手术,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和体位,且室内温度均保持在23~24 ℃。

1.3.2常规干预组 接受常规保温及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在手术床上铺设普通的手术床电热毯,上边覆盖2层床单,手术中使温度始终保持在39 ℃。采用传统泡沫敷料贴敷于患者脚后跟、骶尾部、枕部位置,同时患者身体上覆盖常规医院棉被,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多项生命体征,定时测量患者体温。

13.3联合干预组 接受循环水变温毯联合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将循环水变温毯铺垫于手术床上,温度调整至38~40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进行预热,上边覆盖2层床单,患者入手术室后在护理人员指导下于手术床上保持仰卧姿势,随后护理人员将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贴于患者脚后跟、骶尾部、枕部位置,身体上方覆盖医院常规棉被。手术开始后将变温毯调节为39 ℃,术中多次测量患者体温,若体温降低,及时调高变温毯温度,若患者体温过高,及时调低变温毯温度。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定时记录患者的体温,术后及时观察患者各部位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1)体温变化情况。于术中1 h、术中3 h、手术结束、患者苏醒时4个时间点测量患者体温。(2)寒战发生情况。以Wrench分级[2]评估两组患者术中寒战程度,0级为无寒战;1级为毛发竖立或外周血管收缩或外周青紫,但无肉眼可见肌颤;2级为1组肌群发生肌颤;3级为1组以上(非全身)肌群肌颤;4级为全身肌颤。(3)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压力性损伤评判标准[3]:Ⅰ期,即皮肤完整,承压部位出现红斑且按压后不会变白;Ⅱ期,即受压部位表皮存在擦伤、水疱等表浅损伤;Ⅲ期,即受压部位全层皮肤轻度受损,出现部分皮下组织坏死,但骨骼、肌腱等未发生损伤;Ⅳ期,即全层皮肤严重受损,皮下组织坏死面积广且较深,已累及肌肉、肌腱及骨骼等组织。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检查患者各个等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4)患者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4]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95分)、满意(76~94分)、一般(57~75分)、不满意(38~56分)和非常不满意(19~37分)。将非常满意度、满意度计入总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2.1 体温变化情况联合干预组术中1 h、术中3 h、手术结束、患者苏醒时体温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2.2 寒战发生情况联合干预组0级寒战发生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联合干预组1级、2级、3级、4级寒战发生率与常规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寒战发生情况比较[n(%)]

2.3 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联合干预组Ⅰ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于常规干预组,Ⅱ期、Ⅲ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Ⅳ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n(%)]

2.4 护理满意度联合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压力性损伤和低体温是长时间手术患者发生率最高的两种并发症,有资料表明,手术时间超过3 h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约为20%[5],可造成患者皮肤溃烂,影响其康复进程。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时麻醉药物代谢缓慢,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进一步增加术后切口渗血概率及并发症发生风险[6]。因此术中采取有效保温及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是近几年研发的一种新型敷料,其中主要为泡沫填充物,可减轻软组织承受的压力,而银离子具有长效抗菌作用,粘贴于受压部位,能封闭局部皮肤保持长期湿润,还能分散剪刀力,降低皮肤与床单的摩擦力,使皮肤保持适宜的微环境,从而发挥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7-8]。循环水变温毯是一种内部充满水、能随意调节温度的保温毯,患者全身置于变温毯上,内部的水可缓解患者身体局部压力,均匀分散患者重力,从而对压力性损伤产生积极效果[9]。变温毯能使患者手术过程中全程保持温暖的体温,促使其组织血管扩张,微循环灌注良好,血氧供给充分后可提升患者免疫力,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循环水变温毯和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干预后,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改善,证实这两种方法对压力性损伤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联合干预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体温高于常规干预组,寒战的发生情况优于常规干预组。分析原因为,患者平卧于循环水变温毯上,通过调节变温毯温度以热传导及辐射热作用将热量直接输送到患者体表,可减少机体内部热量向外周转移,且能阻止体表热量向周围环境中扩散,有良好的保温效果[12-13]。另外,循环水变温毯加温面积较大,可直接为患者全身体表加温,能快速、均匀、有效、安全地升高体表温度,且在术中能随时依据患者体温变化调整变温毯温度,促使患者体温始终保持恒定,从而改善患者寒战程度,降低低体温发生率[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对循环水变温毯联合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更高,可能与患者舒适感提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低等原因有关。

综上,采用循环水变温毯、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干预OPCABG术中患者,不仅能帮助患者在术中升高体温,改善寒战状况,还能预防压力性损伤,提高患者满意度。但本研究受患者知情同意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等因素影响,纳入样本量较小,样本选取范围较局限,无法获得代表性研究结果,期待今后能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选取范围,取得更完善、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硅酮变温寒战
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一种硅酮胶下垂度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Towards a Holistic Vision of Terminology Study:Based on an Analysi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Phraseological Term”in Chinese Terminology
基于NSGA-II算法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的性能优化
是时候了解性硅酮建筑密封胶和硅酮建筑密封胶的区别了!
变温贮藏对中国水仙主芽ABA和GA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牛尾菜种胚发育调控和育苗技术
实施严谨的保暖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效果分析
全麻术后寒战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