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08-04 10:34张运叶左利波主春福
果农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沂水县果品园区

王 峰,张运叶,彭 静,左利波,主春福

(1沂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沂水 276400; 2沂水县许家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沂水 276400)

沂水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现有果树面积50余万亩,产量76 万吨,产值30 亿元,果树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主要从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及措施等方面分析沂水县苹果产业。

1 发展现状

目前沂水县苹果栽植面积12 万亩,产量25 万吨,产值10 亿元。主要分布在诸葛镇、泉庄镇、四十里堡镇、道托镇、院东头镇、沂城街道等乡镇。早熟品种主要有藤牧1 号、珊夏、嘎拉、美国8 号、秦阳等,主要分布在诸葛镇、高桥镇、四十里堡镇、沂城街道等;中熟品种有鲁丽、金冠、红将军、新红星等,主要分布在泉庄镇、院东头镇、诸葛镇、四十里堡镇等;晚熟品种有红富士系列、维纳斯黄金、小国光等,各乡镇、街道均有分布。

近年来,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等果品项目,累计利用上级政策资金5000 余万元,重点打造建成了天地合园区(图1)、四十里堡镇长虹园区、恒和农场、诸葛镇古村园区等10 余个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苹果现代集约示范园,大力推广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列为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科技示范基地。

图1 天地合园区

2 发展优势

2.1 资源优势

沂水县位于沂蒙山区北部,沂山山脉南侧,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夏秋昼夜温差大,积温足,紫外光线强,能满足果树良好生长的需要。沂水多为低山丘陵地形,土壤以棕壤土类为主,而且水资源丰富,素有“百库、千塘、万里渠”之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气、热、土等条件适宜苹果的生长结果,是苹果生态适宜栽培区之一。

2.2 生产传统优势

苹果,古称柰、苹婆,即绵苹果,是沂水县传统栽培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清康熙十一年(1672)《沂水县志》中对林檎、沙果、柰、苹果都有记载,表明沂水县境内早已有苹果类栽培。2005 年《临沂果茶志》称“18 世纪前后,沂水一带出产的秋风蜜(属沙果)被誉为‘沂水山果’”,可见沂水苹果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还是沂蒙山区的代表树种、当家树种。沂水人民从苹果的引种、栽培到贮藏加工等一系列生产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3 技术优势

一是与科研院所合作良好。为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成果,一直以来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保持密切联系,经常邀请果树专家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这些专家中有多人为“国家现代苹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图2)、“国家现代桃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泰山学者”。二是注重专业人才培养。通过果茶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训的有效结合,大力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近几年共培育高素质农民1552 人,其中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专业生产型人才1204人,农业领军人才、农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青年双创带头人、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创业型新农民等省市级培训348 人。每年培训果农1 万人次以上,及时解决果农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高了果农的技术素质与管理水平。

图2 国家苹果产业体系沂水培训班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品种结构不合理

沂水县苹果品种以晚熟系列为主,约占全县苹果总面积80%以上,而富士系列则占晚熟品种95%以上。这种现象在全国苹果产业中也很普遍,势必造成全国市场富士苹果供大于求,销售竞争逐年加剧。近几年沂水县富士苹果收购价格基本维持在3~4 元/千克,果农效益偏低,种植积极性下降。

3.2 果品质量较差

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显现,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精细化管理程度偏低,导致果品整体品质不高,优质果率偏低,在当今不断追求高品质水果的市场中,沂水苹果市场竞争力不强。

3.3 加工贮藏能力差

与沂源县几乎村村有冷库相比,沂水县的果品冷藏库数量,抵不过沂源县的一个东里镇。由于没有冷藏库,多数果农则抱着“卖掉总比烂掉强”的想法无奈在地头市场低价把果实卖掉。沂水县只有3家从事果品加工的企业,加工的产品以苹果脆片为主,不仅加工形式单一,而且加工能力非常有限,这对于沂水这个果品大县来说是致命的弱点。

3.4 缺乏经纪人队伍,品牌营销力度小

农民合作社多是“空壳子”,作用发挥不力,缺少专业的果品营销团队和经纪人队伍,对市场信息获取能力不强,在销售上处于被动,坐等客商,造成销售不畅。蒙阴县、沂源县每年有专项资金用于蒙阴蜜桃、沂源苹果的推介会。与之相比,沂水县举办和参加果品展销会、推介会、博览会少,在品牌营销上力度太小,造成沂水县果品品牌知名度低,影响力小。品牌建设上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多而杂,无法形成整体合力。沂水苹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但在沂水县有恒和(图3)、暖阳河、唐王山等十几个品牌,各自为战,没有以“沂水苹果”一个区域品牌打市场,无形中内耗了品牌的影响力。

图3 “恒和”苹果商标

3.5 缺乏政策资金支持,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

除项目园区及工商资本注入农业发展的园区外,多数果园没有配齐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给果品生产、销售运输等带来诸多不便。

4 解决措施

4.1 调整苹果品种结构

作为业务部门,要在品种选择上下功夫,多引进一些优良的早中熟品种和能代替红富士系列的晚熟品种,优化沂水县苹果产业的品种结构。

4.2 抓培训强管理,进一步提升沂水果品质量档次

质量是品牌建设的生命线。沂水果业要做大做强,加强技术指导、推广新优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果品质量档次是关键(图4)。

图4 沂水县果业振兴培训班

4.3 抓配套补短板,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建议县级层面出台扶持果品加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立项审批、土地指标、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提高政策的吸引力,下大力气引进和培育一批果品龙头企业、果品冷藏库、交易批发市场,努力破解制约沂水县果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

4.4 培养营销人才,构建营销网络,加强品牌培育

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以合作社为主体,培养果品经纪人,组建营销团队。要建立果品产销信息平台,实现市场信息共享,积极采取电子商务等现代市场营销手段,不断完善苹果营销网络。坚持“内强品质、外树品牌”,突出抓好沂水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培育。要加大品牌推介力度,积极组织沂水苹果参加各级举办的果品展销会,不断提升沂水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5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

一要争取果品项目实施,打造现代果品园区,示范带动沂水县果业健康发展。二要整合水利、水保等部门项目资金,用于果品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果园生产条件。三要鼓励工商资本注入现代果品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运用好老板的“眼光”、“头脑”、“钱袋子”和“人脉”等资源,拓展果园的功能定位,提升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标准,破解销售渠道窄、路子少等难题。

猜你喜欢
沂水县果品园区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沂水油顶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夏令果品入古诗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山东省沂水县东土沟钛铁矿矿床成因浅析
多措并举依法履职 不断提高档案依法行政水平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