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授人以渔
——记运城晋夏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王科辉

2022-08-04 10:34
果农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运城果品社员

郑 科

(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王科辉,运城晋夏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运城市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运城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近年来,在王科辉的带领下,运城晋夏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坚持培训带动、服务推动、电商拉动,走出了一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的新路子,也收获了自身的发展,合作社种植基地目前拥有高标准滴灌设备果园500 亩、冷冻冷藏库10 000 多米3(近6000 吨库容)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果蔬包装车间,提供就业岗位50 多个,带动周边3000余户果蔬种植面积10 000 亩。

1 培训带动,授人以渔,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王科辉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决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领社员致富,以“合作社统一管理+果农按标生产”的模式开展优质果品的生产。通过基地果园示范操作的模式,以培育高素质农民为目的,定期邀请省、市、县农业农村局的果业专家,对社员开展优质高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增施有机肥减控化肥量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先后举办了100 多期培训班,60 多场讲座,为果农免费提供培训与技术指导,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和经营主体带头人1000 多名(图1),对合作社开展优质绿色食品的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合作社的培训经验得到了市县农业部门的高度评价。良好的培训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本社及周边农户的充分认可,不仅提高了社员的生产水平,还培养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闯市场的业务骨干和社员。

图1 高素质农民培训合影,前排左一为王科辉

2 积极推动,奋发图强,开创高端大市场

在本地建设水果交易市场:合作社于2014 年流转了20 亩农业设施用地进行水果冷库建设,同年7月完工开始销售本社成员的各种水果,截至目前累计销售社员、农户各种水果3 万吨。

在一二线城市设立直销窗口:合作社于2014 年先后在上海建立晋南水果直销中心和广州江南市场运城果业以及沈阳批发市场山西山楂、齐齐哈尔哈达市场运城水果专卖等直销窗口10 个,先后培训50 余名经纪人和代办往各地十几个水果批发市场销售各类水果。

3 服务推动,创新模式,大力提升果品优质高产

合作社建有专门的农技部,每年对果园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步骤有针对性地科学施用配方肥,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同时,对于病虫害的防控,以综合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积极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并根据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使用生产绿色食品指定农药,以达到生产高品质、安全的健康果品。

4 质量至上、诚信为本,积极打造三品一标规范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合作社果品的发展水平,合作社于2018 年完成1000 亩桃和山楂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19 年完成了3000 亩桃、山楂、葡萄、梨、枣认证为绿色食品;2020 年完成夏县葡萄和夏县板栗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2021 年完成了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和葡萄、梨、山楂的“圳品”认证工作,并积极申报了夏县葡萄、夏县板栗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合作社“关之味”“晋夏”“夏祖农耕”等品牌商标已经通过国家商标局认证,合作社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维护,还消费者一个安全放心的水果,真正体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理念。

5 电商拉动,打开销路,着力占领网络市场

合作社每年稳定收购1 万吨果品,通过20 多个地市的批发商、批发市场进行大宗果品销售,使本地果品始终处于供销两旺的局面。王科辉多次参加运城农产品交易博览会、运城果品博览会、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和上海、深圳、新疆、北京等地的大型展销会(图2),既较好地宣传了合作社的品牌,又取得了大量的水果订单。由于发展成效显著,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市级龙头企业、运城苹果品牌运营商、AAA 级信用企业、山西省百家田间学校、山西省百家名优名牌、国家级优秀示范合作社。

图2 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王科辉(右一)介绍产品

2019 年,合作社办理了海关出口检验检疫手续并注册了外贸公司,同时建立了网络信息化的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达到国际水平和采购者的质量要求,充分利用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新型营销体系,加大了外销力度,先后将夏县的农产品源源不断销往越南、柬埔寨、印度、朝鲜等国家。同时,充分利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精选优质果品,拓展高端水果市场,果品售价相比线下批发高出180%,年销量从2016 年的15 吨发展到350 吨,极大地提高了果农的经济收益。

6 技术助攻,贴近实用,不断突破技术堡垒

经过多年来的潜心钻研与深入一线的细致观察,以及对市场的深度调研,王科辉在产品冷藏销售产业链上进行了多项具有独创性的研究,研究的着眼点是技术的实用性。近年来,合作社先后培育农技推广技术员30 余名,科技示范户400 余户。在为社员生产服务上,科学施肥提升产品外观品质技术、应对不良气候条件减少产品生理损伤技术、产品采后预处理技术等,通过对社员服务进行普及后,极大地减少了果农生产环节的损失。在产品入库冷藏过程中,容器消毒技术、产品合理堆码技术规程、库温科学管控技术等的落实,使得近年来库存农产品损失率一直稳定在极小的范围内。

6.1 科学施肥提高产品外观品质

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产品外观品质不佳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山楂因氮肥使用不合理而导致的不脱绿难着色问题、葡萄因挂果量过大与营养供应不协调难着色问题等。这些外观质量有严重缺陷的农产品,不仅不能进入冷藏环节增加附加值,甚至连正常的当季销售都不能正常进行。

为了改变这个现象,王科辉以自己果园为试验基地,探索出了各种果树的科学施肥套餐,从秋季施肥,一直到萌芽肥、壮果肥、着色肥,都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进行科学调配。施肥套餐的试验推广,既使社员解除了不懂科学施肥的烦恼,简化了管理技术,也促进了产品外观品质的提升。山楂套餐肥的推广,改变了果农全生育期大量施用氮肥的习惯,对配方施肥已经形成新的共识。有社员克伦生葡萄亩留穗高达4500 穗,单穗质量750~1000克,以致成熟期串内着色不佳,通过套餐肥的推广与生产技术规程的落实,亩留穗量降下来了,施肥量增大了,产品里外着色鲜艳均匀,效益大幅度提升。

6.2 应对不良气候减少产品损失

近年来不良气候频发,冻害、日烧、暴雨、冰雹、干旱等极端气候,给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王科辉在应对不良气候方面,为社员总结推广了大量实用技术。农业生产上,将夏季超过35 ℃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会对果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轻者降低外观品质,重者失去商品价值。通过长期细致观察,王科辉发现油桃果面果点大,果面粗糙的,主要是外围长期受到阳光直射的果实。为此,王科辉在技术服务中要求社员不留梢头果,不留基部果,不留没有枝叶遮挡的果。虽然这是一项传统技术,谈不上技术上的进步,但通过王科辉的推广,至少在合作社及周边农户得到了普及,发挥出了技术在生产中的实际效益。“三分钟可以学会的技术,三年也难以推广开”,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一线技术人员身体力行、持之以恒、不遗余力的推广。作为农业技术人员,王科辉在这方面投入了比较多的精力。

2021 年9 月中旬,运城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的一次降雨过程,低温寡照、多雨高湿,给各种病害繁殖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红地球葡萄、山楂、冬枣等正处于成熟期,如果雨后抢时间采摘,必然果实带菌率较高,会导致采后或贮藏期腐烂严重。为此,王科辉要求社员雨后及时喷打符合农产品使用安全的杀菌剂,雨后达到安全间隔期后再行采摘。事后了解,落实这项技术的,采后商品率很高,而没有落实这项技术的,采后烂果率高于以往任何一年。

作为基层技术工作人员,王科辉在农业技术工作方面注重在推广、技术细节的完善。他说“技术细节决定生产成败,要让技术造福于人民群众,”

猜你喜欢
运城果品社员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让文学激扬青春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夏令果品入古诗
人民公社女社员
同劳动 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