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

2022-08-04 10:34赵晓伟刘正修刘学武
果农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蓝莓根系土壤

赵晓伟,吴 秋,刘正修,刘学武

(1费县果茶服务中心 山东费县 273400; 2费县乡村振兴局 山东费县 273400;3费县大田庄乡青云村 山东费县 273400)

蓝莓(Blueberry)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spp.)植物,为多年生灌木。全世界越橘属植物约有450 个种[1],因原产地和主栽品种源自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中国约有91 个种,28 个变种,均为野生种,主产在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2]。我国始于1983 年由吉林农业大学率先引种栽培,后相继从美国、加拿大、芬兰、德国等国引入抗寒、丰产的优良品种百余个,其中包括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等六大类型[3],逐步解决了诸如品种选择、土壤选择及不良土壤的改良、育种栽培管理技术难题等[4],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蓝莓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浆果类果树,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和防氧化、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其所含花色苷具有改善视力和保护眼睛的功效。蓝莓适应性强,耐贫瘠,病虫害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蓝莓作为一种高档保健果品,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蓝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将蓝莓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简述如下。

1 园地选择及整地

1.1 园地选择

宜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条件好、阳光充足且交通便利的平地或缓坡地建园。

1.2 土壤改良

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5%、最佳8%~12%,pH 值4.0~5.5 的土壤,反之需进行土壤改良。当土壤有机质含量<5%时,在定植前将河沙或锯末、草炭、烂树皮、松针土、大豆、牛马粪等掺入土壤中拌匀深翻。

1.3 土壤pH 值调节

土壤PH 值的调节要在栽植一年前进行,当土壤pH 值>5.6 时,应施入硫黄粉降低pH 值,当土壤pH 值<4.0 时,应施入石灰粉提高pH 值,将pH 值调至4.3~4.8 最适。

1.4 整地

建园前一年应对栽植园片实行全园深翻熟化,深度40~60 厘米,并挖好排水沟,缓坡整成平缓坡度。每亩施入发酵好的土杂肥4000~5000 千克、稻壳、秸秆、锯末、树皮、菇渣等有机废弃物3~5 米³,采用微生物菌种腐解处理15~20 天,然后旋耕耙平。

1.5 起垄

垄的方向以南北行向为宜,垄面宽0.6~0.8 米、垄底宽1.5~2.0 米、垄高0.4~0.5 米。

1.6 挖定植穴

定植穴长60 厘米、宽60 厘米、深40 厘米,穴间距为1 米。挖穴时将生土与表层土分开堆放,穴底填入粉碎的作物秸秆、牛粪等有机物,再依次回填表土和下层土。回填后浇水,使穴内土壤下渗沉实。

2 栽植管理技术

2.1 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块坡度的不同,栽植密度可适当调整,栽植株行距一般以(1.0~1.5)米×(2.0~3.0)米为宜。观光采摘园的行距一般不小于3.0 米,采用宽行窄株。

2.2 定植时期

定植时间以早春芽体未萌动为好,也可以秋冬季定植。

2.3 苗木选择与处理

选择高度30~50 厘米、有3~4 个直立健壮枝、基茎直径>0.8 厘米、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完整的苗木。栽植前2 天,将起苗时毁坏的、带有病虫害的根系在病健处留斜口修剪,以促进伤口愈合及促发新根,并使用生根壮苗剂蘸根或喷雾。

2.4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果个大、果粉厚、风味好、产量高、耐储运的优良品种,鲜食蓝莓选择以南高丛蓝莓品种为主,如奥尼尔、夏普蓝、薄雾、绿宝石、莱格西,适当选择北高丛蓝莓品种如喜来(图1)、蓝丰、都克、斯巴坦等;生产加工品种以兔眼蓝莓为主。

2.5 授粉树配置

蓝莓有半自交不孕性,需进行品种配置栽植。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自花结实率高,但配置授粉树可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兔眼蓝莓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可选用高丛蓝莓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为2~3∶1。

2.6 定植方法

定植前将营养钵苗从营养钵中取出,抖散根系,在已挖好的定植穴上再挖一个20 厘米×20 厘米的小坑,将苗移入,使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填土,同时轻提树苗,使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最后填满压实,浇透水,盖上松针、锯末、稻壳等保湿保酸。栽植深度以灌水沉实后苗木根颈部位与地面持平为宜。

2.7 栽后管理

2.7.1 浇水与覆膜定植后3~5 天浇透水,水下沉后根基部与垄面平齐,不能过深或过浅。翌年春季解冻后及时浇水、覆膜。

2.7.2 涂白栽后进行树干涂白处理并绑缚草把,以免苗木出现冻害等损伤。

2.7.3 平茬早春萌芽前,从幼苗基部将地上部剪除,使之重新发出健壮的主干和分支。

2.7.4 剪萌苗木发芽后,要及时去掉苗木下部的萌芽。

3 土肥水管理技术

3.1 土壤管理

3.1.1 土壤覆盖(1)有机物覆盖:土壤覆盖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和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 值、控制杂草丛生等作用。可利用锯末、碎松树皮、泥炭、松针、稻(花生)壳或作物秸秆等,进行全园覆盖或树盘覆盖,覆盖厚度10~15 厘米。(2)黑塑料薄膜(园艺地布)覆盖:把树冠下的枝叶、杂草、碎石清理干净,土块耙碎耙细,做成平整的里高外低的垄形,在树体两侧0.8~1.0 米处铺设黑塑料薄膜或无纺布,可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控制杂草丛生、提高地温,促进蓝莓生长(图2)。

图2 园艺地布覆盖及滴灌技术

3.1.2 果园生草采用行间生草或自然生草的土壤耕作方式。以豆科、禾本科为主,生产上推荐种植鼠茅草、早熟禾、白三叶、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或黑麦草等。土地平坦、土壤墒情好的园片,适宜用直播法,即在行间于春天的3—5 月份或秋天的9 月份采用沟播或撒播的方式播种,出苗后及时去除杂草,待其长至30 厘米时,刈割3~4 次,然后翻埋于土壤或覆盖于树盘。

3.2 施肥技术

3.2.1 需肥特点蓝莓是对肥料比较敏感的植物,施肥过多会由于土壤盐基浓度过高而伤害根系造成植株死亡,所以蓝莓对肥料的需求量不高,在土壤酸度满足的条件下,一般施入适量的K2SO4复合肥即可。

3.2.2 不同生长时期的施肥量及施肥方法栽后第一年的5—6 月份,每株追施有机肥300~500 克加K2SO4复合肥30 克,距树体中心20 厘米以外环状施入;栽后第二年施肥量为第一年的1.5~2.0 倍,分别在春季的3—4 月份和6—7 月份,株施有机肥1~2 千克加K2SO4复合肥50~100 克,距树体中心40 厘米以外环状施入。对于结果盛期的蓝莓,在花芽分化期要注意补充B、Zn、Fe、Mg、Ca 等中微量元素,以促进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期及着色期配合使用K、Ca、B、Mu 等大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以促进果实膨大及着色。采收后每亩追施腐熟好的有机肥2000~3000 千克,混加5.0 亿枯草芽孢杆菌/克的微生物菌剂50 千克,混加17-17-17 的K2SO4复合肥50 千克,以保持树体的养分平衡供应。

3.3 水分管理

3.3.1 蓝莓需水特点蓝莓为须根系,无根毛,分布浅,主要分布在40 厘米土层内,所以不耐干旱,一旦土壤水分不足,纤细的吸收根脱落,长时间不能恢复而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因此应根据土壤墒情及天气情况及时灌水。

3.3.2 不同生长时期的灌水方法幼树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促进植株生长,扩大树冠;而成年树则适当控制水分,以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春梢萌动及开花期(3—4 月),缺少水分会引起花芽分化不良、开花不整齐、坐果率降低,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果实膨大期(5—6 月)正值果实生长的第二次高峰期,此期水分供应充足,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增大果个,提高品质;果实采收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灌水,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树势恢复;秋季结合秋施基肥灌水,可促进根系生长;封冻前灌水,可显著提高蓝莓的抗逆性,使蓝莓安全越冬。

4 整形修剪技术

4.1 新植幼树的修剪

定植苗平茬后新生枝条多而旺盛,一般保留5~8个主枝,对个别强旺枝进行短截,使其多发新枝,增加枝量,扩大树冠(图3)。

图3 新植幼树的修剪

4.2 初果期树的修剪

幼龄树应及时进行摘心,疏除幼树基部的水平枝、细弱枝、过密枝,以培养树势、扩大树冠;初果期树,一般留结果枝20~30 个,其他通过摘心,培养成下一年的结果枝组,及时疏除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图4)。

图4 初果期树的修剪

4.3 盛果期树的修剪

蓝莓进入成年以后,内膛易郁闭,树冠高大。此期修剪,主要是控制树高,改善树体光照条件。修剪以疏枝为主,剪除贴地枝、细弱枝、病枝、枯枝、过密枝。直立品种去除中心干、“开天窗”,保留中庸枝结果。要及时回缩因结果而衰弱的结果枝组,促进枝条粗壮、芽体饱满。要合理负载,一般保留结果枝70~100 个(图5)。

图5 盛果期树生长状况

4.4 衰老期树的修剪

处于衰老期蓝莓树,应全面更新复壮,即紧贴地面将地上部分全部锯除,一般不留桩,若留桩最高不超过2.5 厘米。这样,由基部萌发新枝,全树更新后当年不结果,第三年产量可比未更新树提高5 倍。

5 花果管理技术

5.1 花期放蜂或人工授粉

初花期采用放置蜂箱或人工授粉,5 亩放置蜜蜂一箱或壁蜂200~300 头,也可在盛花期喷施20 毫克/升赤霉素或0.2%硼砂溶液。

5.2 疏花疏果

目的是节约养分,集中营养供应,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果实产量。以疏花为主,疏果为辅,根据树势强弱确定留果量。

6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6.1 农业防治

搞好清园工作,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僵果、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冬季深翻、涂防虫环、枝干捆绑诱虫带可集中杀灭越冬害虫;树干涂白,能预防牲畜、鼠类、野兔啃食树干,还可以减少冬春昼夜温差造成的冻害。

6.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及粘虫板;利用害虫的趋化性,悬挂含杀虫剂的糖醋罐(瓶);覆盖防虫(鸟)网等方法诱杀害虫。

6.3 生物防治

利用悬挂性引诱芯、迷向丝;根据需要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土壤施用白僵菌、园内生草助养天敌等方式进行防治。

6.4 化学防治

蓝莓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溃疡病、灰霉病、根癌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螨类、果蝇、刺蛾、天牛、金龟子等。要选用无公害植物源、生物源、矿物源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7 采收与贮藏

果实的采收期取决于果实的成熟度和采收后的用途,蓝莓成熟度的判断,可根据蓝莓果实的硬度、颜色、果实的生长期等。剔除受病虫害侵染和受机械损伤的果实,以及形状不规整、色泽不佳的过熟果、僵果等,按颜色和单果质量分级。

通常采用无毒塑料盒包装蓝莓鲜果,一般每盒果质量120 克或500 克。然后装入设计好的包装盒,预冷5~8 小时,对蓝莓果实实行≤10 ℃的冷链运输,采用冷藏保鲜或气调贮藏保鲜的方式,保持0~1℃的温度贮藏或速冻后贮藏在<-18 ℃。

猜你喜欢
蓝莓根系土壤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土壤
蓝莓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土壤的平行宇宙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