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树木园2013-2019年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2022-08-08 06:25唐小诚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蓄积量蓄积桉树

唐小诚

(广西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南宁 530031)

森林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1]。近年来,如何确保森林资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林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森林资源经营对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维护陆地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发展林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是科学制定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依据[4]。南宁树木园是一个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森林旅游、种苗绿化、土地开发等多元产业发展的国有林场。研究南宁树木园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可为“十四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南宁树木园概况

南宁树木园(园外)位于东经106°17′~111°33′,北纬21°50′~24°19′之间,林地主要分布于南宁市、梧州市及百色市,面积3.056万公顷,东西跨度长约535 km,南北跨度宽约290 km。海拔80~220 m,相对高度30~140 m,属低丘陵,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年均气温21.6 ℃,年均降水量1 340 mm,年均降霜期5 d。4-9月为雨季,相对湿度65%~80%。原生植被残存不多,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树种为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桉类、相思、荷木、油茶和竹类等。天然植被主要有灌木和草本类[5]。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园外)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数据为基础,调查因子包括树种结构、森林类别、地类、树种、龄组、面积、蓄积等,经对比分析得出2013-2019年林地变化情况,主要为林地面积、森林主要树种(组)面积蓄积、森林质量(乔木混交比例、乔木林用材林单位蓄积量)变化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地面积变化

由表1可知,2013-2019年,南宁树木园土地总面积、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均有增加,2019年林地面积较2013年增加了773.41 hm2,提高5.4%。其中森林面积从2013年的12 048.4 hm2扩大至14 967.73 hm2,森林覆盖率从84%上升至99%。

表1 2013-2019年林地面积变化动态

2.2 森林主要树种(组)面积蓄积变化

表2显示,6 a间全园森林面积净增加了2 919.33 hm2,净增加率24.23%;活立木总蓄积为31.81万立方米,净增率为32.07%。除经济灌木减少11.85 hm2外,杉木、竹子、松树、桉树、阔叶树面积均有所增加,桉树面积增加量最高,为1 873.75 hm2,杉木、竹子、松树、阔叶树面积分别增加了370.94、16.59、283.4、386.5 hm2。森林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近年南宁树木园持续收购园外林地,使无立木林地的造林面积增加。活立木总蓄积增加了31.81万立方米,其中速生桉、松类、一般阔叶树和杉木类分别增加了24.74万、4.07万、2.62万、0.38万立方米。

速生桉蓄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为近年收购林地的增加,收购林地的主要优势树种为桉树,其龄组逐渐向成熟林转化,导致成过熟林面积比例较大;马尾松、一般阔叶树蓄积的增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本次区划边界的调整,人为将其面积扩大;二是近几年马尾松、一般阔叶树的采伐较少,随着林木的生长蓄积量不断增加,2013年杉木均未成林,无蓄积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使杉木蓄积量增加。

表2 2013-2019年全园主要树种(组)面积及蓄积变化

2.3 森林质量变化

2.3.1 乔木林混交比变化 2013-2019年6 a间,乔木纯林增加了2 560.91 hm2,提高21.4%;混交林面积扩大353.58 hm2,增加了1 531.1%(表3)。速生桉树纯林面积扩大明显,原因为近年收购林地基本为桉树纯林。一般阔混交林增幅最大为336.61 hm2,净增3 300.1%,原因是部分杂木林前期错划成纯林,本期已纠正。

表3 2013-2019年全园乔木林混交比变化

2.3.2 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

(1)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

由表4可知,全场乔木林(林地范围)单位面积蓄积量由2013年的82.6 m3·hm-2提升至2019年87.8 m3·hm-2,提高了6.3%;桉树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最小,其他树种各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均超过10%。其中变化最大的为一般阔叶树,单位面积蓄积量净增率为88.45%,其次为松类44.71%。杉木、松类以及一般阔叶树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是由于龄组增大的影响;而桉树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的原因主要为使用桉树优良品系栽培与培育技术的提高。

表4 2013-2019年全园乔木林主要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

(2)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

表5为各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由2013年的82.6 m3·hm-2提高至2019年的87.9 m3·hm-2,提高了5.3 m3·hm-2,其中松类与一般阔叶树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量较大,分别增加了36.8 m3·hm-2和31.7 m3·hm-2。2013-2019年不同树种林各个龄组的单位面积蓄积变化量存在差异,松类各龄组单产均有所提高,而速生桉类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单产呈下降趋势。

表5 2013-2019年全园乔木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 单位:m3·hm-2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综上可知,南宁树木园可利用的森林资源较丰富,林木资源质量较高,为人造板、制浆造纸等林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3-2019年南宁树木园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均增加,森林覆盖率从84%上升至99%,活立木总蓄积净增率为32.07%。2019年乔木林纯林增加了21.4%;混交林面积较2013年提高1531.1%。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了6.3%,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5.3 m3·hm-2。目前,南宁树木园存在树种结构较单一,龄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为了保持森林资源持续健康发展,应合理调整森林的树种结构、龄组结构,提高森林质量。

3.2 讨论

2013-2019年6 a间,南宁树木园的森林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森林面积、蓄积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广西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显著的综合效益。目前,南宁树木园森林资源增长还有很大潜力,可以预见,通过调整树种结构、龄组结构等,森林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公园可结合实际情况与广西林业发展定位,优化林地结构,强化管理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

(1)优化林地结构,实行科学经营

南宁树木园林地总体质量好,适合集约经营发展桉树、松树、珍贵树种等速生和特色经济林,实行多树种、多目标培育,改善森林结构和林产品构成。另外,适当延长桉树培育周期至6~8 a,培育中大径材,在提高林地产出率的同时,减少林地的频繁耕作,可有效提高森林生态效益,促进森林经营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2)提高林地信息管理水平

近几年,林场坚持每年更新数据,且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应严格加强对采伐、造林更新、征占用等专题进行分类,最终汇总到数据库,为各级林业决策部门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3)强化抚育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南宁树木园应进一步树立多功能林业的先进理念,摒弃传统粗放的林地经营方式,提倡采用森林生态作业技术,实行环境友好型的劈草、除草方式,减少林地土壤扰动,避免或减少水土流失。在林地范围内未进行人工开发的部分,尤其是在沟谷地段,尽量保持原生树种,恢复天然阔叶林,提升林地生态效益;开展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此外,应加强推进森林经营标准化建设,对种苗、整地、造林、抚育、采伐各个阶段实行规范经营,全面提高森林生长量。

猜你喜欢
蓄积量蓄积桉树
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海伦市护林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
孙吴县沿江林场资源结构及特点
新开道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
浅谈黑龙江省逊克县新立林场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