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调查

2022-08-08 06:25蔡建军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种数重点保护秦岭

蔡建军

(凤县林业局,陕西 凤县 721700)

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西端南坡、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秦岭国家公园西段外围,地理位置典型,小气候生境独特,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2002年始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尚未组织开展本底资源调查,尤其对种子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缺乏专项调查。本研究采取野外样带、样线调查相结合,标本采集、拍照、鉴定相配套的方法,对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种群数量及其分布与生长环境进行调查汇总分析,并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濒危状况特别关注,以期给保护区植物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保护区概况

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秦岭西段南坡的凤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6°28′~106°48′、北纬33°41′~33°43′,是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支脉之一,海拔1 250~2 610 m,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 ℃。植被属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夏绿阔叶林带,以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桦木林为主。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性特点,植被类型复杂多样,而且随海拔高度变化呈现一定的垂直梯度分布,是秦岭西部的代表地段。

2 调查方法

对保护区麻峪河、瓦店子、瓦房坝、熊家梁、箭锋垭、白崖河、紫柏山等多处不同的森林植物群落,选取典型代表性地段,设置样带、样线调查。调查的群落主要有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常绿灌丛、落叶灌丛、竹林、亚高山草甸等。样带主要选取代表性的地段,兼顾不同生境、不同种群密度设置,或对连片分布面积较小、呈条带状分布的物种设置,样带长度500~1 000 m,带宽5~10 m。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并结合多年保护区所采集的植物标本(保存在紫柏山保护区标本室)资料,借助有关资料、工具书对现场采集的标本、拍摄的照片进行鉴定、整理、完善,汇总分析编制保护区植物名录。

3 调查结果

3.1 种子植物种类及组成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有125科547属1 302种。草本植物极为丰富,约782种(含种下分类等级),木本植物520种,分别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60.0%和40.0%,木本植物中乔木128种、灌木319种、藤本73种。裸子植物6科12属18种,占保护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1.4%;被子植物119科535属1 28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09科445属1 106种、占保护区种子植物总种数84.9%,单子叶植物10科90属178种、占保护区总种数13.7%(表1)。

表1 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

3.2 种子植物科的组成

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及其各科所含种数排序如表2,可看出该保护区菊科植物属数、种数最多,蔷薇科、禾本科、豆科种数也较多;含30种以上的科有10科,含20~30种者有5科,含10~20种者有27科,含10种以下者有83科,尤其是1种1属者25科。

3.3 种子植物科内属的组成

秦岭是种子植物区系发展演化的重要历史平台,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各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繁衍,表现在科内所含属数的情况差异较大,其中含10属以上的科有13科,仅占总科数的10.6%,但它们所含属数高达264属,占总属数48.8%,在该区的种子植物区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如菊科(Compositae,47属),禾本科(Gramineae,38属)、豆科(Leguminosae,26属)、蔷薇科(Rosaceae,23属)、唇形科(Labiatae,21)、伞形科(Umbelliferae,19属)、兰科(Orchidaceae,18属)、百合科(Liliaceae,16属)、毛茛科(Ranunculaceae,12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12属)、石竹科(Caryophyllaceae,11属)、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11属)、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10属)。含5~9属的科有16科,占总科数的13.0%,共含99属,占总属数的18.2%。其中含8属的科有荨麻科(Urticaceae)、莎草科(Cyperaceae);含7属的科有蓼科(Polygon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含2~4属的科有48个,占总科数的39.0%,这些科含134属, 占总属数的24.6%, 在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含1属的科有48科,占总科数的37.4%,共含48属,占总属数的8.4%,虽然它们在该区种子植物区系中不占重要地位,但多为古老的木本科属或为亚热带和热带的广布属在本区的残遗,如红豆杉科(Taxaceae)、领春木科(Eupteleaceae)、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紫金牛科(Myrsinaceae)、透骨草科(Phrymataceae)等。

表2 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属、种数

续表2

3.4 种子植物科内种的组成

科内种的组成与科内属的组成大致类似。含30种以上的科依次为:菊科(Compositae,127种)、蔷薇科(Rosaceae,102种)、禾本科(Gramineae,56种)、豆科(Leguminosae,44种)、唇形科(Labiatea,44种)、百合科(Liliaceae,42种)、伞形科(Umbelliferae,41种)、毛茛科(Ranunculaceae,36种)、莎草科(Cyperaceae,36种)、忍冬科(Caprifoliaceae,34种)等10科,占总科数百分比仅为8.1%,但所含种数竟高达564种,占总种数的43.4%,在紫柏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中明显居于优势地位。含20~29种的科有5科,占总科数4.1%,共含118种,占总种数9.1%,在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中仍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含10~19种的科有27科,占总科数22.0%,共含361种,占总种数27.8%;3~9种的科有43科,占总科数35.0%,共含204种,占总种数15.7%;1~2种科数40科,占总科数30.9%,共含55种,占总种数的4.1%

3.5 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植物

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9月7日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统计,紫柏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1种(表3),隶属9科11属,占陕西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种数的38.7%。另外,从濒危状况来看,有渐危5种,近危、易危、濒危各2种;从保护级别而言,本区一级保护者2种,二级保护者9种,保护植物在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见图1。

图1 紫柏山自然保护区珍惜濒危植物分布图

依据2009年12月21日《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修订)统计,保护区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共有13种,隶属12科13属,占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7.3%,其中渐危种6种,稀有种5种,履约物种2种(表4)。

4 结论

4.1 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

调查显示,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25科547属1 302种。被子植物种的数量占种子植物总数的98.6%,以绝对优势占据主导地位。裸子植物种的数量仅占种子植物总数1.4%,但松属、冷杉属、云杉属等是本区中高海拔生态系统的主要维持者。

4.2 保护区分布有较大数量的珍稀濒危种子植物

调查发现,保护区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chinensis)、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var.mairei)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水青树(Tetracentronsinensis)、大叶榉(Zelkovaschneideriana)、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杜鹃兰(Cremastramitrata)、野大豆(Glycinesoja)、天麻(Gastrodiaelata)、庙台槭(Acermiaotaiense)9种。陕西省地方保护植物有秦岭藤(Biondiachinensis)、无须藤(Hosieasinensis)、延龄草(Trilliumtschonoskii)、银鹊树(Tapisciasinensis)、串果藤(Sinofranchetiachinensis)、星叶草(Circaeasteragrestis)、秦岭黄芪(Astraglaushenryi)、白芨(Bletillastriata)、羊耳蒜(Liparisjaponica)、白辛树(Pterostyraxpsilophylla)、羽叶丁香(Syringapinnatifolia)、山白树(Sinowilsoniahenryi)、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13种。

表4 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4.3 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特征

保护区地处秦岭西端南麓,从种子植物科属分布上,表现出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特征。其分布的种子植物区系和秦岭南坡其他地区相比,本区几乎不存在典型的亚热带成分。亚热带科、属中较为耐寒的树种在本区延伸的有壳斗科短柄枹栎(Quercusglanduliferavar.brevipetiolata)、巴东栎(Q.engleriana)、桑科的珍珠莲(Ficussarmentosa)、桑寄生科的栗寄生属(Korthalsella)、省沽油科的银鹊树、野茉莉科的白辛树等。

猜你喜欢
种数重点保护秦岭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
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初步研究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1日修订)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武威职业学院校园及周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我国儿童读物量化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重点保护
在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