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研读:认知、认同、践行

2022-08-08 02:30马之军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核心素养

马之军

摘 要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总结、借鉴、继承、完善等一系列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性规划与设计的。我们在研读的过程中,需要在认知上准确把握和理解课标的含义、结构与具体要求,在思想轉变上高度认可课标的理论价值、设计核心与实现路径,在教学实践与个人行动上灵活而有效地推动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堂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课标目标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共由“前言、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这七个部分构成,其中课程目标包含“学科核心素养、总目标与学段要求”三个小部分,新增核心素养内涵部分。一线语文教师在研读与践行中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变化,从而在研读、思考、运用、强化、总结的过程中,不断认知、认同、践行新课程的目标要求。

认知是人们通过心理活动获取、应用、加工信息的过程。一线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知也属于信息的深度加工过程。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通过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学习状态,实现这个理想学习状态首先需要认知、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目标的含义与定位。

1.认知语文课程目标的含义与特征

目标是指我们对所要参与活动的主观预期与设想,是在人脑中形成的某种主观意识形态,目标具有主观性、方向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它可以支配与牵涉我们的行为,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语文课程目标是我们评价实效的找准标尺,支撑教学活动的坚实根基,把握教学方向的系统导航。

纵观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是建构语文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我们的教学活动是通过目标来规划语文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明晰学业质量要求,遵循课程实施建议,进而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定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教育事业也要紧跟时代发展之需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关键性品质与能力,于是核心素养融入各学科教学标准便日趋重要。核心素养是什么,表1标记出了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内涵的主要内容。简言之就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维系我们生活、学习、生存的关键性素养。核心素养可以语文运用为基础,“直连”所有语文教学活动。一节课毕竟时间有限,关键能力的培育可有效避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旁逸斜出”的内容,压缩与删除无效讲解内容,方可纾解“少慢差费”的现实难题。

从一线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意识并不强,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比如使用“学习任务”培育“核心素养”运用得不到位,有时既落实不到“少数有用”,也落实不到“学生”身上;在学习任务中,教师表现得过于强势,留给学生持久、深入思考与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比如设置的学习任务挑战性不强,甚至变为简单知识、浅显技能的掌握,难以“刺激”学生去探究、创造;比如学习任务没有“成果意识”,师生、生生之间问答、讨论、头脑风暴一番之后,没有及时概括、提炼与反思,学生很难收获一个“可见可测”的学习成果。

2.认知语文课程目标的层次和结构

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设置由“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要求”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从思维、审美等四个方面阐释了核心素养的内涵。第一段直接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目标。”该段话主要强调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第二部分从9个方面明确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重点关注了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知,初步把握语文文字运用的规律,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现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部分关注到不同学段之间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阶段性等特征,在学段要求上设置了学段之间的衔接与缓冲空间;从阅读到“阅读与鉴赏”扩大了阅读的内涵,从“口语交际”到“表达与交流”明确了学习目标的具体程度,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读与践行的。

3.认知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与要求

英国斯宾塞最早提出课程(Curriculum)的概念,我国虽在唐宋时期已经产生“课程”这个词,但其实际词义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理解相差甚远。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常常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混淆:三维目标本来是课程目标,旨在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但教师常将其视为教学目标,因此认知语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联与要求就显得十分重要。应试难题与学生的负担过重仍然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从根本上、从课程与教材角度去破解核心素养的培育,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做到“眼中有人”,不能紧盯学生的考试分数与错题、难题、怪题。要紧扣核心素养关键性能力与品质所描绘的理想“画像”,学科协同培育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每门课程各自的育人功能不同,只有每个学科达到了目标期待的理想境界,我们共同完成这个“画像”最终才会变为现实。语文教师要与其他各学科教师一道,思考与明确本课程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超越学科界限、超越教材篇目,做到“眼中有人”祛除“唯分数”带来的弊端,善于在语文学科活动中捕捉学科育人的因素,真正使语文课程目标落地生根。

语文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方向的指南,也是语文教学品质提升与教学评价的判定标尺,一线语文教师需要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对语文课程目标及其育人思想的认同是实现语文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之一。

1.认同语文课程目标的理论价值

新课标中的语文课程目标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这是经过长期语文课程实践提炼出来的重要理论成果,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发展,凝练出四个语文核心素养,并将其渗透在课程目标中。

上海外國语大学梅德明教授指出:有效的教学不是要求我们追求“难度”,而是要在课程架构的范围之内为学生提供更有温情的“适度”。他还借用”百足虫“的故事告诫我们要力争做到知行合一。故事的大意是说,有一种百足虫,它知道用100只脚怎么走路,却在听了理论课之后,却不知道是先迈第25只脚,还是先迈第67只脚,才能走得更快。最后,百足虫因理论的影响而不会走路了。他还谈到了“三条鱼”的故事,话说水里有2条小鱼和一条老鱼,老鱼问小鱼:“你觉得水深有多少?”小鱼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问另一条小鱼:“水是什么?”……梅德明教授的小故事却暗含了知识和生活脱节的现象。很多语文教师在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沼,不能认同或不会灵活运用理论学习的价值,最后误解了核心素养的程序和模式。

2.认同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核心

新课标中课程目标提出的关键词有“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语文价值”等,相比于2011课标,从课程目标设计上有了显著的升华与改造。新课标对课程目标描述中指出具体目标之一是“获得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更多的是指对语文知识、修辞、概念等知识以及思想情感、学习习惯、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的掌握。

新课标强调要逐步认识语文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建立文化自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错误,不在于知识的讲授,而在于偏重机械性的知识记忆,各类卷山题海式战术禁锢了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和运用,被迫成为知识的奴隶。

3.认同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线语文教师要勤钻研、深探究,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探寻课程目标的实现路径,深刻认知语文学科育人的独特价值。据统计,义务教育阶段共计9522个学时,“课程目标”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巧妙转化为“课堂目标”。一线语文教师对于一节课目标的设计在考虑学段、学情、教材等多种因素之外,还要及时关注新课标中的要求及变化,充分发挥个人才智,让学生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中,获得更多搏击未来的希望与力量,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厚重且有力量。

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线语文教师在研读与践行中将“课程大目标”转变为“课堂小目标”。践行是指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实质上就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与要求来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1.设计中嵌入语文课程目标基因

新课标中有精确到学段、字数、速度、总量等高度概括、统一性的目标评价词语描述,也有一些带“左右”“多角度”“不少于”“有一定”等模糊性的目标性内容。因此,一线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标新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制定与预设适合本班学情的学习目标,从而实现从“大目标”到“小目标”的价值转换。新课标倡导一线教师要系统化推进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在课程的整体性设计上整合不少于10%课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加强各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与融通,强化学科实践,注重情境教学,课程目标就是要通过这些课程的主题要素并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教学设计中必须嵌入语文课程目标的基因,将语文课程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可实现化。

2.实施中融入语文课程目标要素

新课标特别重视核心素养培育,语文教学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有效融入课程目标要素。学生需要获得的素养会有很多,但关键性的核心素养却只有几种,语文课堂教学也要以语文的视角,引导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家国情怀。

从语文教学大纲到现在的新课标,表3梳理了新课标几处重要的变化,对一线教师如何评价指引了方向。凡学生不可学的内容,不教;凡学生不会做的内容,不教;凡学生不可评的内容,不教……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需紧扣目标,逐渐转变为“清晰、有序、可评测”的语文学习活动。倘若创设的学习任务不可评价,不教;参考答案不清晰,不教;学习结果无法测试,不教。教给学生的一定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性品格与能力。

语文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复习检查、导入新课、讲授、练习巩固、拓展延伸、小结这六个主要环节。语文课堂教学要有目标意识,讲授环节要渗透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要求,尽量减少课堂上的随意讲解或无目性的讲解。比如,在练习环节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强化对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提升;小结环节我们可以借学习成果的有效度来检测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度。

3.评价中渗透语文课程目标意识

课程目标是“教、学、评”活动的行动依据与参考坐标,是一线语文教师语文教学任务评价的标尺与准绳。新课标呼唤语文教学要追求“可见可评可测”的学习成果。语文课程的评价长期以来相对模糊,难以客观化,而用“学习任务”培育“核心素养”或许能改进这一缺点。因为“核心素养”不仅是所有教学活动“应指向”的最高、最终目标,而且它还努力体现其“能指向”的特征。也就是说,能培育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应该是“可见可测”的。新课标提醒我们要把教学目标中“培养”“理解”“养成”“提高”等相对朦胧的“目标动词”转化成“能写出”“达到”“完成”等一系列语言运用能力。在一线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学习任务”目标与“评价标准”放在一起,并用“评价”调整“目标”,把难以评价的目标尽量换作能评价的目标。简言之,就是“评价先行”,用评价引导教学。

例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教材编写导语部分指出“默读”是单元学习的重点,有了可测可评价的标准,模糊性的课程目标就具有了可操作性。我们可以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与鉴赏”部分第一条中的说明,把课标与教材中的目标进行对比。有的放矢指导与评价学习默读,从而避免含糊不清的评价。

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教学评价,语文课堂教学、课内外作业、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各类评价,必须以语文课程目标为基点有效展开。对日常考试诊断评价,要关注和研究试题与课标的一致性,即做到试卷在语文课程目标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考试真正监测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准确认知新课标的含义与定位、认同其思想与实质并将其理念与要求实施到位,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的理论指导意义与教育实践价值。认真领会课标精神,尽快实现课堂教学转型,把握课标目标表述的深刻内涵,认真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转变角色,不仅做一个课程实施者,还要善于做一个课程开发者、建设者;创造性地开发教材的课程内容,探索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真正让课程目标落实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上。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名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AH2019225)暨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KZ2204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通联:安徽阜南县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改变课堂从目标制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