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

2022-08-12 05:53于文蓁李晓尘曾少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核酸肺炎统计学

于文蓁 李晓尘 曾少林 王 涛 赵 东 胡 克 袁 伟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湖北 武汉 430060;2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 江西 新余 338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所致的新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已形成全球大流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我国研究人员在疾病流行初期总结了该病的临床特征[1,2],发现发热、干咳和乏力是早期COVID-19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2];SARS-CoV-2感染的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2,3]。同时,在粪便及尿液中可分离到SARS-CoV-2,并存在由患者排泄物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的风险[2,3]。本文分析以消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相关临床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3月30日间入住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以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出院COVID-19患者638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92例,女性346例;年龄16~97岁,中位年龄为58岁。本研究方案得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同意(批件号:WDRY 2020-K019)。

1.2 诊断标准本文中的诊断标准、临床分型以及出院标准均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2]。

1.3 检测方法

1.3.1 SARS-CoV-2核酸检测 患者的鼻咽拭子和肛门拭子均由受正规培训的技术人员采集,将标本存放在病毒保存液中送检。以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RCR)检测SARS-CoV-2核酸开放阅读框1ab(ORF1ab)和核衣壳蛋白(N),试剂盒由上海捷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2 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 以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SARS-CoV-2抗体IgG和IgM。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产品,试剂盒由深圳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两种抗体均以>10.0 AU/mL为阳性界值。

1.4 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通过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3月30日间638例入住COVID-19定点医院、出院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首发症状、基础性疾病、主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核酸检测结果、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后转归等资料。本文中消化系统症状是根据患者现病史记录的“腹痛、腹泻”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存在或不存在发热、伴或不伴干咳、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连续变量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以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首发症状患者的首发症状见表1。638例COVID-19患者的首发症状中,以发热最为常见。其中,87例(13.6%)存在明显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以腹泻最多(67.8%),且该组65.5%患者合并咳嗽;无消化系统症状者551例,占86.4%。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发热、咳痰、胸痛、胸闷以及呼吸困难占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消化系症状明显组的年龄相对更轻,而峰值体温更高。

表1 638例新型冠状肺炎患者首发症状及基础性疾病比较

2.2 基础性疾病比较无论消化系统症状明显或不明显的COVID-19患者,均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包括慢性气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乙型肝炎、恶性肿瘤以及慢性肾脏疾病,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2。消化系症状明显组与不明显的COVID-19患者相比较,绝大多数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圴无统计学意义,仅消化系症状明显组的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比例更高,而超敏肌钙蛋白I值在消化系症状不明显组更高。胸部CT影像学方面,二组表现无明显差异,在早期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磨玻璃样阴影,重型患者的病灶可在较短时间内进展。

表2 638例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2.4 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比较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见表3。在疾病严重程度、死亡病例数、核酸阴转时间以及特异性抗体产生率等方面比较,存在与不存在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差异均无显著性。

表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比较[例/M(P25,P75)]

3 讨论

3.1 COVID-19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普通型COVID-19患者在病初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但一些患者症状并不典型。有研究显示,4.5%的患者未发生肺炎[2]。另一研究表明,17.9%非严重患者、2.9%严重患者未发现影像学或CT异常[4]。放射学异常甚至可出现在无症状患者中[5]。

发热、咳嗽并非COVID-19唯一首发症状,非呼吸系症状可为突出表现,部分患者表现出明显消化系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纳差等。Chen等[6]对疫情早期99例COVID-19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多数患者在入院时有发热或咳嗽,但有2%出现腹泻,1%存在恶心和呕吐。Guan等[4]分析了1 099例COVID-19患者的资料,发现3.7%有腹泻症状,呕吐占5.0%。来自美国和越南的个案报道都描述患者存在腹泻、恶心等消化系症状[7,8]。

3.2 以消化系症状为主和以呼吸系症状为主的COVID-19的临床特征相类似为了解以消化系症状为突出表现COVID-19的临床特征,我们对638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了分析,发现:(1)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多数伴呼吸道症状。不少患者具有非呼吸系统症状,以消化系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病例占13.6%。(2)存在与不存在消化系统症状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情经过相似,重症与危重症占比分别为46.5%和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8);病死率分别为7.4%与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数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正常,部分减低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严重者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大多数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以及D-二聚体升高。消化系症状明显组白细胞低于4.0×109/L的比例更高,而超敏肌钙蛋白I在消化系症状不明显组更高。(4)CT早期均表现为多发片状、斑片状磨玻璃影,以外带分布为主,随着病情进展,肺内病灶逐渐增多并融合。(5)鼻咽拭子核酸阴转时间以及特异性抗体产生方面,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3 COVID-19患者粪便可检测出病毒核酸我们的队列研究中,虽然仅有部分患者进行了肛拭核酸检测,但发现存在与不存在消化系症状者,肛拭均可检测出病毒核酸。这与Guan等[4]总结的我国COVID-19患者特征相似,他们的资料显示部分确诊病例的肛拭检测SARS-CoV-2核酸阳性。

对于COVID-19患者为什么出现以消化系为主症状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发现冠状病毒家族普遍存在嗜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特性。SARS-CoV-2与SARS冠状病毒相似,可能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ACE-2)受体感染人体细胞[9]。ACE-2受体不仅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表达,也在食管、回肠和结肠上皮中高表达;ACE-2改变可影响肠道中某些氨基酸转运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调控肠道微生物组成,从而引起肠道炎症和腹泻[10]。

3.4 本研究结果对临床管控工作的启示(1)首诊医务人员必须充分重视COVID-19患者的不典型症状和非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发热门诊和体温监测点的工作人员,以减少误诊误治,尤其是湖北省以外地区和COVID-19病例数较少地区。(2)以腹泻等消化系症状为首发的COVID-19患者,可能首诊消化科或肠道门诊,这既增加误诊误治风险,也明显增加传播风险和防控难度。(3)要加强对新冠肺炎患者呕吐物和粪便等污物的处理,减少医护人员及保洁人员的感染几率。(4)要充分重视接触传播在COVID-19传染中的作用,强调勤洗手、使用公筷和分餐制。对于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要避免与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以减少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风险。(5)对具有明显消化系症状的COVID-19患者,宜加强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

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资料中仅部分患者进行了肛拭核酸检测,且未进行全程动态检测,因而不清楚COVID-19患者粪便排毒的整体情况、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进而影响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综上所述,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症状是部分COVID-19的首发表现,虽然临床特征及病情经过与无明显消化系症状的患者相似,但增加了该病通过消化道及接触传播的风险,也增加了对此类患者的护理要求和院感控制难度。

猜你喜欢
核酸肺炎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须知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统计学方法规范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来势汹汹的肺炎
核酸检测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My Her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