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农机具购买、维修、存放中的难题与对策

2022-08-15 07:33张红梅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8期
关键词:牡丹区零配件购机

张红梅

(菏泽市牡丹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山东 荷泽 274000)

0 引言

菏泽市牡丹区自2005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随着补贴资金额度的逐年递升、宣传力度逐渐加大,有效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快速增加。截至2021年底,农机总动力125.3万kW,拖拉机11 58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 856台,各类配套农机具2.8万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3 638台、玉米联合收获机2 663台、深松机538台、免耕播种机1 971台。伴随农机具数量的增加,大中型农机具的购买、维修、存放中的难题也凸显出来。

1 大中型农机具购买中的难题

大中型农机具购买中的难题主要是机具价格高、补贴资金额度不足、经济效益不稳定及农民对新机具认识不足。

1.1 大中型农机具价格较高,农民购买压力大

农民购机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和经济效益,大中型农机具普遍价格较高,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购机压力较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求农民购机时要全额购机,先垫付国家补贴资金,待补贴手续完成后再退还给机手,购机时需要缴纳的购机款额度较大。以2021年为例,喂入量8 kg·s-1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购机时需要缴纳机具全款,平均金额16万元左右,国家补贴3.867万元,补贴后价格12万元左右;四行玉米联合收获机购机时需要缴纳机具全款,平均金额21.5万元左右,国家补贴5.35万元,补贴后价格16万元左右;147 kW(200马力)四驱拖拉机购机时需要缴纳机具全款,平均约为21.7万元,补贴5.579万元,补贴后价格16.2万元左右,并且拖拉机只能作为动力,必须同时购置配套的农机具才能进行农机作业,如深松机、播种机、还田机、旋耕机等,这又是一大笔投资。例如,山东某农机企业生产的4+2模式的6行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价格约8万元,2+4+2模式的8行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价格约13.5万元,对于收入普遍较低的农民来说一次性拿出十几万元、二十几万元甚至三十几万元现款购机,有很大难度。2021年牡丹区获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 134万元,根据年底农民实际申报的购机数量统计,共需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 000余万元,存在2 000余万元的补贴资金缺口,缺口比例达到50%,补贴资金额度不能满足农民购机需求。菏泽农商银行推出的专项农机贷款可以给机手提供部分贷款,最高贷款额度是农机具总额的70%,最高可贷款2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7.2%,因为利率较高,机手不愿承担高额利息,即使能够贷款,对于机手来说购机成本依然偏高。

1.2 农机作业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效益不稳定

机手购置农机的目的是开展跨区作业,进行社会化服务,为没有农机具的农民进行农机作业服务获取经济效益。机手进行农机作业的经济效益受机手对机械操作及维修保养的技术水平、能否及时找到合适的作业区、燃油价格、天气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机手购置农机具投资成本回收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需要3年左右,特殊情况需要3~5年,以2021年秋季为例,牡丹区降雨量较大,玉米联合收获机不能进地,一个季节不能作业,严重影响机手收入,购机投资成本回收则需要更长时间。

1.3 农民对新型农机具认识不足,购买意愿低

每一种新型农机具、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从引进示范到普遍应用,都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农民认识的提高、机手操作技术的提升都需要长期过程,在实践中逐步推广应用。牡丹区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施肥播种机、秸秆还田机、保护性耕作技术等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都经历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2022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充分利用玉米的高位作物边行优势,扩大大豆的低位作物生长空间,实现高低两种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年际间交替轮作,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增产增收优势。这是一项新的种植技术模式,落实到具体生产过程中需要配套一系列新的农业机械,播种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机,植保时需购置使用“一喷施两防治”复合种植专用一体化喷杆喷雾机,收获时在目前农村拥有大量四行玉米收获机的情况下还需要重复购置两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在农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不愿意购机,新型农机具的购置推广都有一定难度。

2 大中型农机具维修中的难题

农机具规范正确的维修保养是延长机械寿命、排除机械故障、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牡丹区原有农机维修网点104个,维修人员160余人,2021年底调查统计的结果为:正常运营的农机维修网点仅有20个,维修人员30余人,维修网点、维修人员大幅减少。牡丹区农机具维修方面存在的难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2.1 农机维修网点简陋,分布不均匀

农机维修网点普遍只有一间维修门市,零配件、维修设备、检测仪器、工具等随意摆放,经营场地简陋,部分甚至露天维修。农机维修网点资金短缺,维修设备简单,维修手段单一,缺乏必要的检测维修设备,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零配件更换、保养、散热器维修、轮胎修补、电气焊修理等维修工作,不能进行针对性强的精准维修,如电脑查询电路故障、机具平衡、油泵校验、电喷发动机维修等。维修网点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乡镇、主要公路等距农田较远,农忙季节机械在田间出现故障时转运困难,维修时间较长,影响机手收入。

2.2 维修人员业务素质偏低,服务能力弱

大部分从业人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年龄偏大,因工作环境差、经济收入低,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机维修工作。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由师傅口传身授,单纯就某种故障该怎么处理死记硬背,没有经过专业维修技术的系统培训,不能根据农机具不断更新换代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技术更新,不懂机械构造和机械原理,维修技能普遍较低,不懂维修操作规范,不了解质量标准,在农机故障诊断、排除、旧件修复等方面技术水平不高,维修凭经验处理,维修质量无法保障,维修成本较高,农忙季节由于维修质量差、不及时而贻误农时,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满足不了现实需要。

2.3 维修技术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近几年,牡丹区农机装备水平、农机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大型四驱拖拉机、玉米籽粒收获机、青储收获机、气吸式播种机、卫星导航定位装置、主要参数实时采集仪器等机具设备相继投入生产应用,而农机维修技术没有同步跟进,没有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故障诊断仪器简陋、老旧,修理工艺落后,难以完成新型农机装备的维修工作。

2.4 农机零配件缺乏监督检验,质量良莠不齐

农业机械在三包期内的质量问题、故障维修由机械生产企业负责,零配件由厂家提供,质量基本有保障;三包期后的维修及零配件购买由机手个人负责,个体农机维修网点提供的维修服务及零配件占农机维修、零配件总量的70%以上,农机维修网点进货渠道比较混乱,没有有效的监督检验,农机维修季节性强,农忙季节才营业,管理难度大,致使农机零配件质量无法保障,劣质零配件有可能流入市场,存在安全隐患,损害机手的切身权益。

3 大中型农机具存放中的难题

农机具使用季节性强,使用时间短,存放时间长,大中型农机具存放有集中存放和分散存放两种方式,但都存在一些问题。

3.1 农机合作社社员的农机具集中存放不规范

目前,牡丹区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96家,其中基本能发挥作用的有50余家。一般每家合作社大概有拖拉机、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大中型农机具15台左右。大型农机合作社如建业农机合作社有拖拉机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4台等大中型农机具及其他配套农具;天慧农机合作社有拖拉机1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等大中型农机具及其他配套农具。农机合作社社员的大中型农机具主要在合作社的车库中集中存放,小型配套农机具多分散存放,牡丹区集中存放的大中型农机具有1 400台左右,占大中型农机具总量的11%左右,这些合作社规模有大小之别,有些是规范性农机合作社,有些是普通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标准、车库没有统一模式,有些合作社占地面积小,地面没有硬化,雨天漏雨,刮风透风,农机具停放混乱,油料、配件、维修、保养等在同一场地,不能单独分开不同的区域,存在相互干扰和严重的安全隐患。

3.2 农机合作社以外的农机具分散存放条件差

没有加入农机合作社的机手的大中型农机具占比接近90%,分散存放在庭院、房前、屋后、路边、村头等有空地的任何地方,随意搭建车库、临时车棚,有些盖上塑料薄膜、帆布等覆盖物,有些甚至直接露天存放,任凭风吹雨淋。农机具分散存放影响村容村貌,妨碍群众交通出行,存在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加速农机具锈蚀、老化、脱漆、破损等损坏,降低农机具的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减少机手的经济效益。

4 建议

4.1 针对大中型农机具购买中难题的建议

国家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额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让农民购置的农机具达到能补尽补,充分满足农民的需求;适当提高农机具的资金补贴比例,特别是对于重点推广的新型农机具,例如,2022年大力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机、“一喷施两防治”复合种植专用一体化喷杆喷雾机,可采取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由当地政府再追加一定比例的补贴资金,实施重点推广农机具的资金叠加补贴,降低农机手农机具投资金额,激发农机手购置新型农机具、利用新型农机技术的积极性;政府出台政策,给机手提供农机购置贴息贷款,减轻机手的购机压力;政府建立农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媒体优势,随时为机手提供精准的作业区机械需求信息、天气状况、道路状况等相关信息,避免让机手盲目寻找农机服务田地;农机部门可通过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散发宣传资料、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电视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认识,提高农机手对农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技术水平和购机积极性。

4.2 针对大中型农机具维修中难题的建议

政府对农机维修网点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扩建维修网点、购置新型维修检测设备,提高服务能力,调动农机维修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有能力的农机维修网点开展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增强和拓展农机维修服务功能,增加经济收入。鼓励农机维修网点、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生产企业建立业务联系,代理农机生产企业搞好售后服务,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扩大农机维修服务范围,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经济效益。农机部门结合农机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开展对农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促进农机维修技术随着农机具的更新换代不断同步跟进。执法监督部门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督检查,避免劣质零配件流入市场。

4.3 针对大中型农机具存放中难题的建议

政府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规划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要形成一定的规模,配备必要的办公室、车库、配件间、维修间、油料间、检修设备等。鼓励引导没有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加入合作社或者组建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农机具集中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维修、保养、存放,提升农机具的管理水平,降低因存放不当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牡丹区零配件购机
广西柳州市企业零配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牡丹区棉花栽培技术探究
机械手在汽车零配件生产线上成品分拣中的应用
VMI在汽车零配件企业中的应用
菏泽市牡丹区238例手足口病病例核酸检测分析
武术段位制在菏泽市牡丹区小学推广策略研究
当阳市购机补贴实施进度快 效率高
茌平三部门联合检查农机购置补贴机械
泸县“五到户”落实购机补贴项目
谈菏泽市牡丹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