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探索

2022-08-17 09:58教巍巍李丽萍
关键词:C语言专业课专业课程

教巍巍,赵 颖,李丽萍

C语言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探索

教巍巍,赵 颖,李丽萍

(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随着全国高校思政课走进专业课堂的活动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专业课和思政元素相结合,但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的交叉点很少,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把德育融入专业课程,这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C语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为例,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以思政为导向的C语言混合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C语言课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强调,教育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提出了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怎样培养高精尖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并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提出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纳入平时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必须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促进当今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1]。那么,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融入课堂,这是对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思政对于高校专业课教师来说,虽然有些陌生,但是它并没有脱离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其关键就在于授课教师如何在当前的背景下,将专业课内容和课程思政内容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才是当前所面临的真正问题。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专业+思政”,不能存在“两层皮”的现象,而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模式,将思政课融会贯通到专业课程中。如何做到两者的有效结合,是本文重点研讨的问题。

一、C语言课程与课程思政

C语言课程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几乎面向所有理工科大学新生。大学时期,大学生对知识、理想和未来的向往越来越强烈,这是塑造心灵、品格、人格的最好时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黄金时代。教师在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中必须渗透爱国主义、家国志向和为国家服务的志向。只有授课教师加强了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整合,并坚持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与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必须把德育纳入高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促进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构建教育新模式。

C语言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要将思想政治因素渗透到案例中,使学生能够巧妙地体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要合理引入思想政治元素,通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案例和实验内容案例,巧妙整合思想政治元素,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接受内涵教育,其实现的框架如图1所示。

课堂是学校的首要阵地,授课教师在专业课堂中引入思政元素,以此来鼓励大学生通过具体的专业知识内容和思政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去探索真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要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二、C语言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一)C语言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内容为导向。C语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需要认真设计教学内容,分

析各知识点,从二者相结合入手改革教学内容。通过知识本身和案例设计的各个方面,把思想政治元素渗透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知识单元的内容特点组织课程。关于内容设置,要切忌专业课+思想政治课“两张皮”,确保自然地融合和自然地流动性[2]。C语言编程的特点是为人类服务,为人类作出贡献,在多个行业作出突出贡献。在教学内容上,要善于发现C语言课程本身具有的思政元素,对于这些思政元素,要加以科学利用,实现思政育人的预期效果,利用C语言课程上的专业知识去挖掘更多的思政内容。

图1 实施框架

(二)C语言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点

C语言课程的教学是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授课教师需要挖掘出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中。比如,在讲解循环部分时我们可以用《列子·汤问》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引出循环的概念,这里面有一段愚公的论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部分论述不仅引出了循环的概念,还论述了这个循环的可行性,由于“山不加增”,所以“山平”必将成立。这样庞大若“愚公移山”的工程,都可以用简单的编程循环来实现,可见循环的用处非常大。通过植入经典传统名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此来讲解专业知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入思政元素,其中部分知识点如表1所示。

表1 思政元素知识点

知识点课程思政点融入方式与教学方法思政育人预期成效 C语言发展史爱国情怀课堂讲授法通过中美贸易战的“中国芯”问题,教育学生们要认真学习程序设计,让自己的祖国更强大 C语言的语法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课堂讲授法编写程序要认真,以此引导学生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 分支结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启发式教学法讲解选择结构时,告诉学生当我们人生在面临不同的选择时,所产生的后果是不相同的 循环结构量变引起质变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循环语句的学习,教育学生循环的本质是重复,但不是简单无意义的重复,其中体验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马克思哲学观。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函数团队合作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现今社会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社会,需要互帮互助,培养协作意识 数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探究教学法在讲数组时,同一数据类型放在一个数组下,告诉学生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指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类比式教学法在讲解指针时,告诉学生指向的重要性,我国目前能够取得如此的国际地位,人们能够过上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递归调用战胜困难的毅力讨论教学法通过对复杂程序的调试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结构集体的荣誉感实践教学法在讲结构体时,通过不同的群体组合在一起,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 文件安全意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章的学习中穿插对信息资源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

(三)MOOC+SPOC混合教学

C语言课程作为一门大一新生课程,主要是面向缺乏或几乎没有编程经验的学生,旨在让他们了解计算机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作用,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不管他们的专业是什么,都可以编写小程序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高校课程采用大课堂集体教学的形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C语言课程的学时有限,例如,在我们的C语言课程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学期每周只上两节课,总计64学时。C语言课程要求运用计算机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我们的新生很难改变他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虽然大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C语言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但当教师解释C语言时,他们会感到很枯燥。并且随着内容的深入,一些学生会觉得课堂节奏太快,无法理解计算机的思维方式,从而逐渐丧失了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外,不同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并非每一项课堂教学活动都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思政为导向的MOOC+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意思是大型在线开放课程,可以方便利用网上的资源来申请听课,不再受地域的限制,面向的授课人群是所有人。只要你感兴趣就可以参加课程,没有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学历限制,随意性很强,好处很多,同时带来的弊端也很多。作为授课教师,不容易管理学生;学生本身因为没有了老师的监督,也不容易坚持下去,随时放弃学习;还有恶意刷视频的现象。授课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只适合那些自律性很强的学生。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它是相对于MOOC的概念而提出来的,其中Small相对于MOOC中的Massive。SPOC教学模式通常应用在一个小的集体中,可以是一个班级、一个专业或者一个公司的全部职员,授课教师管理起来更方便,也容易监督,但往往授课教师本身水平有限。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平等地获得教育资源,我们提出了MOOC和SPOC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既解决了MOOC教学模式的随意性,也解决了SPOC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局限性。C语言课程非常适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四)编写详细的课程思政设计方案

在现有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必须制定以思政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所制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思政课的目标一致。授课教师需要从思想政治课程设计方案的制定入手,详细给出教学方法。在制定了详细的思想政治课程设计方案后,应组织专家对该课程教案进行评估。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授课教师都能很好地把握课程的正确性。一般情况,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他们往往在实施前制定详细的思想政治设计方案,同时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进行相应地调整。

(五)加强授课教师思想政治学习

专业课堂引入思政元素,不仅要求授课教师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要想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就需要专业教师平时要向身边的专业思政教师学习,多交流、多沟通,除了向身边的思政老师学习,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比如,通过网络平台,认真学习当前时事、要闻,分析当前的形势,从中挖掘思政精神,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输出。大学课堂面对的不再是懵懂的少年,而是渴求知识、改变命运、想要独立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更容易受外界影响。授课教师更应该言传身教,更应该言行一致,起到表率作用。如果一名教师要求学生科学严谨、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考试时不可以作弊,而自己上课时不负责任,上课毫无活力,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科学严谨、诚实守信的学生呢?因此,对于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在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好地推进“专业课”+“思政课”的开展,坚决避免“两层皮”现象。

三、循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1:愚公移山。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让学生们理解循环的本质不是简单地动作的重复,而是量变引起质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教学案例2:校园贷。作为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经常会从网络上或者张贴的小广告上获得非法“校园贷”的信息,在禁不住诱惑时,会上当、受骗。在还不上贷款时,又有很多学生走向了犯罪的道路,甚至自杀。通过for循环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非法的“校园贷”,它的本质是什么。学生们认清了事实,就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的方式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了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四、结束语

C语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充分挖掘C语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要素,并将其融入C语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内容特征,不可以在专业课程中强制设置思想政治内容,避免“两张皮”现象。整合的目标应该是学科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与思政育人的双向结合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解读,深入探讨其思政要素的内涵,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思政课为导向的C语言混合教育模式,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共同努力去探索、去实现。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1).

[2] 教育部.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 教育部, 2020-06-01.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4.029

G642.2

B

1674-327X (2022)04-0114-03

2021-03-29

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23)

教巍巍(1981-),女,辽宁本溪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付春玲)

猜你喜欢
C语言专业课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探究
中职C语言单片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探讨
计算机原理中C语言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