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抗稻瘟病优质高产早熟晚粳镇稻28 号的选育与应用

2022-08-19 03:41林添资孙立亭景德道曾生元钱华飞杜灿灿胡庆峰费云燕周义文韩华新龚红兵
中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句容区域试验粳稻

林添资 孙立亭 杨 军 余 波 景德道 曾生元 钱华飞 李 闯 杜灿灿 胡庆峰 费云燕 周义文 韩华新 龚红兵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句容 212400)

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一直是江苏省水稻育种的目标,不同阶段根据生产和市场的需求,首要目标会有所调整[1]。“十二五”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轻简化种植比例的提升,水稻生产迫切需求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围绕生产需求,先后成功选育出优质食味超级稻品种——镇稻11 号[2]和镇稻18号[3],累计推广面积分别达45 万hm2和25 万hm2(引自国家水稻数据中心https://www.ricedata.cn/)。2021 年江苏省启动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对粳稻品种的育种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将“中抗稻瘟病、品质达国标二级米、具有百万亩以上应用面积”作为考核指标。

镇稻28 号(品种权申请号:20211001342)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迟熟中粳稻主推品种淮稻5 号作母本,与本所选育的优质食味超级粳稻品种镇稻18 号作父本杂交,通过7 代系谱法选择,于2016 年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21 年3 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210069),2021 年12 月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皖引稻2021137),适宜安徽、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2022 年3 月实现品种经营权转让,安徽邦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独占实施经营许可。

1 选育经过

为培育优质、多抗、高产稳产、耐肥抗倒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12 年春在海南,以高产、稳产、高出米率和灌浆速度快的迟熟中粳稻品种淮稻5 号(含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b1[4])作母本,高产、稳产、优质食味和熟相好的早熟晚粳镇稻18 号(含稻瘟病抗性基因Pib+Pi54+Pb1)作父本杂交,获得F1种子78 粒;2012 年在句容将F1种子浸种催芽播种,F1单本栽插20 株,去除假劣杂种后剩余单株混收留种。2013 年在句容种植F2,单本种植约1220 株,根据综合农艺性状、外观品质和稻瘟病抗性及抗病基因,选留含Pita+Pib+Pb1的9 株早熟晚粳单株,单收留种。2014 年春在海南将9 株混合直播,成熟期混收;2014 年正季在句容种植F4约820 株,根据丰产性、农艺性状、外观品质,选留18 株早熟晚粳。2015 年正季在句容种植F5共18 个株系,同时在人工设施病圃(适温、高湿、高肥)鉴定选拔抗瘟株系,6 个株系15 株。2016 年春在海南种植F6共15 个株系,同时人工接种鉴定,选8 个抗病株系;2016 年在句容种植F7,根据食味当选3 个稳定株系。2017年在句容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其中编号为16-6815 的株系比对照武运粳23 号增产5.17%,早熟3d,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纹枯病轻。2018 年暂定名镇稻6815,参加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多点测试。2019-2020 年以参试名镇稻6815 参加武进所科企联合体早熟晚粳区域试验、同步生产试验。具体选育流程见图1。

图1 镇稻28 号选育流程

2 系谱分析

简易系谱分析表明(图2):镇稻28 号与镇稻88、镇稻99 和镇稻18 号的遗传背景一脉相承,先后融入了大面积主推品种武育粳3 号、武运粳7 号和淮稻5 号的亲缘,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遗传基础。2年的示范表明,在轻简化栽培下具有大面积平衡增产、耐肥抗倒、穗位灌浆一致、熟相好等优点,为生产高效提供了品种技术支撑。

图2 镇稻28 号的系谱分析

3 品种主要特性

3.1 丰产稳产性好2019-2020 年区域试验,2 年每hm2平均产量11004.30kg,比对照武运粳23 号增产4.32%,早熟0.5d;2020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683.00kg,比对照武运粳23号增产6.83%,早熟1.5d;2021 年安徽省引种备案试验平均产量8767.50kg,比对照天协1 号增产6.60%(表1)。

表1 镇稻28 号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

镇稻28 号一般每hm2产量9750~10500kg,高产田块可达11250kg 以上。2 年省区域试验20 个点(次)中,仅1 个点(次)减产,8 个点(次)的增产幅度在5%以上。2020 年生产试验,所有试点每hm2产量均在9750kg 以上,其中南通点折合产量达11175.00kg。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该品种在江苏丹阳、泰州红旗农场以及安徽舒城、庐江、南陵等地进行示范试种,表现出产量高、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强、谷粒饱满、结实率高、熟相好、米质优,得到了示范展示单位的好评。

3.2 稻米品质优镇稻28 号灌浆速度快,穗上下部籽粒整齐饱满,整精米率高。江苏省区域试验统一抽样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2019 年检测,糙米率87.3%,整精米率76.4%,长宽比1.7,垩白粒率18.0%,垩白度2.3%,直链淀粉含量15.7%,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表2)。

表2 镇稻28 号品质检测结果

3.3 综合抗性强镇稻28 号综合抗性表现突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9-2020 年鉴定结果(表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 级、稻瘟病综合指数2.50,抗性评价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鉴定结果为3~5 级(9 级制),抗性评价中感;中抗条纹叶枯病(3 级);感纹枯病,试验示范过程中纹枯病轻。2021 年生产上水稻倒伏发生严重,镇稻28 号植株矮健,未出现倒伏现象。

表3 镇稻28 号抗性鉴定结果

3.4 穗粒结构协调镇稻28 号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江苏省区域试验:有效穗数334.5 万/hm2,每穗实粒数118.3 粒,结实率94.5%,千粒重28.5g;安徽省引种备案试验:有效穗数312.0 万/hm2,每穗实粒数123.64粒,结实率93.1%,千粒重28.9g(表1);属于穗粒兼顾型品种,群体自身调节能力强,区域适应性广。

4 应用前景

“十三五”期间,江苏审定常规粳稻品种65个,品质达到国标二级的12 个,其中只有3 个品种稻瘟病达到中抗水平(均为中熟中粳,综合病指3.5~4.0),绝大多数品种中感稻瘟病,优质兼顾抗病的品种几乎没有[5]。2017-2019 年大面积推广的58个优质粳稻品种中,稻瘟病达到中抗水平的品种数量占全部推广品种的5%不到,加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很多品种抗性下降,当前江苏水稻生产真正意义上能达到中抗稻瘟病水平的品种少之又少,一旦爆发,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5]。因此,选育具有中抗稻瘟病(综合病指≤3.0)、品质达国标二级米以上、具有百万亩以上应用面积的绿色优质品种,作为江苏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的考核指标。

镇稻28 号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Pb1,综合病指2.50,品质达国标二级米,符合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品质和抗性考核指标。此外,镇稻28 号千粒重高,为28.5g,协同优质高产;育种实践表明:较高的粒重不利于优质的形成,而粒重又是高产与优质的“平衡器”[6]。镇稻28 号的选育与推广,可实现绿色生产和高效生产的目标,丰富优良食味粳稻多样性,在江苏沿江、苏南地区及皖南稻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 机插秧配套技术

5.1 适期机械播栽因地制宜适时播种。根据前茬腾茬情况,按照秧龄18~20d 倒算育秧时间,掌握“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原则,江苏省沿江及苏南稻区机插水稻一般于5 月下旬落谷[7],每盘播芽谷150~160g(发芽率为90%时的用量)。合理密植,插足适宜苗数,以“稳行缩株适苗”为原则,插足25.5 万~27.0 万穴/hm2,每穴3~5 株,确保基本苗72 万~120 万/hm2。

5.2 科学肥水管理一般施纯氮270~300kg/hm2,其中基蘖肥65%、穗粒肥35%,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水浆管理做到湿润扎根或浅水活棵,薄水分蘖;当总茎蘖数达300 万/hm2时,分次适度搁田,高峰苗不超过420 万/hm2;后期干湿交替,收获前7~10d断水,切忌断水过早。

5.3 绿色植保综防按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积极开展绿色综防。药剂浸种,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带药移栽,确保移栽后大田期秧苗的健苗生长;适时化除,机插秧后7~10d 进行化学除草;综防病虫,大田期前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等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氮肥重施田块宜于破口期兼防穗颈瘟。

猜你喜欢
句容区域试验粳稻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粳米价格短期上涨,后市行情难言乐观
米粒有长短
句容市2018-2019年度小麦品种应用安全性测试试验总结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县域生态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研究
供给侧视角下的农家乐融合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