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青桔:共享两轮车让城市出行更文明美好

2022-08-19 06:04编辑汪玚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电单车碳达峰公共交通

编辑/本刊记者 汪玚

供图/滴滴青桔

自2017年以来,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以下简称“共享两轮车”)相继问世,因其便捷、低价、舒适、安全等特征而广受市民欢迎。

当前,共享两轮车发展规模庞大、用户覆盖广泛。据统计,全国各城镇共投放了约3000万辆共享单车,用户规模接近3亿人;全国各城镇投放了约1000万辆共享电单车,用户规模超过2亿人。

共享两轮车作为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在助力交通运输绿色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满足人民群众中短途出行需求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市民文明出行、美好出行发挥了积极意义。

满足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

共享两轮车极大地满足市民“门对门”出行需求,有效接驳公交地铁与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互为补充,弥补了公共交通运力空缺,扩大了公共交通辐射范围,提高城市整体出行效率。

此外,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出行管控措施,部分城市的公交、地铁短暂停运,出租车、网约车也受到营运限制。共享两轮车能够有效避免乘客密切接触,成为公众健康、安全出行的重要选择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传染风险,对复工复产起到积极作用。

以沈阳为例,2022年疫情期间,共享单车骑行量增加40%,共享电单车骑行量增加60%。同时共享两轮车行业通过“三个消毒100%”标准、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共享两轮车是慢行交通的重要组成,也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

根据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发布的《2021年共享电单车绿色价值报告》显示,2021年仅共享电单车碳减排量可达59.49万吨,约相当于36个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或十分之一个塞罕坝人工林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共享模式也更加集约高效,从共享电单车的日均服务里程上看,1辆共享电单车大约能够满足4辆私家电单车的出行需求;共享两轮车有效增强城市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助力公交优先战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附近的共享电单车日均订单密度,是城市运营全域的共享电单车日均订单密度的13倍。

智慧化手段提升文明出行水平

为规范共享两轮车有序停放,为市民创造安全便捷的骑行环境,政府部门用科技手段赋能城市治理,尤其在创文创卫期间,成为规范市民文明出行的重要管理方式。政府部门一方面建立管理平台监控全市运营车辆,另一方面要求运营车辆搭载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确保停车入栏。

同时,共享运营企业也积极配合城市主管部门,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将线上智慧监控系统和线下网格化管理手段相结合,加强车辆调配保障及时清理淤积车辆,并利用智能头盔佩戴、车辆超载识别等技术保障用户骑行安全。

行业将进一步释放绿色发展潜力

2022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强调,“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变革,这需要包括交通在内的各行各业精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抓铁有痕之力行聚沙成塔之事。共享两轮车作为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有力抓手,在助力运输工具低碳转型、推进“公交+慢行”融合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成效显著。

随着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的不断深化,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成效显著——能耗与碳排放持续下降、绿色出行方式广受认可、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慢行交通体系安全舒适、出行服务体系便捷多样。共享两轮车行业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构建人民满意、幸福安康和精致友好的出行环境贡献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电单车碳达峰公共交通
碳中和·碳达峰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浅析共享电单车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电单车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