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好用的记忆法

2022-08-26 09:56刘轩
小读者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组块秃鹫记忆法

□刘轩

请看下面这些词语,请你设法在一分钟内把它们记在脑中,然后写在纸上。

准备好了吗?计时开始!

如果你能写出15个以上,说明你的记忆力超厉害。

10-15 个:算是蛮厉害的。

10 个以内:还算正常。

少于7 个:那可能你身处非常嘈杂的环境,或没有很专心。

我第一次做这个练习时,连记住10个都有点困难,但只要换种方法,就能很轻松地记住所有词语。

1.图像记忆法:把信息想象成画面,编成故事

猴子拿着一把钥匙,此时,一头狮子跑过来,递上名片,猴子就把钥匙交给狮子。狮子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一个保险箱。它取出了一本非常珍贵的参考书。翻开这本书,上面盖了一个红色的印章。为了确认这是否为真迹,狮子就找来它的伙伴长颈鹿,长颈鹿就用显微镜来细看这个印章。正当长颈鹿要走过来时,它的脖子被一面国旗缠住,偏偏国旗上面都是胶水,粘住了长颈鹿的毛,让它几乎没办法呼吸。此时它赶紧呼叫自己的朋友秃鹫,秃鹫就从天上跳伞下来,拯救它的朋友长颈鹿。后来这件事被其他动物拍了下来,大家在电脑上看到这个视频,认为秃鹫是英雄,就颁了一个奖杯给它。

下面请你回想一下这个故事,看看这次能记住几个。

我们的大脑偏好图像记忆,更偏好强烈的、有画面的故事,对于叙事的记忆特别强。而对于两个本来毫无关系的事物,假如你能够给它们设定一个关系,或编个故事,就像猴子有钥匙,狮子拿名片,保险箱里放了参考书,那么就更容易让大脑记住。

所以,假如你碰到很难记住的知识,可以试着将它们图像化,去编写一段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它可以非常无厘头、奇怪或是梦幻。这只比传统的记法多花一点儿时间,却能在幻想故事的过程中,大幅提升你的记忆力,甚至在考试或需要时派上用场。

2.组块记忆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碰到很多琐碎的东西需要记忆:英文单词、历史年代、人名、地名,甚至繁多的数字。我们常看到同学们嘴里念念有词,不断复述,记了却马上就忘了,这该怎么办呢?

如果将大脑比喻成一台计算机,短期记忆就像是内存,它速度很快,但容量有限,比如6 7 0 5 2 8 4 7 3 9 3 8 这一长串数字,你快速读几遍,然后复述,看看能记住几个呢?

研究人员发现,一般人能记住7±2 个数字。但如果你能把这串数字分组,改为6 7 0 5 ,2 8 4 7, 3 9 3 8,是不是就更好记忆了呢?

我相信,聪明的你说不定已经用过这个方法了,像我们平时记手机号码,也是这么记忆的。这其实就是大脑特别喜欢的组块化记忆。当我们能把12 个数字分成3 组,那么对于大脑来说,它的记忆容量不变,但记忆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再比如,你碰到下面这18 个英文字母:

A I C Z Y X I B F

C B A G O D T A C

这要怎么记啊?看了就头痛。

但重新组合之后,应该很容易记了吧?

CAT DOG ABC

FBI XYZ CIA

如果我们要更简化,还可以把它们组合成:

CAT DOG(猫、狗)

ABC XYZ(英文字母头、尾)

FBI CIA(美国情报单位)

通过排列组合,将原本的数据整理成较简单的记忆单位,这个原理叫意元集组。例如,我们刚才就把原本18 个毫无关系的英文字母(18 个记忆单位)浓缩成了6 个单位,再进一步浓缩成3 个单位。

我们在记单词时也常常用这种方法,比如菲律宾──Philippines,这个单词中有几个i 或p,相信不只是同学们,连我都常常混淆,那我们可以试着用组块的方式,将它拆开变成一组一组的——

把Philippines 变成Phi-lip-pines。这三部分释义上没有什么关联,但个别的小组合容易记忆(lip 是嘴唇,pines 是一种树),光是分成区块,就可以让这个单词好背许多。

我们再回想一下前面“脑力比拼”的那些词语,如果利用组块的方式,该如何进行记忆呢?

你可以试着将相同类别的放在一起。

四种非洲动物:猴子、狮子、长颈鹿、秃鹫。

三种去银行会需要的东西:钥匙、保险箱、印章。

五种书房用品:电脑、显微镜、参考书、胶水、名片。

跳伞跟奖杯,确实不好分类,我就将这两个放在一起,叫“为国争光”:跳伞人拿到了这个奖杯,为国争光。

经过整理,就会出现下列清单。当然,你可以设计自己的分类法。

将清单完全重组,我们的大脑所记得的就会是一个个类别,而每个类别里又有一个数字,能够提示你:非洲动物的类别里有四种。有哪些呢?长颈鹿、狮子、猴子,还有一个是什么呢?总共有四种啊。“啊!是秃鹫!”如此一来,就能顺利想起要记忆的内容。

3.使用缩略词和口诀

碰到一连串的信息,我们可以试图把它们串联成一个词或一句好记的话。

例如:战国末期,秦国蚕食鲸吞了六国,最后一统天下,建立了秦朝。秦国灭六国的顺序是: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

如果你要死记硬背,实在很痛苦!

但某位有幽默感的历史老师,把“韩、赵、魏、楚、燕、齐”变成了一句谐音口诀:“含着委屈咽气!”

你只要记住这一句话,就再也不会忘记秦灭六国的顺序了!

4. 在家里走一遍:联想出好记忆

我们的记忆在大脑里是以联想的方式存储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记住更多东西。

世界上的许多记忆高手,都会用一个“记忆宫殿”的技巧:把想要记住的东西,与一个自己已经很熟悉的空间联想在一起。举例来说,如果你想要记住一个“跑车、耳机、猎豹……”的清单,你可以想象回到家里一打开大门,在玄关里停了一辆跑车,想象在鞋柜上有一副耳机,然后走进客厅,看见沙发上躺了一只猎豹,电视上在播放蝙蝠侠……

这样一路逛自己家里,把你要记住的东西用想象力置入每个角落,日后回想时,再想象自己走同样的路线,沿途把每个东西再捡起来,就可以记住更多了。

5.“点线面”记忆法

以上的例子,都是简单的记忆方法,所需要记住的也都是相对孤立的信息。不过,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是存在于一个大的教学体系中的,数量很多,又相互关联。那么,要如何把这些知识分门别类地列入我们的知识体系呢?

答案是,学会联想。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你只要能从一个知识点连接到另一个知识点,延伸出去,就能带出整个知识体系。我把这种记忆方法称为“点线面”记忆法。

比如,南美洲的亚马孙盆地,是全球最大、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这是一个知识点,从这个知识点出发,我们进而联想到,因为这些气候特点,它有哪些代表性的、著名的物种?因为它面积超大,使得它横跨了哪些国家?它物种最多,那么最著名的物种有哪些?这就是从“知识点”延伸出了一条条“知识线”。

我们接着联想,这些气候特点、物种特点,使得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以哪些为支柱,其文化、民俗有哪些独特的风貌?亚马孙雨林遭到滥砍滥伐,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从知识点铺开,变成了知识面。

而到了这一步,就是整个知识体系的呈现了。当你能够从一个知识点拉出整个知识体系,这在你的记忆中,就很难再被忘掉。

尤其当你进入高中或大学,你会发现面临的不再只是单纯的选择题或是非判断题;测验的内容不再是纯粹而单一的记忆点,而是测验你思考问题的脉络。此刻,不是硬背就能解决问题,而是越发需要你活学活用。

猜你喜欢
组块秃鹫记忆法
“笨苹果”的单词记忆法
为什么秃鹫的头上没有毛
秃鹫的视力
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毛遂自荐的秃鹫
试析“词汇组块”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让你的记忆力更棒
超级记忆法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