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中蕴藏的“智慧”(二)

2022-08-26 09:56姬炤华
小读者 2022年15期
关键词:龙门石窟力士侏儒

□姬炤华

看大佛,您得跪着才好看

图中是河南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天王和力士,这两尊雕像站在长着“希腊鼻”的大卢舍那佛左首、奉先寺石窟的北壁。两位的身形一点也不魁伟,看上去头大身子小,仿佛侏儒。这是由于雕像的头颅过大,腿过短,严重不合正常比例之故。这幅照片摄于20 世纪初叶,石窟地面沉积的泥土还没有清理,雕像的脚下没有站立人或牲口作为参照物,使得我们光看照片不能判断雕像的实际高度,加之这幅照片的角度是平视,所以看上去雕像充其量也就两米多,和真人差不离。

可是去过龙门的朋友就知道,雕像的实际高度绝不是这样,在下面的这幅照片上,同一地点增加了参观的游人,有了参照物,可以很直观地判断出雕像巍峨高大的尺寸。那么,如此高大的雕像为什么雕得状若侏儒,好像动画片里的卡通人一般呢?

有人说,原因是雕塑者水平不行,没有正确塑造人体的能力。人类科技史上有一个现象,古时候会突然冒出一些令现代人都感到震惊的成就,但一不小心却又失传了。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造型极其准确,酷似真人,与同时代的古罗马雕塑相比,也可圈可点,说明塑造兵马俑的工匠已经具有了相当丰富的解剖知识。联想到古籍中记载着秦汉时代进行外科手术的情况,可以想见,当时对于人体应该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可是到了七八百年之后的唐代,人体却渐渐被神秘化了,解剖人体被看成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能够塑造出兵马俑一般酷似真人的解剖知识已经失传,工匠的水平于是大大退化,反而把雕像搞成了头大身小的侏儒状。

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天王和力士塑像 黑白照片

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天王和力士塑像 彩色照片

《历代帝王图》唐代 阎立本 作

头大身小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我国古代等级森严,有在艺术作品里体现等级的做法,人物的地位越高,身形越高大,反之,随着地位的降低,人物身形逐渐缩小。中国传统绘画当中都有这个特点,比如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皇帝被画得又高又大仿佛巨人,身边搀扶他的两个臣子却又矮又瘦,比例很不协调。雕像也一样,比如龙门石窟奉先寺,就是大卢舍那佛最大,其余菩萨、弟子、天王、力士都比大佛要小。这种地位等级的观念也渗透到了对单个人物的塑造上,在人体中头颅最为重要,自然地位最高,所以头颅最大;躯体地位比头颅低,四肢地位更低,所以依次缩小;由于手比脚重要得多,所以相对来说,胳膊比腿要长,手比脚要大。用这种怪异的比例组合下来,天王和力士就成了卡通小人一样的侏儒。

这些说法对不对呢?当然不算错,但并非全部原因,否则就太小瞧雕造龙门石窟的工匠了。如果围着这两尊雕像转上几圈,就能发现其中隐藏的玄机。请看,当观看者走到雕像的脚跟底下再抬头仰望时,会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画面,雕像的脑袋不显得过大了,身形也魁伟高大起来,看那宽阔的肩膀,充满力量的脖颈,连原本细小得都有些支不住身体的双腿,也显得粗壮有力!简直是变魔术一般,这是怎么搞的?

秘密就隐藏在透视原理当中,由于“近大远小”,当人们走到雕像脚下时,那颗过大的头颅因为离人们最远而大大缩小了,较近的胯骨加宽了,腿和脚和人们贴得最近,所以都明显地放大了。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头颅不做得过大,当人们来到雕像脚下,透视原理发挥作用时,雕像头部就会显得太小,力士那粗壮的脖子可就细多了。所以龙门石窟的雕造者并非是蹩脚的人物雕塑家,而是运用“透视”做文章的大师!雕塑家在着手设计时,考虑的不是雕像本身的形象如何,而是人们将要看到的实际效果,把观看者所处的位置也考虑了进去!

观看者会处在什么位置上呢?在古代,观看者就是来拜佛的虔诚信徒,他们拜佛时会在什么地方?一定是跪在佛像脚下举头仰望。请看,这就是龙门石窟所包藏的绝妙智慧,佛像的实际尺寸越高大,透视原理的效应也就越大!

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天王和力士塑像 近观照片

雕塑家一定是经过了精确的计算才下手的,因为龙门石窟的雕像是直接在山体石壁上凿出来的。佛寺和石窟的雕像一般有石雕的、泥塑的、金属铸造的几种,龙门石窟的雕像就是石雕,敦煌石窟的石头因为不适合用来雕造石像,所以采用泥塑,大部分佛寺的佛像都是泥塑,或是用金属来铸造,金属铸造也要先做个泥塑的“胎”,再用泥胎翻制成陶“范”,将熔化的金属浇入“范”中,铸成和泥胎一样的雕像。石雕不同于泥塑,用泥塑造佛像,如果做错了比较好修改,实在不行还可以推倒重来,但在石头上雕佛像就不行了,如果把石料削去过多那可是粘不回来的。尤其是龙门石窟这样以整座山为原材料的大型石雕,必须经过周密的设计,否则一旦出错,整座石窟就要废弃,弄不好就得重新选址雕凿。大卢舍那佛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她还为大佛捐了两万贯脂粉钱呢!在敬畏鬼神、讲究风水的古代,如果失败,雕塑家的脑袋非搬家不可!所以,这样的创意是绝对失败不起的。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雕塑家非常了不起,确实很有创造力,但他们还是有失算的地方。大卢舍那佛面前是个露天的平台,像个小型的广场,拜佛的信众还没走到雕像的脚下,老远就能看见天王和力士那形似侏儒的外表,这难道不是失算吗?

保存至今的五台山殊像寺殿堂内景

其实,龙门石窟在唐代时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在雕像身后的石壁上有许多方形窟窿,那是安放建筑梁枋的地方。当年这个石窟并非露天,雕像都是包裹在楼阁式殿堂当中的,并且雕像周身都有绚丽的彩绘,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殿堂今已无存,彩绘也剥落净尽了。想要了解龙门石窟当年的景象,可以看看留存至今的佛寺殿堂,它们内部是如何布置的。请看五台山殊像寺大殿的殿堂内景,想象一下龙门石窟也像那样装潢布置,天王和力士这两尊雕像一定会比现在更加高大巍峨、气派辉煌。

(摘自《艺术通》,读库 出品)

姬炤华,画家,图画书作家,曾担任《新京报》“中国年度好书”终审评委、《父母必读》与红泥巴“中国年度童书排行榜”评委、信谊图画书奖评委。从1997 年开始为孩子创作。童话故事《青蛙与天鹅》荣获2006 年冰心儿童文学奖;绘本《天啊!错啦!》入选中国台湾新闻局中小学优良课外读物、中国年度童书排行榜;《两个天才》荣获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力士侏儒
“侏儒”蜻蜓
亚洲象中的婆罗洲侏儒象
冬天的太阳是香的
亚马孙雨林首次发现杂交鸟类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分析洛阳龙门石窟旅游的问题及对策
村里的井
英力士与中石化接近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