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

2022-08-29 07:30危秋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三角形建构面积

危秋金

(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福建 福州 350108)

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孩子面临所学知识的日新月异,如果我们教学单纯的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是永远不够的,为此实行开放式教学来实现教学的突破尤为重要。作为数学教学的我们如何开展开放式教学呢?《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第一,教学内容要开放;第二,教学过程要开放;第三,教学问题要开放。这里主要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第二、三两点我们怎样去努力实行。

1 教学内容开放

教学内容开放,就是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科书,不只以课本为本,提倡多利用现在丰富的课程资源,网络资源,向课外、社会拓展。鼓励孩子多走进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等,多阅读,多实践,在生活各个方面各个场所汲取知识,倡导家长有益的利用好课外资源,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教学中教师加以适时的点拨,学生有了课外生活中积累与理解,就会更轻松愉快中成功的解题。如:一根木头长8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要2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几分钟,当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下笔,找不到切入口,笔者建议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找出问题的关键,所以8分钟所花的时间成了争议的问题。有了线段图,一目了然,学生很快反映出平均分成5段只要锯4次。每次8分钟,4次就是32分钟。

2 教学过程要开放

数学课堂要向课前、课后延伸。课前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布置预习,让家长带领孩子通过实际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比如:认识人民币、认识认识钟表、认识图形、统计与概率、一些计算和相关的解决实际问题等等,一系列生活中的常用的数学知识,教学前可以布置孩子参与家庭的生活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学到了生活中基本的常用的数学知识,激发了他们思考,培养了学习积极性,并把生活中的数学和课堂的知识联系起来,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实践、操作、联想、概括……,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直观性、形象性、实用性,是学生掌握解题最辅助的方法,生活中让学生多实践思考,如:认识人民币、认识认识钟表、认识图形、统计与概率、一些计算和相关的解决实际问题等等,一系列生活中的常用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多引导,多观察、应用,这样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大大地提高,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将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明白数学是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活动,也可以延伸到课外,比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布置预习:(1)找个生活中盒子标好各个面,再把它拆开,观察其图形变化,并想想做这样的一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大的纸皮呢?(2)如果要你做这样的一个盒子,你将怎样设计,怎么裁剪,怎么折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呢?教《圆的面积》等操作比较复杂的一些剪拼活动,充分利用孩子好动的特点,让他们课外先带着问题去操作,并把观察到推理得到的结果或者疑问带到课堂上来讨论,这样节省了很多课堂时间,也培养了孩子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和概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成了学习的研究者,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课堂上老师只是组织带领他们讨论、整理、归纳总结出理论知识,加以练习巩固,深化认识。这样孩子学习到的知识更扎实、更深入,最重要的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学会自主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研究者和探索者。

3 教学问题的的开放性

可以理解为教师设计问题放得开,课堂放得开,把课堂主体还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在组织教学中,注意启发提问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特别是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研究的几何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不总是参照别人,先学会独立操作。这样可以做到不落框、不进套、不人云亦云、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对别人的做法和想法多思考、可以多借鉴别人优化做法,也可以大胆提出疑问,甚至反驳。作为教师我们不吝啬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让他们生生互答,突破常规,拓展思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最佳解法。有的一题多解的方法,应引导学生发现多种解答,比较哪一种解法既新颖又简洁、富有新意。如果每一节课都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等求异思维,那么学生今后学习中就会多思考、多动脑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适应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推理,都可以采用教师问题引发思考,“团队互动”生生互问互答的学习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只要创设有趣、有效、有用的生活学习情境,把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计算草地三角形的面积呢?在学生的一系列猜测中,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自己已有的知识起点上,根据经验自主探索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学生带着明确目的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里蕴含的“本质”:通过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辨析中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理清“除以2”的理由所在。教学中可以分发给孩子们各组不同的三角形的研究学习包,为学生预伏验证方法的多样化,也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体验中训练发散思维,累积活动经验,让数学思想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融入学习中。这样课中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有效的学习,利用经验迁移,以互相问答纠错补充等互动形式,丰满了学生在探究中的知识形成。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学生展示图

课中学生会以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补充、质疑、辨析,在不断地讨论中、师生反馈中明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这样巧设问题、课堂讨论、真探究、深度的学习,能力在不断地巧言辨析中融入学生的学习力里。

《梯形的面积》教学听过这样的一节课:整节课老师采用基于“问题驱动”的说理课堂的教学模式,以“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这一核心问题统领全课,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去经历、去实践、去体会。课堂上真实地展现了学生从对剪拼方法“没把握的摸索”到“确定地做”的过程,从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认识不清晰到清晰的过程,让数学学习真正地发生。

《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学生展示图

这样开放性的数学课堂环境,有效培养了孩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自主构建了所学的知识,数学课堂的问题启发思考,所组织的开放性研究形式,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所有的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得到开发,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需要学生学习知识表象的积累,还很依赖学生本能丰富的想象,积极参与其中的思维活动,利用他们已有的表象信息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表象,这是一种知识经验的积累,而不是依靠他人的传授活动安排,客气的完成整理和建构,增大了学生的建构空间,复习了他们已学过的知识,建构了网状的知识库,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教师提出问题引发的活动,学生获得了整理知识,建构知识自成知识体系的能力,其中形成建构知识和思考的能力尤其重要,这种学习能力和引发的思考经历这样的自主体验,自我肯定组织和整理知识,自主建构的知识的过程才能获得的。

数学的开放性教学,不仅是目前生活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也是人们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开放性教学,学生潜能的开发需要开放式的数学教育。因此,我们数学教育者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落实好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开发他们的各种学习技能,为学生今后成为创造型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三角形建构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巧用面积求坐标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建构游戏玩不够
画一画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