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切口进路内固定术修复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9-02 04:01胡利兵彭海燕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下颌骨颌骨张口

颌面部骨折是指由交通事故、跌落伤、火器伤等所致外伤造成的颌骨断裂,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骨折端移位者将造成畸形和功能障碍

。颌面部骨折包括下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和颧骨骨折,其中下颌骨骨折发生率较高,占颌面部骨折损伤的70%,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颌面部骨折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切开复位或闭合手法复位等治疗颌面部骨折,这些治疗方法虽疗效较好,但预后较差,存在延迟康复、并发症高等缺点,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修复方案是临床治疗颌面部骨折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小切口进路内固定术应用而生,该术式具有创伤小、预后佳等优势。本研究以6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微小切口进路内固定修复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笔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9~67岁,平均(40.9±3.7)岁;下颌骨骨折32例、上颌骨骨折11例、颧骨骨折17例。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颌面部骨折的诊断标准

,并经CT及X线检查确诊;②年龄18~68岁;③凝血功能正常;④不宜选择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符合微小切口进路的适应证;⑤告知患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者;②有颌面部骨折史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4 治疗方法:均接受微小切口进路内固定修复法。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首先进行影像学检查,结合检查结果选择手术入路,逐层切开皮肤组织,钝性分离面神经及筋膜层,该过程妥善保护面神经分支;继续钝性分离至骨折处,使骨折部位及骨折线完全暴露,调整骨折端进行骨折复位;确定咬合关系,使骨折恢复原有生理形态后,给予固定;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固定材料型号,上、下颌骨骨折患者用1.0 mm钛板(上海强生有限公司,AO型钛板)和直径为2 mm的螺钉予以固定,单纯上颌骨骨折、颧骨骨折患者用直型、T型、Y型微型钛板及钛钉固定;骨折端情况复杂患者予以微型钛板联合固定;最后再次确认骨折复位及咬合关系后用氯化钠冲洗创口并缝合切口,手术结束。

村庄是农村基层农民的居住地。传统村庄呈现布局分散、规模小等特点。在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村庄居住人数越来越少,导致村庄生产活动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村庄空间的整治有利于乡村空间改造并融入城乡空间发展体系。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面神经损伤1例,牙根损伤2例,涎瘘2例,感染1例,无开口受限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典型病例见图1~2。

1.5.2 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记录张口度恢复时间、软组织消肿时间及骨痂形成时间。

1.5.1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半年内进行X线检查,测量张口度,观察咬合关系,张口度基本正常、咬合关系正常为康复;张口度稍受限,咬合关系基本正常为好转;张口度明显受限,咬合关系异常,上下切牙不能容纳一根横指为无效。总有效率=(康复+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Discussion on the wisdom of the local design with sharing the gables——A case study of historical village “Dongchu Island”

1.5.3 评估咬合功能: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应用Tee Tester咬合力检测仪采集患者咬合数据,进行咬合功能检测。所测数据包括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及咬合接触时间,其中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左右两侧牙合力差值/总牙合力×100%;第一个咬合接触点到最大咬合力90%所需时间为咬合接触时间。

2.3 咬合功能相关指标数据比较:术后,最大咬合力面积、最大咬合力较术前明显增大,咬合力不对称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1。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年龄、骨痂形成时间、咬合接触时间)组内用配对样本

检验,组间用独立样本

检验,计数资料(性别、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骨折愈合情况:张口度恢复时间为(5.45±1.05)周,软组织消肿时间为(4.25±1.03)d,骨痂形成时间为(4.17±0.17)周。

1.5 观察指标

2.1 临床疗效:6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康复3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0%。

1.5.4 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感染、涎瘘、神经损伤、牙根损伤及张口受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The perfect bowl of won-ton noodles must have egg noodles cooked al dente and dumplings that float like clouds in the tasty soup.(China Daily,2016-12-30)

3 讨论

颌面部骨折是常见创伤性疾病,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该骨折类型和其他骨折相比,除了具有局部疼痛、肿胀、骨断端异常动度或移位、功能障碍等共同临床症状外,还具有其自身临床特点,这主要是由颌骨解剖生理结构所决定的

。下颌骨骨折是颌骨骨折最常见类型,该类型骨折主要由肌肉牵拉所致。下颌骨位居面下1/3,骨质坚实,但位置突出,易受到打击致伤;另外,下颌骨存在解剖薄弱区域,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容易发生骨折

。颌面部骨折患者往往出现牙齿咬合错乱,同时由于疼痛、骨折异位等原因会使张口能力受限,进而导致吞咽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最新国内外各种指南强调药物的双抗时间以及药物的选择要给予评估个体出血和个体出血风险以指导整个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双抗时间和抗栓管理,是今后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及药物选择的基础。并需要更多的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期得到最安全、最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最佳方案。

廿载常轻步,年华去莫从。 古松分远近,老衲自从容。 问及当时景,犹疑隔岭重。 山髙劳脚力,来往遍云峰。

解剖复位及恢复咬合功能是临床治疗颌骨骨折的目标。传统开放性复位加钢丝结扎内固定法操作简便,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骨折稳定性差,还可能会因钢丝排异反应需进行二次手术取出钢丝;另外,其颌间弹性固定时间较长,长时间张口限制会影响患者口腔卫生,容易引发牙龈炎、继发龋及颞颌关节功能障碍,不利于骨折愈合

。微小切口进路内固定术是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颌骨骨折修复术,主要适用于不适合选择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的颌面骨折临床治疗,与切开复位法相比,能促进颌面骨活动功能及饮食供能恢复进程,术中所用的微型钛板亲和力好,不会发生排异反应,能长时间存在于患者体内,因此,对局部组织损伤程度小

。本研究发现,术后半年内有36例患者获得康复,18例患者病情好转,总有效率高达90.00%,说明微小切口进路固定术修复颌面部骨折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咬合关系恢复,改善张口受限,提高康复率。张口度检查对了解张口受限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判断是否存在颞下颌关节受损。本研究发现,患者术后张口度恢复时间、软组织消肿时间及骨痂形成时间均较短,分别为张口度恢复时间为(5.45±1.05)周、(4.25±1.03)d、(4.17±0.17)周,与以往传统开放复位治疗法相比有所缩短,说明微小切口进路内固定修复法能有效促进颌面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分析原因,微小切口进路术应用的微型钛板通过提供三维稳定大大提高了内固定稳定性,增强骨折断面接触,使局部组织血流情况得到有效恢复,加快骨细胞增殖速度,从而提高骨愈合速度

。由于颌面部血液循环丰富,下连颈部,上接颅脑,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起端。颌面部骨折对生命的威胁不严重,但其对患者面部外形的破坏、对咀嚼功能损伤严重

。术后1个月,患者最大咬合力面积、最大咬合力较术前明显增大,咬合力不对称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但各咬合功能参数改善显著,提示微小切口进路内固定修复有助于患者术后咬合功能的恢复,这主要与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速度快及张口度有效恢复有关。本研究中,患者面神经损伤、牙根损伤及感染发生率均较低,面神经损伤、感染各1例,牙根损伤、涎瘘各2例,无开口受限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说明微小切口进路内固定术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该术式切口小,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过度损伤,另外,钛金属制品十分坚固,能有效减少移位发生,且塑形能力好,有助于钛板与骨折端有效贴合,因此,患者恢复良好,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综上,微小切口进路对颌面部骨折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骨折愈合迅速,使咬合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副作用少,能减少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但颌面部骨折类型多样,除了本研究中提到的类型以外,还包括颧弓骨折、邻近骨折等,微小切口入路内固定对该类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1]MostoufiB,Sands J,Patel M,et al.Fracture propagation associated with intermaxillary fixation screws in maxillofacial trauma[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20,49(4):491-495.

[2]赵坤,姚忠军,杨帆.下颌骨骨折78例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 27(3):185-188.

[3]章绍安.小型钛板治疗14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7, 21(12):2207-2209.

[4]左良,喻建军,周晓,等.虚拟手术系统辅助下游离腓骨肌皮瓣对上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9,35(7):656-660.

[5]赖仁发,赵清桐,沈山.利用CBCT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下颌骨骨折[J].亚洲外科手术病例研究,2012,1(1):1-4.

[6]王伟新.小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术对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 2019,28(16):2928-2929.

[7]Chuang K T,Hsieh F,Liao H T.The correlation of age and patterns of maxillofacial bone fractures and severity of associated injuries caused by motorcycle accidents[J].Ann Plast Surg,2019,83(6):28-34.

[8]王有晶,崔杰,陈建兵,等.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儿童颌骨骨折[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35(2):124-127.

[9]Alyahya A,Bin Ahmed A,Nusair Y,et al.Mandibular condylar fracture:a systematic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a proposed algorithm for management[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20,10(3):1-7.

[10]Norozy A,Kalantar Motamedi M H,Ebrahimi A,et al.Maxillofacial fracture patterns in military casualties[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20,78(4):1-6.

[11]Marwan H,Sawatari Y.What is the most stable fixation technique for mandibular condyle fracture?[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9,77(12):1-12.

[12]倪萌,陈旭兵,田宏伟,等.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6):473-476.

[13]马明亮.牵引钉颌间牵引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6):68-70.

[14]朱小峰,廖云阳,黄跃,等.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58例临床总结[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27(6):401-405.

[15]张国梁,吴江,王心彧,等.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12(3):24-25.

猜你喜欢
下颌骨颌骨张口
不同矫治时机对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的影响
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成釉细胞瘤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的临床应用
个性化钛修复体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仰天大笑
CT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定量诊断价值评价
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内生骨疣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
尼古丁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影响
老爸语录的几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