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上牙列对上气道影响的三维分析

2022-09-02 04:01郑雅心张俊杰施煜权陈晓波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磨牙气道平面

上颌牙列整体远移作为一种非拔牙矫治方式被广泛应用,通过上颌牙列整体远中移动恢复磨牙、尖牙的中性关系以及前牙正常的覆牙合覆盖,为轻度前突或拥挤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提供了新的矫治方式

。许多研究已证实种植体支抗可有效整体后移上下颌牙弓

,并克服传统支抗装置导致的前磨牙近中移动、切牙唇倾等副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矫治后上气道周围组织变化感兴趣,认为拔牙矫治导致的口腔容积减小会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负面影响,或者出现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

;而有些学者则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拔牙矫治后上气道尺寸增加

。这些争议可能与研究纳入的错牙合畸形类型不同、治疗中下颌位置变化不同、影像技术以及上气道测量参数不同等有关。与二维的侧位片线距、角度测量结果相比,三维的测量结果更具有可靠性。目前,对于非拔牙矫治,特别是种植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后是否会导致上气道的变化,而上气道变化又是否与牙齿移动有关尚未可知。本研究旨在通过CBCT和Dolphin Image 11.9软件测量分析种植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治疗前后上气道和牙弓的三维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牙弓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的23例成年患者,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18~34岁(平均23.9岁)。本研究经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标准:①恒牙列,无骨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牙周良好,颞下颌检查未见异常;②上下牙列轻度拥挤(拥挤度<3 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③经全牙弓间隙分析,磨牙后段间隙足以改善侧貌且(或)解决拥挤;④双侧颧牙槽嵴作为种植支抗植入位点;⑤治疗前后CBCT质量满足实验要求。

1.3 排除标准:①上呼吸道疾病史;②唇腭裂或唇腭裂治疗史;③正畸治疗史。

烤制:烤鸡最好是选用挂炉,因为挂炉烤是依靠热力的反射作用将顶壁烤热后,再反射到鸡身上的,而并不是直接明火燎烤。烤时的温度宜稳定在200~230℃。如果温度太高,会使鸡皮紧缩、发黑;反之,则会使鸡胸脯起皱褶。烤制时间,应当根据季节的不同和鸡的大小、数量去灵活确定。通常来说,烤1只1.5kg重的鸡,冬季需要40分钟,夏季只需30分钟左右。

对于正畸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研究仍习惯于采用头颅侧位片进行二维测量,虽然CBCT的使用愈加广泛,但由于三维定点不易,仍缺乏有效的三维分析方法。Dler Alia

通过数字化石膏模型三维重叠比较治疗前后牙齿移动变化,此方法可以精确分析牙冠三维方向的移动变化,但是不能分析牙根水平的变化,亦无法分析牙弓与周围组织三维变化的关系。想要高精度的研究每颗牙齿牙冠、牙根三维方向上数值和角度的变化,及其与周围组织变化的关系,就需要统一头位并建立有效的三维坐标系进行三维定点。刘冠邑

通过CBCT数据在下颌建立三维坐标系,研究了微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三维变化。向彪

等为了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的力学影响,以上颌第二磨牙连线与腭中缝交点为坐标轴原点在上颌建立了三维坐标系,测量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量,该实验设计与本研究类似,但是本实验以腭大孔最下缘连线中点为原点,解剖位置恒定,更容易定点,研究方法更具可重复性。而以上几项研究主要在于分析牙体硬组织移动变化,均未将软组织结合起来一起分析。

1.4.2 测量方法

青樱点点头不说话,抬眼见阿箬样样准备精当,一应服侍的宫女捧着金盆栉巾肃立一旁,静默无声,不觉讶异道:“何必这样大费周章?按着潜邸的规矩简单洗漱便是了。”

1.4.1 CBCT拍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相同的Newtom VG-AFP CBCT机(放射线量50 mSv,扫描层厚0.3 mm)进行拍摄,拍摄时患者均采用自然头位,上下唇自然闭合,舌及口周肌肉放松,后牙轻咬于正中咬合。

人体上气道可分为鼻咽腔、口咽腔及喉咽腔,其中口咽腔是上气道中最为狭窄的区域,由舌部、软腭及咽后壁组成,而位于下颌骨下后方的舌骨则参与了维持上气道开放并协助下颌运动的过程

,舌骨位置变化会影响上气道的形态

。Chen

等通过研究双颌前突成年患者,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前牙后上气道变窄,认为拔牙矫治会导致舌骨位置的改变,认为舌骨的后缩与上气道的缩小有关。Wang

等的研究也证实了拔牙矫治会导致舌骨后缩,软腭及悬雍垂后空间缩小。有学者

通过研究29例女性拔除第二前磨牙矫治前后的上气道尺寸,发现磨牙前移后舌根部与后鼻嵴之间的距离增加,认为弱支抗可以使气道垂直长度增加,而强支抗下前牙大范围的内收则会减小上气道尺寸,这与Hu Z

等的研究结果相似。总而言之,拔牙矫治前牙向后移动量和后牙向前移动量是影响上气道尺寸的关键。然而这些结论均是基于二维侧位片测量所得,并不能代表气道的三维变化。舌骨位置变化虽然可以改变上气道矢状径,但是气道横径也会同时发生相应代偿变化,最终对气道体积影响多大尚未可知。而对于非拔牙矫治,特别是以强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后气道的三维变化就更不知晓了。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包对各个测量项目进行正态性检验,随后对矫治前后各测量项目间进行配对

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变化,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气道变化与牙弓变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2.2 测量项目:①以左侧上中切牙切缘在Z轴上垂直投影变化代表切牙内收量,以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腭尖在X轴垂直投影之间距离作为磨牙牙弓宽度,以双侧上颌尖牙牙尖在X轴垂直投影之间距离作为尖牙牙弓宽度。以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以及左侧上中切牙在Y轴上的投影作为垂直向位置,测量上切牙内收量、上颌尖牙牙弓宽度以及磨牙牙弓宽度变化量,通过计算上颌切牙及磨牙垂直向移动量测算牙合平面旋转角度;②根据参考文献设定上气道测量界限

(见图2)。鼻咽腔部的前上界确定方法为经过蝶鞍点(Sell,S)至颅底点(Basion,Ba)连线中点与后鼻棘点(Posterior nasal spine,PNS)作连线,经过此线的平面为鼻咽腔的前上界。以经过PNS点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作为鼻咽腔与口咽腔的分界。以经过会厌顶点(Top of the epiglottis,ET)上缘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作为口咽腔的下界。测量治疗前后鼻咽腔体积、口咽腔体积、上气道总体积及口咽腔最小横截面积变化。

2 结果

2.1 气道变化: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术后患者上气道总体积、口咽腔体积、鼻咽腔体积、口咽腔最小横截面积呈增大趋势,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1。

由药剂科人员为全院医护人员举办合理领药系列讲座,宣讲原药品调剂流程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流程优化对保障临床用药的重要意义等,加强对医务人员关于新药品调剂流程的培训,提高其责任意识。另外,专门对临床支持小组进行药品配送相关知识培训,如药品转运箱的使用、药品的摆放要求等。

2.3 上气道变化与牙弓变化相关性:治疗前后患者上气道总体积、口咽腔体积、鼻咽腔体积、口咽腔最小横截面积等软组织变化与牙合平面角度变化量、切牙内收量、尖牙宽度变化、磨牙宽度变化之间无相关性,见表3。

从建筑、工业、旅行、时尚,到汽车、摩托车、食物、杯具,和我认识的许多设计师不同,吴滨的喜好目录真的可以说上三天三夜。而在众多喜好之中,吴滨和我一样都对英国车有着强烈的好感。

2.2 上牙弓变化:治疗后患者上牙弓内收(1.89±1.84)mm,尖牙宽度增加(1.10±1.78)mm,磨牙宽度增加(2.04±2.07)mm,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1.51±2.39)°,以上所有治疗前后测量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0.01)。见表2。

3 讨论

1.4 方法

1.4.2.1 建立坐标系:将获取的影像数据保存为DICOM文件导入Dolphin Image 11.9软件重建三维图像,建立可重叠对比治疗前后影像的共同坐标系(见图1)。参考文献方法

设定:①水平面:通过左侧腭大孔最下缘中心点(PL)、右侧腭大孔最下缘中心点(PR)、前鼻棘点(anterior nasal spine,ANS)的平面(见图1蓝线);②冠状面:过点PL、PR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见图1绿线);③矢状面:过ANS与水平面和冠状面垂直的平面(见图1红线)。以三个平面交点为原点在Dolphin软件上建立三维坐标体系,设定坐标系X轴方向为头颅冠状向(向左为正方向,向右为负方向),Y轴方向为垂直向(向上为正方向,向下为负方向),Z轴为矢状向(向前为正方向,向后为负方向),Z轴基本与腭平面平行。

与拔牙矫治相比,上颌牙列整体远中移动前牙内收量较小,牙弓宽度增加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上前牙平均远中移动1.89 mm,尖牙区、磨牙区牙弓宽度平均增加1.10 mm、2.04 mm,与Dler Ali

等测量的结果1.78 mm、2.22 mm、2.02 mm相近,而Dler Ali设计的参考平面为牙合平面,本研究的参考平面为腭平面。牙弓宽度的增加可以抵消口咽前界少量后退、磨牙后移造成的口腔容积减小对舌体活动的限制作用,使上气道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此外,牙合平面与下颌平面改变也与舌骨位置的变化有关。石安田

的研究证明,牙合平面角度与ANB角度呈正相关,而与舌骨至第三颈椎距离呈负相关,即ANB角越大,牙合平面角越大,舌骨位置越靠后。而傅露斯

的研究则显示下颌平面角增加,口咽气道变窄,舌骨位置后移。说明牙合平面角与下颌平面角的增加均会造成上气道的缩小。史巧昕

等研究成人骨性Ⅱ类高角拔牙病例,发现合理的正畸拔牙治疗,通过使牙合平面、下颌平面发生逆时针旋转,可以使颞下颌关节区减压,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增加,气道得到开放,进一步佐证了前两人的结论。在本研究中,术后患者的牙合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有可能造成上气道矢状径的减小,之所以上气道总体积、口、鼻咽腔体积以及口咽腔最小横截面积均无显著变化,一方面由于上前牙内收量较小及牙合平面变化角度也较小,另一方面牙弓宽度增加抵消了两者对上气道变化的副作用,而气道矢状径的轻微减小也可能通过横径增加代偿。

精益服务为具体服务制定了标准,促进了站经理的主动管理、员工的主动服务。在河北销售石家庄分公司136加油站,新零售精益服务考核方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吨油绩效分配方式,实施以精益服务为核心的全新考核模式,将服务类指标的考核权重提高到60%,员工收入与服务质量硬挂钩,增添了员工主动将优质服务提高到精益服务的内驱动力。

目前,关于牙齿移动量与上气道体积、最小横截面积的相关性研究较少,陈宇等

研究了双颌前突拔牙矫治患者上中切牙内收量与气道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上中切牙牙冠后退量与舌骨的水平后移量及喉咽尺寸的减小量呈正相关,这是通过CBCT生成侧位片测量两组线距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的结论,说明切牙后移量与上气道矢状向变化量存在相关性。而本实验分析切牙内收量变化、尖牙磨牙宽度变化、上后牙压低量等线距变化与上气道体积、最小横截面积三维变化的相关性,并未得出有相关性的结论,可见上气道三维方向变化不完全与牙弓变化有关,还受到周围软组织变化的影响,评估上气道的变化不能单纯分析气道矢状径的变化,还应分析气道横径的变化,这也是本研究内容的不足之处。

另外,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患者的体位改变会造成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变化,与直立、侧卧位相比,仰卧位更容易改变悬雍垂角度造成气道堵塞

。所以,未来检测气道变化拍摄CBCT时应选取仰卧位更具有临床意义;其次,呼吸功能监测与呼吸运动相关肌肉张力和活性改变、同测量气道体积相比与睡眠呼吸暂停更加密切相关,更有研究及诊断意义

,因此,未来我们将增加气流流体力学以及呼吸睡眠监测方面研究,使实验结果更具有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不会改变上气道尺寸,上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变化与上前牙内收量、牙弓宽度变化量以及磨牙压低量不相关。

[1]Mariani L,Maino G,Caprioglio A.Skeletal versus conventional intraoral anchor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Class Ⅱ malocclusion:dentoalveolar and skeletal effects[J].Prog Orthod,2014,15:43-53.

[2]Oh Y H,Park H S,Kwon T G.Treatment effects of microimplant-aided sliding mechanics on distal retraction of posterior teeth[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1,139(4):470-481.

[3]Yamada K,Kuroda S,Deguchi T,et al.Distal movement of maxillary molars using miniscrew anchorage in the buccal interradicular region[J].Angle Orthod,2009,79(1):78-84.

[4]Bechtold T E,Kim J W,Choi T H,et al.Distalization pattern of the maxillary arch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orthodontic miniscrews[J].Angle Orthod,2013,83(2):266-273.

[5]Soheilifar S,Mohebi S,Ameli N.Maxillary molar distalization using conventional versus skeletal anchorage devic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 Orthod,2019,17(3):415-424.

[6]Grec R H,Janson G,Branco N C,et al.Intraoral distalizer effects with conventional and skeletal anchorage:a Meta-analysi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3,143(5):602-615.

[7]Hu Z,Yin X,Liao J,et al.The effect of teeth extraction for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the upper airway: a systematic review[J].Sleep Breath,2015,19(2):441-451.

[8]Bhatia S,Jayan B,Chopra S S.Effect of retraction of anterior teeth on pharyngeal airway and hyoid bone position in Class I bimaxillary dentoalveolar protrusion[J].Med J Armed Forces India,2016,72(Suppl 1):S17-S23.

[9]Wang Q,Jia P,Anderson N K,et al.Changes of pharyngeal airway size and hyoid bone position follow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Class I bimaxillary protrusion[J].Angle Orthod,2012,82(1):115-121.

[10]Zhang J,Chen G,Li W,et al.Upper airway changes after orthodontic extraction treatment in adults: a preliminary study using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J].PLoS One,2015,10(11):e0143233.

[11]Pliska B T,Tam I T,Lowe A A,et al.Effe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the upper airway volume in adult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6,150(6):937-944.

[12]杨偲偲,黄远亮,张蕾.应用CBCT评价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疗效[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6,25(2):86-90.

[13]沈蓉,刘从华.颞下颌关节病患者RW-Splint治疗前后上气道变化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34(3):360-363.

[14]Ali D,Mohammed H,Koo S H,et al.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tooth movement in Class Ⅱ malocclusions treated withoutextraction by orthodontic mini-implant anchorage[J].Korean J Orthod,2016,46(5):280-289.

[15]刘冠邑.微型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列三维方向的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16]向彪,徐逸晨,王梦含,等.无托槽隐形矫治矩形附件对上颌磨牙远中移动力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1,37(2):78-82.

[17]聂改云,胡红云,梁蓉,等.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对上气道形态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7):737-742.

[18]刘盈盈,徐卫华,郑之峻,等.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上气道间隙及舌骨位置等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2(11):1336-1340.

[19]Abbas S,Vahid M,Foozie Z,et al.Position of the hyoid bon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irway dimensions in different classes of skeletal malocclusion 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J].Imaging Sci Dent,2020,50(2):105-115.

[20]Chen Y,Hong L,Wang C L,et al.Effect of large incisor retraction on upper airway morphology in adult bimaxillary protrusion patients[J].Angle Orthod,2012,82(6):964-970.

[21]Aldosari M A,Alqasir A M,Alqahtani N D,et al.Evaluation of the airway space changes after extraction of four second premolars and orthodontic space closure in adult female patients with bimaxillary protrusion-A retrospective study[J].Saudi Dent J,2020,32(3):142-147.

[22]石安田,张瀚文.牙合平面与上气道形态功能及舌骨位置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在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12):54-58.

[23]傅露斯,俞沣洋,马丹丹,等.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女性患者强支抗内收前牙后上气道及周围结构变化的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6,19(4):216-223.

[24]史巧昕.骨性Ⅱ类高角成人患者拔牙矫治对上气道形态结构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16.

[25]Shi X,Chen H,Lobbezoo F,et al.Effects of miniscrew-assist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premolar extractions on upper airway dimension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lass II high-angle malocclusion[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21,(Suppl 1):724-730.

[26]陈宇.成人双颌前突患者种植钉支抗下前牙内收和压低后气道及牙根的三维CBCT配准评价[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7]王松建,黄晓清,黄亚奇.仰卧睡眠时头部位置对睡眠中呼吸障碍事件发生的影响[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8,37(4):50-54.

[28]武伟.安氏Ⅲ类伴上颌发育不足生长发育期患者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后上气道三维形态学及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磨牙气道平面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磨牙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半颗牙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参考答案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