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读书札记

2022-09-07 11:35
戏剧之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民族志音乐学民族

张 涛

(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8)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初入门的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专业的学生可能对于民族音乐学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模式、思潮等要点还比较陌生。因此,笔者详细阅读并且认真探究了由民族音乐学家陈铭道编写的《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对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产生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是陈铭道的代表性书籍之一,于2010 年出版。这本著作主要介绍了西方民族音乐学,即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本源,并将西方民族音乐学按照发展脉络顺序分为多个章节进行详细讲解,将其中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写作方法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从而使得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状况。在此,笔者认为《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的特点:

一、布局合理,论述清晰

在阅读《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该书是一本布局合理、论述清晰的著作,读者从书本目录中即可看出作者按照明确的思路将全书合理地划分成十讲:音乐学的拓荒者、伟大的先驱、比较音乐学、民歌复活与民粹、诞生与定义、研究模式、实地调查、音乐民族志、学科人物、范式与思潮。此外,作者还结合运用中国的古诗词句给其中的每一讲都设置了恰当的描述性标题和结尾。如此一来,该书不仅具备了别具诗情的首尾呼应的结构特征,同时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标题和结尾句就可以大致上明白此章节所讲的主要内容,从而帮助读者能够思路清晰地去阅读正文内容。例如第四讲的标题:“一杯愁绪,几年离索——民歌复活与民粹”,作者运用宋代文学家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中的词句:“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达出作者对在民歌复活工作过程中民歌与民粹没能完整流传下来这一现实状况的遗憾之情。另外作者在结尾处又运用明代词曲作家施绍莘的《谒金门·春欲去》中的词句:“无计可留春住”,再次深切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发展进程中优秀音乐文化流失的慨叹。

在该书的代序部分,身为作者同学的王廉对整本书的学术价值予以肯定,并向读者介绍了民族音乐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对该书正文将要讲述的西方民族音乐进行了背景介绍。作者将西方民族音乐学这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按照发展脉络分成十个小的模块向读者讲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条理清晰且观点鲜明。例如第一讲“征帆去棹斜阳里——音乐学的拓荒者”介绍了1885 年亚历山大·埃利斯发表的《论各民族的音阶》,这本书开始改变欧洲人对非欧音乐错误的言论和观点。接着卡尔·斯当普夫建立了为心理研究服务的录音档案馆,并且发展出来一整套比较音乐学的学术研究和写作规范。后来,圭多·阿德勒完善了音乐学的学科理论,建立起音乐学的知识谱系,提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新方向、新视野、新方法,在偶然中发现必然。第二讲“心随流水到天涯——伟大的先驱”介绍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从事田野采集工作并为将来民族音乐学发展打下基础的伟大先驱们。博厄斯强调人类学的基础是田野工作,为民族音乐学奠定了人为理论基础;阿丽丝·坎宁安·弗勒奇尔成为研究印第安人音乐的开先河者;杰西·瓦尔特·弗尤克斯是第一个出于科学考察目的为民族录音的人;弗朗西斯·邓斯莫尔提出“原始”音乐是在五声音阶上构成的……这样既有知识要点也有学者解读的布局模式使读者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有一个快速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启示了读者认识一门学科必须从其历史发展的源头入手,通过分析其人物、方法、模式等要素进行整个学科的探究。

二、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在对此书的阅读过程中,笔者认为此书还是一本知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著作。我们可以在此书的第三讲至第五讲中发现,作者从比较音乐学的起源开始一直讲到西方民族音乐学的诞生,几乎把所有关于西方民族音乐学的重要节点都逐一地列举出来。1900 年,斯当普夫成立柏林音响档案馆,由此开始比较音乐学的工作。1914年由德国音乐家萨克斯和奥地利音乐家霍恩博斯特尔提出HS 分类法,是一种新的乐器分类方法,更加完善了比较音乐学的研究体系。在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后,贾阿普·孔斯特发表了《民族音乐学》一书,从此民族音乐学成为一个固定的学科专有名词。这些点点滴滴,作者都毫无保留地全部介绍给读者,不仅展现出作者对西方音乐史的深入了解,更帮助音乐专业学生整理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脉络,由此可见此书的确是一本知识内容丰富的著作。

此外在实用性方面,作者将在民族音乐学学习过程中运用到的研究模式做了细致介绍,使读者受益良多。首先,在第六讲“拼却此生,把葫芦依样画——研究模式”中作者介绍了阿兰·梅里亚姆提出需要建立一种必须兼顾民间评价和分析评价、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相关视角,兼顾分析层面上符号、审美、形式、心理、物理侧面等音乐研究的观念化,以及兼顾音乐相关行为和乐音本身的研究模式。接着作者把理论界对于梅氏模式的运用按照时间线进行梳理:1973 年约翰·布莱金发表了《人的音乐性》,拓展了人们对不同音乐体系的认识,驳斥了西方流行学术理论,成功应用了梅氏模式;1987 年蒂莫塞·赖斯发表《关于再次模式化民族音乐学研究》,提出了对梅氏模式的修改方案,于2003 年又提出了“时间、地点、音乐体验和民族志中的隐喻”这一新方法理论。第十讲“明日花更好,知谁与共——范式与思潮”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范式进行介绍,从民族音乐学发展之初的文化传播论,到20 世纪后半叶的功能主义、解释人类学、符号学等,再到20 世纪60 年代的解构主义、性别研究,最后到20 世纪末的“涵化”“濡化”以及超文化、亚文化、跨文化研究,并且总结出在人类学成为显学的当下,虽然人类学早已接管了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受人类学范式支配,但是对音乐的分析和研究仍旧是民族音乐学的生命线。作者逐一介绍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主要研究模式和范式,并进行整理总结,为音乐研究人员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此可看出此书是一本实用性强的著作。

三、教书育人,尽显其中

我们可以在此书的前言中得知,2007 年作者到新疆师范大学工作,每周会为音乐学院的老师们开展一节民族音乐学讲座,后来根据当时的十六节讲座内容整理成此书,可以给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一些讲课和课后学习的参考资料,并且对此书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使用问题进行解释。《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一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长者对后辈的谆谆教导,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书中的第七讲和第八讲中。例如在第七讲“莫愁前路无知己——实地调查”的导读中,作者借用列维·斯特劳斯的一句话说明了音乐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自身的田野经验向读者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方法,并根据实例进行讲解。书中提到在实地调查前我们要落实地点、做好事前准备、制定详细方案、写出详尽调查计划并且可以根据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准备好自己要提出的问题,比如他们的音乐究竟是什么?什么在这次事件中是处在第一位的?动机力量是什么?他们有音乐性的体验吗?作者建议大家在记录音乐活动时主要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调查。同时,作者就实地调查应当注意的事项提出研究人员不要忘记来这个地方的目的、不要介入对象的实际活动、不要与他人有民事纠纷,强调道德准则是实地调查过程中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包括研究人员不可随意利用调查收集的他人资料、不能把资料当做商品、要注意贴近生活、要注意检查调查设备等多个要点。作者以一位老师叮嘱自己学生般的口吻,不仅仅教授了读者实地调查的方法,同时也不忘教导读者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与他人和睦相处。

此外,作者还专门在本书第八讲“似花还似非花——音乐民族志”中向读者介绍了有关音乐学术论文的写作。作者在其中讲解了音乐民族志需要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调查来对当代音乐文化进行系统描述,并且音乐民族志的创作者要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去到远方寻找西方文化所不具备的东西。同时作者总结了詹姆斯·普里查德论述民族志的写作目的,即追溯人类部落和种族的历史,发现他们的相互关系,得出肯定的或可能的结论,研究同族关系以及各种起源。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传统音乐民族志核心写作方法中的五个“W”,也就是研究者通过系统考察参与音乐表演的人,了解他们的相互活动,研究他们的最终产品,最终构筑起音乐民族志的基本框架。在没有阅读此书之前,笔者尚不能确切地理解音乐民族志的本质,也不清楚传统音乐民族志与现代音乐民族志的区别,而此书给读者在诸多方面都提供了可借鉴的学习方法。不管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还是在平时的写作方面,此书都是一本有教育意义的著作,为音乐研究人员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结语

通过阅读此书,笔者对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脉络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在民族音乐学领域我们未知的东西还有很多,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夯实我们的知识储备。纵观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伟大的先驱者为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崛起是由这么多年来无数学者们的心血铸成的。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家既是学习者,也是学科建设者,为音乐学的繁荣发展而奋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笔者希望通过民族音乐学界新老两辈学者的不懈努力,使得民族音乐学在世界音乐学术论坛上能够大放异彩。

①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129.

②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133.

③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163.

猜你喜欢
民族志音乐学民族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我们的民族
音乐学人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