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

2022-09-09 04:43张展
现代职业安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苍山防灾减灾

张展|文

舆情

5 月9—15 日,涉及应急管理领域的网络信息累计138 万余条,其中,网络媒体报道量90 万余条,网络转发讨论量48 万余条。其间,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国家防总继续维持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滚动会商,调度南方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13 人私自进入云南大理苍山后失联,当地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队伍组织救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一航班冲出跑道起火等相关信息引发舆论广泛讨论。

热点新闻TOP4

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5 月9—15 日,“‘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热度最高,相关新闻转发20 万余条;其次为“第14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发热议”相关转发量13 万余条;再次是“13人私自进入云南大理苍山后失联,当地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队伍组织救援”相关转发量1.2 万余条。

在此期间,媒体关注的焦点突出为:

第一,“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网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演习规模“十分壮观”。参演人员“用实力说话”、演练气氛“超燃超炫超酷”,致敬消防救援人员“你们是最棒的”。二是认为参与演习的各部门人员技能专业、装备精良。评论表示充分体现了“中国力量”,通过演习锤炼了队伍素质,积累了救援经验,给广大民众“满满的安全感”。三是呼吁建立实战演习常态化机制。评论呼吁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第14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发热议。网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联系“汶川地震十四周年”。评论在缅怀地震遇难同胞的同时,表示将继续科学、深入地探索和了解自然灾害预防应对知识和技能,让灾害带来的悲痛和损失不断降低。二是关注科普教育内容。评论认为自然灾害犹如“考卷”,培养社会公众预防减灾的意识必须跟上,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刻不容缓。

第三,13 人私自进入云南大理苍山后失联,当地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队伍组织救援。主要观点:一是向救援队伍致敬。评论肯定社会救援力量,评论向英雄致敬,呼吁驴友不要盲目从事危险的探险活动,给救援人员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二是关注景区安全管理。评论认为要把景区的周界防护工作水平提高,在相关的景区入口和危险区域设置驱离产品,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浪费。三是呼吁民间救援队伍提升专业性。评论认为民间救援队伍应该提升专业度,并加大队伍规模,提升第一时间救援效率。

第四,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一航班冲出跑道起火。主要观点:一是不少评论联系“3·21”东航客机事故。评论认为航空安全普遍下滑,特别是小型航空公司,受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松懈,航空事故多发高发,“让乘客没有了安全感”。二是评论呼吁遏制航空事故高发势头。评论呼吁加强安全管理和培训教育,重视飞行器安全以及机务人员心理健康。安

猜你喜欢
苍山防灾减灾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苍山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