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百合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2022-09-13 03:33马海祥魏红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种球鳞茎行距

马海祥,魏红霞

(1.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种子站,甘肃 定西 743000;2.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园艺工作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隶属于定西市,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距兰州不到100 km,海拔2000 m左右,年平均气温6℃(最高气温33.6℃,最低气温-29.5℃),年降雨量550 mm,无霜期145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分,山区耕地土层深厚,有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气候湿润,种植百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1]。本研究以引种的兰州百合为研究对象,在定西市安定区南部二阴山区石泉乡中寺村开展百合栽培试验,为在相应地区推广种植兰州百合提供参考[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9—2021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中寺村进行,选择20~30 g的兰州百合商用种球;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试验区土壤属于砂质壤土,属丘陵缓坡地带,坡度5°左右,生长期内虽然雨水较多,但排水较好,质地松软,适宜百合生长;选择3年内未种植百合,且前茬不能为葱蒜类作物的地块,前茬作物最好为瓜类、豆类,因为瓜类、豆类茬口土壤肥沃,百合能够良好生长。试验地为东西走向阴坡地块,播种后经过连续3年的栽培生长成为150~250 g的商品百合产品。

1.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兰州百合。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种不同处理,处理A:株行距24 cm×22 cm;处理B:株行距21 cm×22 cm;处理C:株行距19 cm×22 cm;处理D:株行距17 cm×22 cm;处理E:株行距16 cm×22 cm;处理F:株行距15 cm×22 cm,小区面积6 m2,采用平畦栽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兰州百合播种后观察记载其生物学特征,调查各种栽植密度对生育期、单株鳞茎重、商品率、商品产量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测产时每个小区全部称重。测净重时以市场销售的商品要求为标准,每个试验测产操作由同一个人操作,详细记录小区产量。

2 农事操作及主要技术要点

2.1 整地与施肥

百合要求肥沃而轻松的土壤,栽培前要先深耕土壤,深约30 cm。前作收获后结合自然降雨进行耕地,及时打耱收墒,保持水分。施足底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在耕地前施农家肥37500~60000 kg/hm2,同时施入草木灰约750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以补充磷与钾肥料的成分。农家肥一定要选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全面铺撒,耕翻入土。

2.2 适时栽植

2.2.1 栽植时间 兰州百合的栽植可分为春栽和秋栽,春季于3月中下旬栽植,秋季于10月下旬栽植。每年4月20日左右出苗,9月20日左右地上部分枯死。干旱地块多选择春栽,降雨较多的地块多选择秋栽。

2.2.2 栽种量 种球的质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一般个头较大的种球生长旺盛,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种球的投资费用较高,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不用大种球,以选用20~30 g的中等种球为宜,用种量3000~3750 kg/hm2。

2.2.3 栽植方法 用平畦栽植,先用犁顺坡开沟,以利排水。畦宽5 m,畦间沟宽30 cm,沟深20 cm,每畦可栽种百合14行。为了促进生长,可采取在沟底施种肥的方法,栽植时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施肥后盖土一层,使肥与种球隔离。栽植时土壤不可过湿,以手捏紧放开后不形成土团为宜[3]。

2.3 田间管理

2.3.1 中耕除草 平畦栽培百合,生长期间所需水分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补充,因此中耕松土对利用和保持土壤水分具有重要意义。兰州百合栽培在第一年、第二年均要进行较深的中耕松土,第三年因百合生长旺盛,为避免损伤根系,一般进行浅耕除草即可。中耕的适期是在“罩根”长出之前进行。中耕的方法与其他作物不同,即用特制的镢头(长约25 cm)在午间距离秧苗约4~5 cm处进行深刨,深度与镢头等长,并随即用脚抹平地面,保持土壤松软。在干旱山区,这种中耕方法不但使土壤能保持长时间松软,而且能充分吸收雨水,使下层保持较多的水分。深刨还具有改善土壤下层透气性的作用,对茎盘底出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除深刨外,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杂草,一般除草3~4次即可。

2.3.2 施追肥 第二年、第三年早春解冻后,撒施腐熟有机肥45000 kg/hm2,出苗后将肥锄入土中,耙耱平整。5月中下旬结合第一次中耕追施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深施于百合行间,耙耱平整。

2.3.3 摘花蕾6月上旬当花茎伸长到2 cm长花序形成、组织尚未老化时,用手折断即可,过迟不但养分消耗较多,而且较难折断,费力较大。及时摘除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百合鳞茎膨大。由于花蕾生长不一,要分多次摘除,在晴好天气进行为宜,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摘除的花蕾晒干或腌制后均可食用。

2.3.4 冬季管理 百合地上茎不耐霜冻,早霜来临之前即枯死,要及时清理。埋在地中的鳞茎能忍耐0℃以下低温,兰州百合的鳞茎常常在平均-5.5℃的土层中能安全度过寒冬无冻害。冬季用地膜全面覆盖地表,以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第二年百合萌发新的茎叶。

2.3.5 病虫害防治

2.3.5.1 地下害虫。整地时彻底清除田内秸秆及附近杂草,有机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或用50%辛硫磷乳油7.5 kg/hm2拌750 kg过筛细土或厩肥做成毒土,均匀撒入犁沟内,然后耙耱平整;生育期发现害虫为害时,用40%辛硫磷乳油1875 g/hm2稀释后喷施。

2.3.5.2 病毒病。已经发生病毒病的植株几乎没有治好的可能,需及时拔除,带出田间深埋。

2.3.5.3 立枯病。及时发现并拔除病株,并用50%石灰乳消毒处理发病区域。

2.3.5.4 叶枯病,也就是常见的灰霉病。把患病植株的叶片摘除并集中烧毁,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进行2~3次。

2.3.5.5 疫病。中耕除草时避免碰伤根茎部,以防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现病株连根挖掘并集中烧毁。

2.3.5.6 软腐病。收获贮藏运输时,尽可能不要碰伤百合鳞茎;兰州百合怕热不怕冻,尽可能放在低温条件下。

2.3.5.7 炭疽病。如发现病株应当即烧毁,贮存时注意通风。

2.3.5.8 斑点病。如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带出田外焚烧掩埋。发病严重时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以防病害蔓延。

2.4 收获

2.4.1 收获时间 兰州百合地上部分枯死(“秋分”前后)后即可开始采收,但为了提高产品的甜度,一般在田间还要经过1个月左右的低温,到“立冬”前后进行挖掘。

2.4.2 收获方法 百合收获后随即去掉茎秆,除净泥土,剪去须根,及时运入室内,不可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外层鳞片干燥和变色,影响美观。兰州百合收获时还应随即进行分级,将不够成品标准的小鳞茎单收单贮藏,以备培育“种球”时使用。

2.4.3 贮藏方法 一般采用堆藏法,此法效果好、成本低、简单易行。兰州百合的堆藏方法是选择空旷的房间,根据贮藏量多少,在地上铺6~7 cm的潮湿土壤,将鳞茎倒放于土上,排列整齐,再盖上一层土壤,厚约3~4 cm,上面再排放一层百合鳞茎,再盖土一层,如此层层码堆,往上逐渐收缩,高度可达1.5 m,码堆的宽度以1 m左右为宜,不可过宽,以便防止堆内温度过高。堆的四周用土封盖,土厚约30 cm,可以贮藏到次年3月。贮藏期间要注意检查,防止腐烂。

3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兰州百合单株鳞茎重随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商品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而降低。但在株距17~21 cm处理下商品产量在18530.9~19020.6株/hm2,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分析还可以看出,随着株距的减小,百合鳞茎商品率下降,商品产量也明显降低,随着株距的加大商品率提高,但由于总产量低,商品百合产量也随之降低。

表1 百合不同密度试验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兰州百合小区产量和折合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密度越小,产量越低。密度在165000~195000株/hm2范围内产量较高。

表2 百合不同密度试验产量结果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兰州百合的种植密度为165000株/hm2,即种植行距22 cm、株距17 cm时商品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大。

猜你喜欢
种球鳞茎行距
百合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10个种源西红花引种及其性状比较
洋葱种球不同处理贮藏效果研究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百合小鳞茎抽薹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2种百合科植物离体鳞茎诱导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百合种球栽植有讲究
伊犁贝母鳞茎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