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短期效果观察

2022-09-13 12:11戚红亮陈锦招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效贴膜炎火针

戚红亮 陈锦招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PF)是临床引起足部活动功能受限、足跟部疼痛的常见疾病,因足底不适就诊的患者中,有11%~15%被诊断为足底筋膜炎[1]。该病以足跟部疼痛不适,跟骨内侧结节处明显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PF 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主要有运动疗法、穿戴矫形鞋垫、肌肉能量技术(MET)、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等康复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效果不佳,且易复发等问题[2]。火针治疗古称“燔针”,其治疗方法属于“焠刺”,火针集针刺疏通经脉、火气温经补阳双重功效,因“气得热而散,血得热而行”,具有温通经脉、补养气血、升阳举陷的作用。肌内效贴广泛应用于运动机能改善及康复治疗,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矫正姿势、减轻水肿、增强关节稳定性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3-4]。本研究发现采用火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足底筋膜炎,能有效缓解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减少足底筋膜因应力附着点移动受损概率,改善足部功能情况,两者联合相得益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20 年5 月-2021 年6 月在惠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和康复科就诊的足底肌膜炎患者56 例。诊断标准参照Goff 等[5]拟定:(1)足跟部疼痛,晨起或久坐久卧足底后第一步着地时疼痛明显;(2)疼痛部位以足底筋膜起点处或跟骨内侧结节明显;(3)步态异常,足部背伸疼痛;(4)超声或MRI 检查可见足底筋膜增厚及异常水肿带。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年龄20~60 岁;(2)病程≥3 个月,经超声波、短波、口服非甾体类药物等保守治疗疼痛不能缓解者;(3)近期未行固醇类药物局部注射者。排除标准:(1)有足部骨折、风湿或类风湿性疾病、手术史、肿瘤者;(2)底筋膜起点处或跟骨内侧结节周围有感染、出血倾向者;(3)严重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4)有认知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 例。该研究经惠州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1)肌内效贴治疗。肌内效贴贴扎方法:贴扎支持带和减压带。贴扎时每次固定操作均采用轻度拉力。支持带贴扎:“I”型贴布第一条扎贴贴布一侧固定在胫骨粗隆,另一侧固定在足背前侧,覆盖胫前肌肌腹;第二条扎贴贴布一侧固定在腓骨头,另一侧固定在内踝,覆盖腓骨长短肌肌腹。第三条扎贴贴布一侧固定在外踝上,另一侧固定在内踝上。贴扎减压带:取贴布6~8 cm,在疼痛明显部位作横向贴扎,中点选择疼痛明显位置稍进行牵拉操作。贴扎治疗周期为4 周,每隔3 d 更换1 次贴布。(2)火针治疗。参考《火针疗法》中治疗足跟痛的具体操作拟定,取穴:阿是穴、大钟、仆参为主穴,实证取悬钟、金门为配穴,虚证取太溪、肾俞为配穴。其中,实证:足跟痛,站立或行走时加重,疼痛剧烈,行走触地则加重,部分患者局部有肿胀感,舌苔白,脉弦紧;虚证:隐隐作痛,缠绵不愈,遇劳则重,局部皮肤色泽无明显改变,常伴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舌淡,少苔,脉弦细[6]。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用棉签棒由足跟部向足前部进行触压检查,寻找阿是穴并标记,阿是穴常规消毒后选用中等粗细火针烧至通红后以极快的速度刺入穴位,深度根据肌肉厚度而定,深0.3~0.5 寸,迅速出针;太溪、大钟、仆参等穴火针针刺深0.1~0.2 寸。治疗周期为4 周,每隔3 d 进行火针治疗。

1.2.2 对照组 采用肌内效贴治疗,肌内效贴贴扎方法同观察组,治疗周期为4 周,每隔3 d 更换1 次贴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 周后、治疗4 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晨起第一步疼痛程度,该量表是一分为10 等分的直线,由0~10 共11 个数字构成,0 为无痛,10 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根据疼痛感受选择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数字。采用飞利浦IU22 型超声仪探查足底筋膜起点处或跟骨内侧结节疼痛最明显位置,选择5~12 MHz 声头探测并记录该位置足底筋膜最大厚度。足功能方面,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表评定,分数越高代表功能恢复越好,其中优:90~100 分;良:75~89 分;一般:50~74 分;差:50 分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 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P25,P75)描述,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VAS 评分及AOF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及AOF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周后,观察组VAS评分及AOFAS 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M(P25,P7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OF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OF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足底筋膜厚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足底筋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周后,两组足底筋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观察组足底筋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足底筋膜厚度比较[mm,()]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足底筋膜厚度比较[mm,()]

3 讨论

足底筋膜起自跟骨结节内侧,向前延伸至跖趾关节和邻近足趾的致密结缔组织,是组成内侧足弓的主要结构,具有保护足底组织及维持足部功能的重要作用[7]。关于足底筋膜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足底肌膜炎发病是由足跟、足底筋膜反复损伤以及超承受范围的外力作用引起[8]。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可自愈的疾病,但往往因为慢性疼痛对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进行保守治疗。研究表明,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9-11]。

肌内效贴是运用弹性的贴布贴于受术部位以放松局部组织,改善局部循环,提高组织修复速度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运动、康复治疗[12]。《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足跟痛/足底筋膜炎:2014 修订版》临床实践指南表明,有A 级证据提示临床使用抗旋前贴扎治疗足底筋膜炎,可即时减轻局部疼痛并改善足部功能。肌内效贴可通过维持足部虚弱肌肉力量,改善收缩能力,提高其支撑力量,维持足部肌肉正常活动,另一方面肌内效贴可提高足部痛阈,减轻局部疼痛[13]。

根据足底筋膜炎的特点,本研究采用了覆盖胫骨前肌、胫骨后肌和腓骨长短肌的贴扎方法,是因为腓骨长肌、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三者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足弓平衡[10],下肢发力受力方式对足弓的完整性有着重要影响。且足弓高度亦对跖腱膜承受的张力产生一定影响,当足弓高度低于正常时,足底的腱膜受到牵拉力量增加,长时间异常拉伸引起足跟部疼痛的发生[14];肌内效贴利用贴布收缩的能力,减轻足部肌肉受力,通过力学原理减轻关节、肌肉压力[15-16]。

火针在古代又称为“焠刺”或“燔针”,集针刺疏通经脉、火气温经补阳双重功效于一体,可达到温通经脉、引热外达、行气活血的功效。《灵枢·官针》载有焠刺者,烧针后刺入,是治疗痹证的方法,《类经》言:“劫刺,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足底筋膜炎发病多为风寒湿邪外袭或长久站立或行走致局部经脉运行不畅、气血瘀阻,治疗以温经通脉、活血化瘀为主。

足跟部与多条经脉循行密切相关,为足少阴肾经之所主,亦是阴阳二跷脉起源处。阳跷脉主人体左右的阳气,阴跷脉主人体左右的阴气,肾之阴阳为人体阴阳之根本,《灵枢·经脉》载有:肾经的主治病症包括有……足跟部疼痛发热,故有医家认为足跟痛与人体肾阴、肾阳的虚损密切相关[17]。足部位于人体最下部,容易遭受寒邪、湿邪外袭,若加之肾气不足,外邪易侵,湿邪久而发热,可形成湿热互结,经脉不通、气血不行,瘀血停滞,发为足跟疼痛;或是足部长久行走站立、不慎损伤,亦可见瘀血停滞,《医宗金鉴》载有因足跟部受风寒之邪侵袭血脉,气血瘀滞不通而发为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的病机多以肾虚、血瘀为体现,故本次研究根据患者症状不同,分别辨为虚实两证,选取不同配穴治疗。

主穴选穴方面,《灵枢·经筋》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选取阿是穴为主穴,是“以痛为腧”的取穴法体现,温热之力直达足跟;大钟穴为足少阴肾经的络穴,足少阴络脉在踝关节后面绕过足跟后走向足太阳经脉,足底肌膜炎亦属于足少阴络脉之病变,选足少阴之络大钟穴为主穴具有滋养筋肉、改善气血功效。仆参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亦是足太阳、阳跷之会,《灵光赋》有足跟疼痛选用仆参穴的记载,火针仆参穴能起到温肾补阳、运行气血的功效,对足底筋膜炎效果显著。

辨证取穴方面,《杂病穴法歌》载有双脚移动受限选择悬钟穴,悬钟为足少阳胆经穴,胆主骨所生病也,悬钟又为髓会,可治疗肢体骨骼相关病证[18];金门穴为足太阳膀胱经郗穴,是足太阳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实证选此二穴可疏通局部经气,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的功效。太溪穴属足少阴肾经,为足少阴经输穴、原穴,气血所注之处;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肾之精气聚集之处,为补肾之要穴[19],虚证取此二穴可起补益肾气的功效。

本研究发现,肌内效贴联合火针治疗,患者AOFAS 评分、晨起第一步VAS 评分在治疗1、4 周后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肌内效贴联合火针治疗足底筋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肌内效贴联合火针能有效缓解足底筋膜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足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效贴膜炎火针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肌内效贴对一年级学生不良执笔姿势矫正效果的研究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老来爱运动要防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