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患者的效果*

2022-09-13 12:11卢玺宇田伟吴爱玲刘丛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甘露醇脑损伤皂苷

卢玺宇 田伟 吴爱玲 刘丛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I)具有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需接受急诊开颅手术行颅内减压和血肿清除,术后配合药物干预对患者的恢复具有关键意义。术后药物选择为临床研究热点。术后给予抗感染、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等为主要治疗内容,但文献[2-3]报道显示上述治疗方案疗效欠佳,主要是因为SCI 存在氧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升高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继发性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临床治疗新思路,中药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参附注射液出自中药方剂参附汤,含有红参和附片的药物提取物,可补元气、益气射血、回阳救逆,现代药理表明红参和附片的人参皂苷、乌头碱等有效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过氧化物、改善微循环、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等作用[4-6]。将该中药注射剂用于辅助治疗SCI,或能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参附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SCI 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行开颅手术治疗的60例SCI 患者。纳入标准:(1)均符合SCI 诊断[7];(2)受伤后12 h 内入院;(3)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3~8 分;(4)对本研究所用药物不过敏。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病史;(2)急性脑血管疾病;(3)合并严重骨折或失血性休克等损伤。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与参附组30 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内24 h 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改善微循环及脱水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吸氧支持等,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参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生产厂家: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3116,规格:100 mL/支]。术中开放外周静脉通道,参附注射液60 mL+5%葡萄糖溶液250 mL 快速滴注,术后12 h追加滴注参附注射液同等剂量,后每24 小时滴注同等剂量参附注射液,连续用药14 d。两组均观察至术后6 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1)GCS 评分及甘露醇使用天数。于术后7、14、28 d 采用GCS 评价两组意识情况,该量表共15 分,评分高低与意识清醒呈正相关[8],并统计甘露醇使用天数。(2)血清S100β 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于术前及术后24、48、72 h 各采集两组深静脉血样标本3 mL,以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血清样本检测S100β 蛋白、NSE 水平。(3)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28 d 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受损。(4)术后6 个月预后评价。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估,共1~5 分,得分与预后情况呈正相关[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8 例(60.00%),女12 例(40.00%);年龄38~57岁,平均(45.37±6.13)岁;术前GCS 评分3~8分,平均(6.21±1.35)分;受伤时间3~6 h,平均(4.60±1.15)h;损伤类型:颅内血肿18 例(60.00%),脑损伤9 例(30.00%),脑干损伤3 例(10.00%);致伤原因:车祸18 例(60.00%),坠落伤7 例(23.33%),打击伤5 例(16.67%)。参附组,男20 例(66.67%),女10 例(33.33%);年龄36~57 岁,平均(46.11±6.30)岁;术前GCS 评分3~8 分,平均(6.04±1.40)分;受伤时间3~6 h,平均(4.72±1.04)h;损伤类型:颅内血肿17 例(56.67%),脑损伤11 例(36.67%),脑干损伤2 例(6.66%);致伤原因:车祸20 例(66.67%),坠落伤8 例(26.67%),打击伤2 例(6.66%)。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GCS 评分及甘露醇使用天数对比 参附组甘露醇使用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28 d,两组GCS 评分均升高,且参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GCS评分及甘露醇使用天数对比()

表1 两组GCS评分及甘露醇使用天数对比()

2.3 两组血清S100β 蛋白、NSE 水平对比 术前,两组血清S100β 蛋白、NSE 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两组S100β 蛋白、NSE 水平均降低,且参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对比[μg/L,()]

表2 两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对比[μg/L,()]

表2(续)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84,P=0.108),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2.5 两组术后6 个月预后评价对比 参附组术后6 个月COS 评分为(2.79±0.42)分,高于对照组的(2.16±0.36)分(t=6.238,P<0.001)。

3 讨论

SCI 早期以脑水肿、颅内高压为主要改变,脑部处于缺血缺氧损伤状态,继发性脑损伤主要以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脑再灌注损伤为主[10]。手术及术后的药物干预减轻继发性损伤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在基础治疗应用术后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11],但相关报道指出术后基础治疗的效果存在局限,考虑颅脑损伤还与颅内缺氧、炎症介质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有关[12]。近年来,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参附注射液中的人参皂苷、乌头碱等提取成分具有降低心肌耗氧、清除自由基、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临床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13]、血液疾病[14]的治疗。参附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SCI,以期能减轻脑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SCI 可继发脑血流循环障碍,导致颅内血压、血糖、白细胞水平升高,同时伴有兴奋性氨基酸的大量释放、钙通道的开放、自由基生成、脂质过氧化,以及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引起细胞凋亡和神经细胞钙超载[15-16]。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存在再灌注损伤,以及伴有大量的氧自由基产生,加重脑损伤[17]。另外,由于颅内微循环障碍,细胞通过无氧酵解获取能量,可使得脑内乳酸堆积。本研究结果显示:参附组甘露醇使用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28 d,两组GCS 评分均升高,且参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参附注射液有利于促进SCI 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改善短期预后,减少甘露醇的使用,但降低并发症的效果不显著。

人参皂苷和乌头类生物碱能降低脑部和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脑及冠脉的血流量,维持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加缺血脑内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18]。同时抑制细胞钙通道,防止钙超载,减轻脑内的钙聚集,抑制或减轻细胞结构的破坏,从而减轻神经细胞及其他脑组织细胞的损害,减少脑血管痉挛和脑水肿的发生;并对抗氧自由基损伤,降低脑组织内一氧化氮酶(NO)、丙二醛(MDA)的含量,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从而减轻脑缺血损伤和缺血再灌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作用,继而减少神经细胞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意识恢复。另外,人参皂苷可促进bcl-2 的表达,降低bax 的表达,抑制caspase-3 的表达,减少颅脑损伤后细胞凋亡;人参皂苷可减轻颅脑损伤大鼠NF-κB 活化,下调TNF-α 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和SCI 继发性损伤,改善患者预后,与郭放等[19]的研究一致。而本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降低并发症的效果有限,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纳入观察样本量偏少造成。

研究表明S100β 蛋白、NSE 在血清中可作为脑保护的评价靶点[20]。正常生理情况下,S100β 蛋白在神经胶质细胞和施旺细胞中高度表达。NSE 由神经元细胞分泌脑细胞和血脑屏障未受破坏时外周血液中的S100β 蛋白、NSE 水平较低。对于SCI患者的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液化坏死,神经元胞体随之溶解,胞内的S100β 蛋白、NSE 大量释放到脑脊液中,S100β 蛋白、NSE 在脑脊液的水平显著增加,而脑脊液中的S100β 蛋白、NSE 经血脑屏障流入血液,使得血清的水平也升高,且与颅脑损伤程度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参附组术后24、48、72 h 血清S100β 蛋白、NSE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参附注射液有助于减轻SCI患者的脑损伤程度。研究表明,红参中的皂苷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的作用,可保护脑神经细胞[21]。附片中的双酯类二萜生物碱与单酯类二萜生物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通过松弛动脉改善脑循环。通过减轻神经元损伤,减少NSE 进入脑脊液和血液,并抑制S100β 蛋白的过度表达。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SCI 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改善短期预后,并能减少甘露醇的使用,但减少并发症的效果有限。

猜你喜欢
甘露醇脑损伤皂苷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HPLC法用于溃疡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的测定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