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进课堂,讲好一堂生动的金融课

2022-09-15 12:58常建壮邓朝阳张海浩张婉叶
大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信贷政策传导思政

齐 明 常建壮 邓朝阳 张海浩 张婉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49

为适应特殊时期的教学部署和线上教学要求,保证高校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迅速做出反应,根据以往线下课程教学、课堂互动组织等方面的经验,调整授课方式,同时结合国家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台的相关金融财政政策,讲解不同经济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并将思政教育融入金融理论进行讲解。一方面,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解金融理论,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作用和传导机制,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结合形势创新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堂,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国家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做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教育学生今后要为国家做更多努力和积极贡献。

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本身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理论力量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力量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要求。万林艳和姚音竹认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孟庆楠和郑君认为,思政课程体系的灵魂应是突破知识的分裂性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框架。在金融类专业课的思政建设研究方面,涉及其与具体课程相结合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需要高校教师不断研究,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方法及模式等,以培养更多既能较好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又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尚道德修养的合格人才。

一、课程设计

金融机构与市场金融学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保险机构发挥的作用。课程主要讲解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国家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央行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人民银行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专项再贷款为抓手,全力做好支持疫情防控金融工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助力疫情防控。为深入推进思政教育,本课程整理了国家在经济领域推出的重要政策,并分别融入相应的授课章节(见表1),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在整个授课体系中,信贷部分重点讲解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支持政策和其为整个经济带来的流动性支撑;商业银行管理部分主要讲解各类商业银行为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所提供的专项信贷支持;保险和外汇部分讲解保险机构在疫情期间提供保险和购汇换汇的新便民措施和绿色通道;金融监管部分讲解监管机构如何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抗疫。通过政策与金融基本理论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国家为抗击疫情所做的积极而有效的工作,让学生了解金融政策的功能,为学生上一堂生动的金融课。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要发挥自身的职能,充分讲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在抗击疫情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在课程的金融市场分析部分,教师详细介绍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我国金融市场经受住了疫情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考验,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波动幅度较小,运行总体平稳,具体体现在金融市场稳、工具储备足,以及设立专项再贷款和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国际金融体系章节,重点介绍国际主要金融机构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新型教研活动,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质,把网络课堂作为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效果调研

本课程通过政策与金融基本理论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国家为抗击疫情所做的积极而有效的工作。教师通过对金融政策的讲解,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金融课。通过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金融机构与市场在线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评估,发现有62.5%的学生认为此课程对疫情期间国家金融政策的讲解非常准确、全面,有37.5%的学生认为讲解较为准确、全面。为了全面掌握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情况,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该课程学习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我们针对在课程中加入国家在疫情期间出台的金融政策的讲解后,学生对金融工具作用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有83.33%的学生认为理解更加深刻,有16.67%的学生认为理解稍加深刻,没有学生认为理解无变化。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加入疫情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做出的财政金融应对措施的讲解后,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金融工具的重要作用,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国家的各项金融信贷政策是如何准确而有效地传导到抗击疫情最需要的地方。正如张文娟提出的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课堂教学尝试,本课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学以致用”。虽然金融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但是仍然可以精准地解决某一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此外,我们对金融机构与市场金融学课程哪一部分更得到学生的青睐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调研结果(如图2所示)表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占比47.92%;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次之,占比35.42%;排在第三的是保险机构发挥的作用,占比10.42%;排在最后的是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占比仅为6.25%。通过调研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学生对于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更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这两部分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更重要的是,疫情常态化下国家有关部门采取的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有力地对冲了部分疫情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陈晓华和崔琳提出,学习兴趣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培养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们对课程的哪些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金融调控政策做了调研,结果如图3所示,排在第一的是金融调控政策的内容,占比87.50%;排在第二的是金融调控政策的背景,占比85.42%;并列第三的是金融调控政策的落实和金融调控政策的效果,占比均为64.58%。纵观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反馈,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完整的金融调控政策体系,包括金融调控政策的背景、措施、落实和效果。课程内容的体系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缜密。刘海燕和蔡则祥提出,体系化是实践教学的必由之路,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根据大学生实践能力掌握的规律,循序渐进,将各实践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使之体系化、科学化,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培养目标。金融机构与市场金融学虽然不是实践课程,但与实践课程有相同之处,授课内容的体系化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结论

文章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设的金融机构与市场金融学在线课程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如何将思政融入课程的讲授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的金融政策。此外,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课程中加入国家在疫情期间出台的金融政策的讲解后,对金融工具作用的理解更加深刻,更能够清晰地了解我国金融体系,了解国家的各项金融信贷政策是如何准确而有效地传导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课程的各个部分来看,学生对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更感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部分的课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授课内容体系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内容体系,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全面、更缜密地思考问题。希望本课程的创新模式能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一些经验。

猜你喜欢
信贷政策传导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贷政策、产权性质与资本结构关系
信贷政策、企业规模和商业信用传递
企业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