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22-09-15 12:58胡向辉
大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分方向大学

李 宝 胡向辉

1.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2.临沂大学物流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3.格里菲斯大学科学与环境学院,澳大利亚 布里斯班 410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逐渐深入,我国社会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环境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高校如何推动国际化教育,如何构建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环保人才,是每一位从事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的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国际化培养不仅仅是要把学生送到国外去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在国内实施国际化培养,而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大学培养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投入等方面的经验是国际化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澳大利亚具有全球著名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海外留学生的比例高达40%~50%,其教育产业已成为该国四大产业之一。研究澳大利亚著名大学一流学科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我国高校相关学科的发展大有裨益。近年来,随着中澳两国高校交流逐渐增多,国内学者对澳洲高校相关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如对澳大利亚一些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宽进严出”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对我国与澳大利亚部分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研究等,这些研究对我国高校相关专业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格里菲斯大学创立于1971 年,是澳大利亚排名前15 的大学,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303位,环境科学、酒店管理、护理和商科为其教学研究强项。其中,环境科学学士学位是澳大利亚第一个获得澳洲和新西兰环境研究所认证的学位,在硬件设施、教育经验和学生支持等方面均为澳洲五星级标准,在国际上具有良好的教学和学术声誉。对其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可为我国环境领域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

格里菲斯大学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总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环境科学领域知识和技能,从社会、物理和生物角度探索环境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方向(环境与保育、环境管理、土壤和水科学、城市环境4 选1),成为具备环境科学专业人士所需的广泛知识和技能的人。4个专业方向的未来职业规划见表1。

二、培养方法和课程设置

格里菲斯大学环境科学学士学位分全日制学习和兼职学习两种,学制分别为3年和6年。全日制学生,通常在一个学期内(3 个月时间,10 周集中授课,2~3 周复习考试)选4~6 门课,每门课程10 个学分、20 次课(每次课为2个小时),每周每门课程通常授课2次(4个小时),其中1次课讲授新内容,主要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要求全部选课学生参加),1 次课为辅导答疑课,一般通过小课堂形式开展(不要求全部选课学生参加,学生可根据自己需求决定)。综合来说,全日制学生每周需参加15~25小时的课程学习,贯穿整个学期始末。

同我国相似,格里菲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也要求先修基础课,之后根据所选方向学习专业课,要求大学一年级全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格里菲斯大学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共设置基础课程16门(其中化学分1和2),要求学生选修不低于8 门(80 学分)基础课程,课程涉及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环境、营销等;4个专业方向对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稍有不同,定量推理等6 门课程为4个专业方向学生的必选科目,具体见表2。

学生修完基础课程后,在大二和大三进入专业方向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必须修满60 学分,即选择6 门课程,每个专业方向课程均不相同,选修课程要求必须修满80 学分,即8 门课程以上,具体见表3。如表3 所示,各专业方向课程非常明确而且固定,学生没有选择余地。选修课程非常丰富,有60~80 门,而且逐步更新和增加,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态、高分子、药学、统计、建模、微生物等多个领域,学生选择自由度非常大,甚至可以选择人体解剖学、量子力学、行业布局和社区调研等看似与专业毫不相干的课程。

大三学生还要完成一个实践必修课,课程名称分别为环境“顶峰”和工作整合安排,学分均为20 分,两者选择其一即可。环境“顶峰”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如开放式调查、实验、实地评估、理论应用等方式(学生可以以3~5 人小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进行数据收集、记录和解释,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形成书面报告,最终以报告和口头答辩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评估。工作整合安排主要是学生以个人或3~5 人小组的形式,通过在专业工作场所(包括大学实验室)完成项目来巩固他们的技术知识,并完成一个海报。教师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管理者的综合评价和海报现场答辩等给予成绩。总体上,环境“顶峰”和工作整合安排同我国的本科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相一致,但比我们的要求相对要低,报告和海报没有明确的字数要求,且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

综上,格里菲斯大学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和毕业实践4 部分组成,每部分最低学分要求分别为80、60、80、20,总学分达240 学分,即22 门课程和毕业实践课程合格,即可毕业并获得环境科学专业学士学位。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环境科学课程体系相比,其具有课程结构明确、学生选课自由度大,更加重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环境政策等方面的特点。

三、同我国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对比分析

我国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培养方向包括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具体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与创新和管理能力,毕业后能从事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评价、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同格里菲斯大学基本相同。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类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公司、环境评价与规划单位以及需要治理污染物的生产企业等,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我国很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亦兼顾对学生工程技术技能的培养,增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课程,并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而格里菲斯大学在培养目标上更侧重人文、管理和科学,基本不涉及工程课程。总之,虽然我国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同格里菲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但我国更偏重具体环保技能方面,而格里菲斯大学更侧重环境管理方面,这是由我国和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我国部分高校4年制环境科学本科生的总学时数为2200~2800 学时,40~60 门课程,而格里菲斯大学3 年制环境科学本科生总学时为1000学时左右,课程学习门数达到22门以上即可毕业。表面上,格里菲斯大学总学时比国内高校少得多,但由于澳洲高校每门课程均没有统一参考教程,课堂内容高度整合,每门课和每次课的信息量都很庞大,所以学生课余自主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国内学生更多。在课程设置上,我国高校更集中于环境科学专业领域内设课,强调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而格里菲达大学更多的是放在科学这一范畴内设课,学生选课自由度非常大,选修学分占总学分三分之一,即80 学分的选修课程部分,内容涉及数学、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各个领域,而且有很多课程看似和环境专业毫不相干,可以说学生能在全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中任意选择。在教学实践环节上,我国明显更加重视实践,包括实验、实训、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各个实践环节,实践课程学分比例有的高校甚至在30%以上。格里菲斯大学实践课程相对较少,环境“顶峰”和工作整合安排(相当于我国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二者任选其一即可,最后考核也相对简单,实验课程也大多都为选修课程,且没有毕业学时要求。环境问题是综合性问题,不单是纯科学技术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经济、市场等社会问题。建议未来在我国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人文社科、政治经济类课程和统计学、数值分析、模型构建等工具类课程的比重,这对我国高素质环保人才培养将大有益处。另外,随着我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通识式人才方向转变,环境科学的本科生很容易出现泛而不深的问题,即学生看似学过很多,实则没有达到深度要求。各学校可参考格里菲斯大学的做法,在本科阶段设置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分方向培养,这样可更加突出各高校自身的办学风格和特色。

在授课方式和方法上,我国部分高校沿用的是“讲—听—读—记—练—考”的教学模式,比较强调学生上课认真听、认真记,课下认真复习巩固、认真完成作业等,格里菲斯大学的授课方式为讲座+辅导课模式,学习新内容一般通过讲座的方式进行,每周1次,每次2个小时。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同教师讨论和交流。讲座之后,安排1次辅导讨论课,辅导课不讲新内容,每次2个小时,主要是辅导学生作业和就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参加或不参加,不做硬性要求。总之,格里菲斯大学每门课程的授课时间较短,讲授新内容的时间仅有10 周,即10次课,大多数新内容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完成。在授课方法上,笔者对格里菲斯大学的国内留学生进行过调查,他们普遍反映,国内的上课方式其实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也更加系统,尤其对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国内的讲课方式更好。国内大学强调共同提高和进步,格里菲斯大学的授课模式关键在课下,对于自学能力强、对专业兴趣比较浓、更喜欢钻研的学生来说,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学生的拔尖和个性发展。

四、结语

笔者在对格里菲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课程体系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环境科学领域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1.格里菲斯大学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设4个专业方向,各方向有相对固定和独立的方向课程,占总学分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通识式人才方向转变,国内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将环境科学本科生按不同专业方向进行培养,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2.格里菲斯大学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所占比重大,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学生选择自由度大,可在不同的学科和专业间学习。而我国在课程设置上更凸显专业性,人文社科、政治经济类课程和统计学、数值分析、模型构建等工具类课程比重偏低,未来可适当增加。

3.同我国相比,格里菲斯大学学生毕业要求的学时数较少,修够22 门课程即可取得学位,每学期4~6 门课程,每门课程固定10 学分,各课程没有固定参考教材,课程授课以讲座+辅导课的形式进行,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占比较大,这种授课方式可在有条件的高校进行尝试。

猜你喜欢
学分方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至善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改变颜色和方向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位置与方向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