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 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

2022-09-15 09:24许琴陈奕宁
杭州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数字化

文|许琴 陈奕宁

数智赋能 转型升级 打造未来智造产业名片

上万个传感器实时采集,AI在线产品质量全检,AGV 物流机器人自动搬运装配……这组画面并非电影场景,而是临平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生产车间的实况。西奥电梯是临平区打造“未来工厂”的龙头链主企业之一,相关负责人谈到:“公司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近30%,这得益于‘未来工厂’高效匹配产能和订单。所有订单和工厂运行情况均可通过数字化模型来预演,确保生产、交付、到货环节都能维持高效运行。”

设区以来,临平区坚持“数字经济+新制造业”双引擎驱动,加快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大运河科创城三大产业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时尚、数字经济为主导的“3+1+X”现代产业体系,引进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研究院、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浙江研究院、浙大高端装备研究院、浙大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载体。2021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09.99亿元、增长13.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8.15 亿元、增长15.8%,成功创建全省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首批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获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优胜单位。

当前,临平区正以打造全省智能制造中心为目标,以数智融合、转型提质为方向,全面实施先进制造业稳进增效行动,持续深化“3521”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计划,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体系,重点培育“聚能工厂”“链主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企业180 家、重点实施项目80 个,推动头部企业数字化改造体系建设,积极争创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示范区。在家纺、服装等重点行业领域,为破解传统服装企业产能匹配难、供应链不可控、数字化程度低等痛点,临平区还搭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时尚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时尚E 家”,通过集群生产数字化系统对中小微加工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精准培育扶持“服装+IP”“服装+文化”“服装+科技”等创新性品牌,实现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

城乡共富 文化惠民 绘就品质城区美好蓝图

“这个地方有个加号,我们可以继续添加图片……”晚上7点半,塘栖镇塘北村村民仲美英和母亲正学习着镇里统一安排的电商培训课程。此次课程通过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枇杷产业是临平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扩中”“提低”这个难点重点上,临平区聚焦“三农”突破口,打造了融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年产值2.5 亿元以上的枇杷全产业链,形成了独特的枇杷经济、枇杷文化和枇杷生态。此外,临平区还出台了“强村富农”集成政策,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农村全覆盖、农民住房解困三年行动等实事好事,大运河现代农业园区入选省级创建名单,2021年村均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8%;聚焦缩小收入差距,深化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建设,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5.55 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47%,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46:1,位居省市最低行列。

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这个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有获得感的领域,临平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设区以来累计开(竣)工学校项目43 个,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9月正式开学,杭州高级中学临平校区9月即将开工,与浙大二院、浙大妇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加强“一老一小”优质服务供给,新增婴幼儿照护服务社区成长驿站18 家,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5 家,基本实现养老助餐服务全覆盖;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30.3 万平方米。

共同富裕既要物质富裕,更要精神富足。当前,临平区聚焦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先行区创建,加快实施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普惠共享,亚运场馆临平体育中心实现惠民开放,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精彩亮相,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上塘河宋韵文化带、古海塘迁移和海塘公园建设等重大工程正在全速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工作全市领先,2022年计划建成33 处76 片,探索构建“10 分钟健身圈”;全年建成24 小时自助图书馆13个、“杭州书房”7个、社区图书室184 个,布局形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多跨协同 高效集成 夯实社会治理数字底座

严把物流防疫关是疫情精准防控的重要环节。在通泰云仓仓储基地,通过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车辆消杀流程由现场实时抓拍摄像头传送至疫管通物防智管系统平台,司机的健康码、核酸检测等情况则由移动“防疫盒子”进行即时数据抓取,一套顺畅的“流程”下来,现场实时通行数据、企业消杀记录、异常人员名单等信息都可在系统后台一览无余,快速实现人、物、车同防。

通泰云仓相关负责人谈到,仓库平均每天进出600 多辆车,且不少车辆为外地牌照,使用数据采集终端后,货车司机无需下车登记即可完成“无接触”实名登记,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也缓解了入口处的拥堵情况。“在保证每天进出仓库物品安全的基础上,值守人员的安全感也大大提升了。”

在迎战今年以来数轮疫情大考中,针对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中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临平区创新研发“网格疫管通”应用,上线“扫楼宝”“扫车宝”“访客宝”等前端工具,一体集成预警监测、编组转运、居家管控、地区管控等七大场景,构建“实践检验—发现问题—拓展功能—完善应用”闭环,全力打通省精密智控平台在基层延伸落地“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实现219 个重点场所、24.53 万名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精准纳管,重点人员按期核酸检测率提升至97%以上;平时状态下重点人群单趟转运时间平均缩减30 分钟,战时状态下每批次编组时间缩减2.5小时;网格居家管控工作效率提升5 倍以上。

勇担使命 大抓落实 展现“两个先行”临平担当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站在“两个先行”的新征程上,临平区将勇担时代使命,锐意拼搏进取,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和“一往无前开新局”有机统一起来,将贯彻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与谋深抓实临平发展大事联系贯穿起来,以“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的发展成效为全省全市奋进“两个先行”探路闯关。深入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聚焦“两个先行”重大部署和临平发展重点工作,深化运用区领导领衔领办、赛马比拼、揭榜挂帅等机制,充分激发创造性张力、增强内生性动力。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实干担当,建立健全“党建项目化、项目党建化”“项目化实施+专班化运作”等工作机制,建设变革型组织,保持奋进者姿态,在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疫情防控、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推进中锤炼临平铁军、展现临平担当,努力为全省推进“两个先行”、全市在“两个先行”中展现头雁风采作出临平贡献。

猜你喜欢
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城市数字化建设要“识数”
让工业互联网成为城市经济数字化的新引擎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从千人千面到千店千策
数字化起舞
厂家如何布局营销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学科融合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