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旱作区藜麦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2022-09-16 08:33孙小东杨振常李榕鑫郑彩霞郭有琴温学刚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会宁县单株品种

孙小东,杨振常,李榕鑫,郑彩霞,郭有琴,温学刚

(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白银 730900)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Willd.)亦称南美藜、藜谷、奎奴亚藜,系苋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1-6],广泛种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遍及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智利[7]。其在南美洲栽培历史悠久,是古印加民族备受推崇的传统食物之一[8-9]。藜麦适应性强,籽粒营养丰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21 世纪世界粮食安全和人类营养最有前途的作物之一[3-5,10],被定义为“唯一一种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单体[3,11]。同时由于藜麦富含对人体有益生物活性物,被称为“粮食之母”“黄金谷物”“超级谷物”[3,7]。近年来,藜麦已在我国多省试种成功,20 世纪末我国西藏农牧学院开始藜麦引种试验并试种成功[11-16],甘肃省于2011 年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开始进行藜麦引种工作,并在省内不同地区试种成功[11]。我国藜麦引种和育种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已育成了陇藜系列、蒙藜系列、冀藜系列、青藜系列等品种。目前我国藜麦种植面积已跃居全球第三,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华中、华东、西南等地区有小规模种植。位于甘肃省中部的会宁县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17],当地的传统优势作物是玉米和马铃薯。为进一步提升当地农业种植现代化水平,我们在会宁县对引进的10 份藜麦材料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藜麦品种,以期为进一步促进藜麦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对当地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藜麦产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藜麦品种(系)分别为18-50、18-19、HL05、HL07、HL08、YY32、4-1(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临泽黑藜、临泽黄藜(由张掖市临泽县种子站提供),陇藜2 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选育并提供)。以陇藜2 号为对照品种。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 年在白银市会宁县党岘乡党岘村进行。试验区海拔2 020 m,年均气温6 ℃,年均降水量450 mm,年均蒸发量1 450 mm,无霜期130 d。土壤种类为山地黄绵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小麦。播前结合整地基施普通过磷酸钙375 kg/hm2、尿素120 kg/hm2、藜麦专用缓释肥300 kg/hm2、农家肥15 000 kg/hm2。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品种为1 小区,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2.0 m2(5.0 m×2.4 m),小区四周留田间走道40 cm。采取全黑膜覆盖点播栽培方式,按株距25 cm、行距50 cm 于5 月6 日播种,每小区2 膜穴播4 行,每行16 穴,每穴点播5~8 粒,生长至4~6 叶期间苗,每穴留1 株。藜麦成熟期采用“X”形5 点取样法在每小区选取5 个单株,调查株高、果穗松散度、穗色、粒色、千粒重、单株产量等指标。收获时按小区单收计产,并计算折合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 可以看出,参试藜麦品种(系)出苗期最早的是18-50、HL05、HL07,均为5 月13 日,均较对照提前1 d;最晚的是HL08、临泽黑藜、YY32、18-19,均为5 月15 日,均较对照延后1 d。4 叶期最早的是HL07,为5 月24 日,较对照提前2 d;最晚的是18-19、HL08、临泽黑藜、YY32,均为5 月28 日,均较对照延后2 d。6 叶期最早的是18-50、HL05、4-1、临泽黄藜、HL07,均为6 月4 日,均较对照提前1 d;最晚的是18-19、HL08、临泽黑藜、YY32,均为6 月6 日,均较对照延后1 d。分枝期最早的是18-50、HL05、HL07,均为6 月12 日,均较对照提前2 d;最晚的是临泽黑藜,为6 月16 日,较对照延后2 d。现蕾期最早的是YY32,为6 月21 日,较对照提前4 d;最晚的是18-50、18-19,均为6月26 日,均较对照延后1 d。开花期最早的是YY32,为7 月20 日,较对照提前3 d;其次是HL05、临泽黑藜,均为7 月22 日,均较对照提前1 d;最晚的是18-50、18-19,均为7 月25 日,均较对照延后2 d。成熟期最早的是临泽黄藜、YY32,均为9 月26 日,较对照提前1 d;最晚的是18-50、18-19,均为9 月29 日,均较对照延后2 d。参试藜麦品种(系)全生育期为143~146 d,其中最短的是临泽黄藜、YY32,均为143 d,均较对照缩短2 d;最长的是18-50、18-19,均为146 d,均较对照延长1 d;其余品种(系)全生育期均为144 d。

2.2 农艺性状

由表2 可以看出,参试藜麦品种(系)株高以HL07 最高,为250 cm,较对照高58 cm;其次是临泽黑藜,为233 cm,较对照高41 cm;临泽黄藜位居第3 位,为210 cm,较对照高18 cm;株高最矮的是18-50,为130 cm,较对照矮62 cm。果穗松散度除HL08、HL07 为松散型外,其余品种(系)均为紧凑型。穗色除4-1、临泽黄藜、YY32为灰色,HL08、HL07 为紫红色外,其余品种(系)均为黄色。各参试藜麦品种(系)的籽粒形状均为圆形,籽粒颜色除HL08、HL07 为红色外,其余品种(系)均为白色。粒径以临泽黄藜最大,为1.98 mm,较对照增加0.04 mm;其次是临泽黑藜、HL07,均为1.97 mm,均较对照增加0.03 mm;居第3 位的是HL08,为1.96 mm,较对照增加0.02 mm;粒径最小的是YY32,仅为1.85 mm,较对照减小0.09 mm。千粒重以临泽黄藜最高,为2.92 g,较对照增加0.67 g;其次是HL08,为2.87 g,较对照增加0.62 g;居第3 位的是临泽黑藜,为2.68 g,较对照增加0.43 g;千粒重最低的是YY32,仅为2.24 g,较对照减少0.01 g。单穗重以临泽黄藜最重,为1.64 g,较对照增加0.42 g;其次是临泽黑藜和YY32,均为1.32 g,均较对照增加0.10 g;居第3 位的是18-50,为1.26 g,较对照增加0.04 g;单穗重最轻的是HL08,仅为1.01 g,较对照减少0.21 g。单株重以18-19 最重,为40.96 g,较对照增加3.90 g;其次是YY32,为38.19 g,较对照增加1.13 g;居第3 位的是18-50,为37.68 g,较对照增加0.62 g;单株重以临泽黄藜最轻,仅为30.71 g,较对照减少6.35 g。

表2 参试藜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2.3 产量

由表2 可以看出,参试藜麦品种(系)折合产量以18-19 最高,为3 091.7 kg/hm2,较对照增产13.80%;其次是YY32,为3 008.3 kg/hm2,较对照增产10.73%;陇藜2 号(CK)居第3 位,为2 716.7 kg/hm2;临泽黄藜折合产量最低,仅为2 341.7 kg/hm2,较对照减产13.80%;其余材料均较对照减产,减产幅度为0.61%~13.19%。对试验结果产量因子用DP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供试藜麦材料产量因子在区组间P>0.05,差异性不显著;处理间0.05>P>0.01,差异显著。进一步通过Duncan 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YY32 与18-19 差异不显著,均与陇藜2 号(CK)、18-50、HL07、HL08、HL05 差异显著,均与临泽黑藜、4-1、临泽黄藜差异极显著。陇藜2 号(CK)、18-50、HL07、HL08、HL05 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与临泽黑藜、4-1、临泽黄藜差异显著。

3 小结

在会宁旱作区栽培条件下,参试藜麦品种(系)均能完成生育期,正常成熟,由此可见参试的10 个藜麦品种(系)均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参试各藜麦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18-19 的折合产量最高,为3 091.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藜2号增产13.80%,增产显著;其次是YY32,折合产量为3 008.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藜2 号增产10.73%,增产显著。18-19 和YY32 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株高适中,果穗紧凑,单株重量较大,折合产量较高。综合考虑会宁旱作区的生产需要,认为18-19 和YY32 具有较好的生产推广前景,适宜在会宁县旱作区种植,应进一步对这2 个品系开展生产试验和综合评价。

猜你喜欢
会宁县单株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狗狗的常见品种
浅谈会宁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甘肃会宁县草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