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2-09-16 08:33李亚东孙多鑫白延巧刘玉婷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穗位粒数播期

李亚东,孙多鑫,李 圆,白延巧,刘玉婷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

近年来,受气候环境和市场因素的影响,玉米种植出现了早播早收或晚播晚收的现象,这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造成了不利影响。粮食作物的播期与作物的生长状况及其对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有直接关系[1],适宜播期可以使作物充分利用降水、温度和光照,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条件优势,保证玉米生育期与最佳季节同步,从而使玉米产量达到最高[2]。目前,对播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品种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方面,而对多品种、不同播期梯度和生育进程的关系及对玉米苗情形态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少。我们以河西地区3 个不同的主栽玉米品种为试材,采用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和播期对春玉米生育进程、群体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产生的差异及其原因,旨为河西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在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宣庄村六组进行,平均海拔1 535 m,属井灌区,沙壤土,前茬玉米。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3.7 g/kg、碱解氮74.7 mg/kg、速效磷12.6 mg/kg、速效钾157 mg/kg,pH 8.0。年均降水量166mm,年均气温18℃,≥0℃的积温为3100℃,≥10 ℃的积温为2 718 ℃,全年无霜期140 d。

1.2 供试品种

指示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先玉335、农华101,均由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 个播期处理,分别为4 月16 号(T1)、4 月21 号(T2)、4 月26号(T3)、5 月1 号(T4)、5 月6 号(T5),重复3 次,小区面积62 m2。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每垄2 行,株距15 cm,行距55 cm,密度12 万株/hm2。播前结合整地施农家肥75 000 kg/hm2、N 375 kg/hm2、P2O5225 kg/hm2、K2O 75 kg/hm2、ZnO 15 kg/hm2。磷、钾、锌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分3 次施入:底肥30%,拔节期追施40%,大喇叭口期追施30%。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每小区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玉米植株10 株,挂牌标记,观测记载各生育时期。收获期测量玉米株高、穗位高,收取中间5 行进行测产(每行弃去边缘2 株)。同时记录小区内总株数、双穗数和空秆数。另取10 穗代表性果穗测定穗长、穗粗、穗粒数、秃顶长、百粒重。

1.5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 和SPSS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玉米生育时期的影响

由表1 可知,先玉335、郑单958、农华101生育进程表现一致,全生育期均随播期推迟而缩短,当播期由4 月16 日推迟至5 月6 日时,先玉335、郑单958、农华101 生育期依次由139、138、139 d 缩短至126、125、130 d。3 个品种在不同播期处理下,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生育天数差异较明显,平均播期每推迟1 d,全生育期缩短0.43~0.62 d。

表1 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播期的生育期

2.2 播期对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 可知,3 个品种在4 月16 号、4 月21 号、4 月26 号、5 月1 号4 个时期株高均随播期推迟而增加,5 月6 号播种的株高下降。3个品种的穗位高表现不一,先玉335 表现为4月16 号、4 月21 号、4 月26 号3 个时期随播期推迟而升高,5 月1 号、5 月6 号2 个时期随播期推迟而下降;郑单958 则表现为4 月16号、4 月21 号、4 月26 号3 个时期随播期推迟而下降,5 月1 号播种穗位高最高;农华101 仅在4 月26 号、5 月6 号2 个时期表现为下降,其他3 个时期增加趋势不明显。3 个品种的穗长随播期推迟表现不一。先玉335 在4 月26 号出现最大值;郑单958 在4 月21 号出现最大值;农华101 各时期穗长差异不显著。3 个品种的穗粗、秃顶长随播期推迟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播期处理下的主要农艺性状

2.3 播期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3.1 穗粒数 由表3 可知,随着播期推迟,3 个品种的穗粒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其中5月6 日播种的穗粒数最低,除农华101 外,均显著低于其他4 个播期处理。先玉335 在4 月26 日的穗粒数最高,与4 月21 日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郑单958 在4 月21 日的穗粒数最高,与4 月26 日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农华101 在4 月26 日的穗粒数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表3 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播期处理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2 百粒重 由表3 可知,随着播期推迟,3 个品种的百粒重差异不显著。

2.3.3 产量 由表3 可知,随着播期推迟,3 个品种的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先玉335、农华101 均以4 月26 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6 044.0、15 444.0 kg/hm2,较5 月6 日播种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14.8%、7.4%;郑单958 以4 月21 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为1 5 651.0 kg/hm2,较5月6 日播种处理产量提高了14.0%。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3 个品种生育期逐渐缩短,平均播期每推迟5 d,全生育期缩短2~3 d。不同播期对株高、穗位高影响显著,对穗长、穗粗和秃顶长影响不显著。3 个品种的株高、穗位高随播期推迟,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平均播期每推迟5 d,株高增加11.6~14.8 cm,穗位高升高1.2~4.8 cm。不同播期对穗粒数影响显著,3 个品种穗粒数最高集中在4 月21 日、4 月26 日播期处理。不同播期对产量影响显著,3 个品种产量最高集中在4 月21 日、4 月26 日播期处理,这2 个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 个播期处理。先玉335、农华101 最高产量对应的播期处理为4月26 日,较最晚播期5 月6 日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4.8%、7.4%;郑单958 最高产量对应的播期处理为4 月21 日,较最晚播期5 月6 日的产量提高了14.0%。

不同播期会对玉米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使得其中的一些指标发生变化。郑洪建等[3]研究发现,播期与玉米生育期持续时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本试验研究显示,随着播期推迟生育期逐渐缩短,生育进程逐渐加快,这与前人的研究相吻合。株高和穗位高是玉米的形态指标之一。蔡福等[4]的研究结果显示春季干旱有可能导致播种期推迟,而此时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都会发生变化,相对于早播呈明显增加。本试验的结果显示,播期对玉米形态特征的影响主要是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和穗位高呈现升高的趋势,这与前人的结果基本一致。

玉米穗粒的性状受播种日期的影响,这一点已经被多个研究证实。如果播种时间延迟,会影响到穗行数和行粒数,这两项指标会随着播种期时间推迟而不断地减少,同时百粒重和出籽率也会发生同向变化[5]。但如果适当的提前播种,会对籽粒质量有正面影响,可以增加百粒重[6-7]。刘战东等[8]针对播期推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为播期推迟可导致百粒重下降,对穗粒数产生明显影响,使其有所减少,最终将影响作物的经济产量,使产量呈现下降趋势。本试验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玉米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播期来调节穗粒数保证玉米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不同品种和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显著,现阶段河西灌区主栽玉米品种中,先玉335、农华101 最适宜的播期为4 月26 日,郑单958 最适宜的播期为4 月21 日,播期推迟到5 月6 日以后产量下降明显。不同品种和播期对旱作春玉米和夏玉米生产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穗位粒数播期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14 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粳稻盐粳188 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不同种植密度下三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变化
不同密度下玉米株高、穗位与抗倒性的关系研究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