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区青稞田除草剂组合筛选试验

2022-09-16 08:33周兰兰桑安平王海峰刘梅金闫春梅李风庆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甘南州阔叶空白对照

周兰兰,朱 君,桑安平,王海峰,刘梅金,闫春梅,李风庆

(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青稞(Hordeum vulgareL.var.nudumHook.f.)是生长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属禾本科植物,在植物学上属于栽培大麦的变种,因其籽粒内外稃与颖果分离,籽粒裸露,故称裸大麦[1-4]。青稞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种植区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地。甘南州是甘肃省的青稞主产区,种植面积、产量均居甘南州各类农作物之首[5]。当地青稞田杂草主要以阔叶杂草为主,还有部分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等。

在农业生产中,农田杂草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因杂草的危害,全球每年农作物产量损失约10%~15%[6]。传统的人工除草技术虽然简单、针对性强、除草干净彻底,但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功效低,不能大面积及时防除。采用化学除草措施控制早期杂草,结合栽培管理促进作物生长优势,可抑制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杂草,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目前,市面上防除青稞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品种单一[7],除草剂防效低,极大地限制了甘南州青稞产业的发展。为了选择适合当地的除草剂种类,明确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从而提高青稞种植规模和水平,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筛选,表明除草剂组合5%唑啉草酯乳油+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在甘南州青稞田中除草效果明显。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组合在青稞田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剂量,我们进行了除草剂组合5%唑啉草酯乳油+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配比筛选试验,以期为甘南州青稞生产中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剂量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在位于甘南州合作市卡加曼乡新集村的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综合试验站进行。当地海拔2 737 m,4—8 月平均气温10.4 ℃,降水量282.8 mm 左右,日照时数878.6 h,无霜期83 d。试验地为旱川地,土壤类型为耕种亚高山草甸草原土,地力中等,前茬为油菜。

1.2 供试药剂

指示青稞品种为甘青9 号,由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供试药剂为5%唑啉草酯乳油(5%爱秀乳油),由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由江苏天容集体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

1.3 试验处理

试验采用多因子裂区设计,其中5%唑啉草酯乳油设3 个用量水平,分别为A1水平900 mL/hm2、A2水平1 200 mL/hm2、A3水平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也设3 个用量水平,分别为B1水平37.5 g/hm2、B2水平75.0 g/hm2、B3水平112.5 g/hm2。试验共设9 个除草剂处理组合和1 个空白对照,分别为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和CK(空白对照,喷清水)。各除草剂处理兑水量均为450 kg,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试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 次,小区面积10.0 m2(4.0 m×2.5 m)。于2021 年4 月3 日播种,于2021 年5 月8 日(当日晴天,日平均气温10.5 ℃)15:00— 17:00时将按试验设计配制好的药液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在田间均匀叶面喷施,其余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

1.4 调查方法

青稞生长期间田间调查施药安全性,即在青稞出苗后目测观察青稞植株有无药害症状。施药前每小区随机选取3 个点,每点0.25 m2,调查阔叶杂草和野燕麦基数并定点,并于施药后15、25 d 再次调查各点阔叶杂草和野燕麦的残留数量,计算杂草株防效。施药后60 d 计算鲜重防效。青稞收获前每小区随机取样10 株进行考种,收获时按小区单收分别计产,计算增产率。

株防效=[(药前杂草株数-药后杂草株数)/药前杂草株数]×100%

鲜重防效=[(对照区鲜重-处理区鲜重)/处理区鲜重]×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连续观察各处理青稞生长情况,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较,各除草剂处理的青稞生长正常,植株健壮,均无药害症状,表明试验设计除草剂使用剂量对青稞是安全的。

2.2 株防效

从表1 可以看出,各除草剂处理对青稞田野燕麦和阔叶杂草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后15 d对野燕麦防治效果较好的有处理A2B1、A2B2、A2B3、A3B1、A3B2、A3B3,株防效为90.22%~93.08%,均显著高于处理A1B1、A1B2,其中以处理A2B1株防效最高,为93.08%。对阔叶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的有处理A1B2、A1B3、A2B2、A2B3、A3B2、A3B3,株防效为86.77%~88.51%,均极显著高于处理A1B1、A2B1、A3B1,其中以处理A3B2株防效最高,为88.51%;处理A3B3次之,株防效为88.07%。药后25 d,各除草剂处理对青稞田野燕麦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高于药后15 d。对野燕麦防治效果较好的有处理A2B1、A2B2、A2B3、A3B1、A3B2、A3B3,株防效为92.22%~95.25%,均显著高于处理A1B2,其中处理A2B1与处理A1B1、A1B3差异显著,其余处理均与处理A1B1、A1B3差异不显著,其中以处理A2B1株防效最高,为95.25%。对阔叶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的有处理A1B2、A1B3、A2B2、A2B3、A3B2、A3B3,株防效为88.40%~91.87%,均极显著高于处理A1B1、A3B1,其中以处理A3B2株防效最高,为91.87%;处理A2B3次之,株防效为91.79%。总体上5%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12.5 g/hm2、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12.5 g/hm2这3 个药剂组合对青稞田野燕麦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高,防治效果较好。

2.3 鲜重防效

从表1 可以看出,对野燕麦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表现较好的为处理A2B1、A2B2、A2B3、A3B1、A3B2、A3B3,鲜重防效为94.17%~96.32%。其中以处理A2B3株鲜重防效最高,为96.32%;处理A2B1次之,鲜重防效为95.28%。对阔叶杂草鲜重防效表现较好的为处理A1B2、A1B3、A2B2、A2B3、A3B2、A3B3,鲜重防效为91.19%~93.20%。其中以处理A2B3鲜重防效最高,为93.20%;处理A3B2次之,鲜重防效为92.33%。据上分析,对于以野燕麦和阔叶杂草为主的青稞田,防除杂草选用5%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12.5 g/hm2、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这2 个药剂组合时鲜重防效表现好,均可以达到理想的防效。

表1 不同处理对青稞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

2.4 经济性状

从表2 可知,各处理株高为84.1~90.2 cm,其中以处理A1B3最高,为90.2 cm,较空白对照高2.9 cm;处理A1B1次之,为89.0 cm,较空白对照高1.7 cm。各处理穗长为5.54~7.12 cm,其中以处理A1B1最长,为7.12 cm,较空白对照长1.58 cm;处理A2B3次之,为6.87cm,较空白对照长1.33 cm。各处理穗粒数为41~49 粒,其中以处理A1B1、A1B3、A3B3最多,均为49 粒,均较空白对照多7粒;处理A2B1次之,为47 粒,较空白对照多5粒。各处理穗粒重为1.80~2.38 g,其中以处理A1B3最重,为2.38 g,较空白对照增加0.27 g;处理A1B1次之,为2.36 g,较空白对照增加0.25 g。各处理千粒重为40.2~43.2 g,其中以处理A1B3最高,为43.2 g,较空白对照增加0.9 g;处理A2B3次之,为42.6 g,较空白对照增加0.3 g。

表2 不同处理对青稞经济性状的影响

2.5 产量

从表3 可以看出,各处理均较空白对照增产,其中以处理A3B2折合产量最高,为5 45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2.28%;处理A2B2次之,折合产量为5 32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29.13%;处理A2B3居第3 位,折合产量为5 28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28.16%;其余处理折合产量为4 960~5 18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20.39%~25.73%。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各除草剂处理间的折合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1)。

表3 不同处理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乳油+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不同组合对青稞田野燕麦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各处理的株防效均在80%以上;对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较差,株防效相对较低,但各处理的株防效均在72%以上。各处理对野燕麦和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均表现良好,且经济性状较好,增产明显。以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兑水450 kg 处理的折合产量最高,为5 450 kg/hm2,较空白对照(喷清水,不施用除草剂)增产32.28%;5%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兑水450 kg 处理次之,折合产量为5 320 kg/hm2,较空白对照喷清水增产29.13%。综合药后15 d、25 d 的株防效及药后60 d 的鲜重防效,以及青稞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认为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为试验设计范围内青稞田防除野燕麦和阔叶杂草的最优除草剂组合,且对青稞安全无药害。建议在甘南州青稞田间除草应用时,以喷施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为宜。

试验通过5%唑啉草酯乳油和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混配进行除草,使药剂除草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一次性施药能有效防除青稞田大部分杂草,可以提高除草效果,减少劳动成本。从总体防效来看,以野燕麦和阔叶杂草为主的青稞田块,选用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可以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类除草剂会增加杂草的抗性[8],因此,不同种类的除草剂以及配比对青稞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此外,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残留期较长,一般为60~120 d,会影响后茬作物生长,后茬不宜种植大豆、马铃薯、油菜等阔叶作物。除草剂的使用效果还与喷雾有关,通过改善喷雾机械、调整种植模式、实行轮作种植、深耕土壤、减少土壤表面及浅层的杂草种子密度来减少杂草的发生[9-11]。为减缓杂草的抗药性,推荐轮换使用或混用不同靶标的除草剂。

猜你喜欢
甘南州阔叶空白对照
天然活性类物质百奥碳在安顺烟区的应用示范研究
阔叶槭物候特征及播种育苗试验
热带地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浅析与实践应用
例析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AHEC)
Galectin—9蛋白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镜像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民族地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问题探析
新“国十条”背景下甘南州保险需求调查研究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