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昆明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2022-09-20 03:30王雪菲田荣陈志辉杨明东郭晓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伊蚊登革热昆明市

王雪菲,田荣,陈志辉,杨明东,郭晓芳

1.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重点实验室,云南 普洱 665000;2.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登革热(dengue fever, 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感染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1]。登革病毒隶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分为DENV-1、DENV-2、DENV-3和DENV-4四种血清型[2],其中,DENV-1分为5个基因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3],DENV-2则分为6 个基因型(Asian/American、Asian Ⅰ、Asian Ⅱ、Cosmopolitan、American 和 Sylvatic)[4]。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或地区,目前已有美洲、东地中海、西太平洋、欧洲、非洲和东南亚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登革热的流行[5],亚洲国家的疾病负担占全球的70%[6],我国广东、云南、福建、浙江等多省均有流行[1]。

云南省紧邻老挝、缅甸和越南等登革热广泛流行的东南亚国家,是我国主要的登革热流行地区之一,十余年来,均有输入性和(或)本地病例的报道[7-9]。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和我国沟通东南亚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报道也呈逐年上升趋势[8,10-11],但有关血清型或基因型的研究较少,仅2013—2015年对昆明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开展了E 基因序列分析,且分析的样本量较少[12-13]。本研究分析了2019年昆明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病毒血清型和基因型测定,并对所得序列进行进化分析,为昆明市输入性登革热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和病原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按照《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对2019 年昆明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包括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开展个案调查,病例的诊断依据为《登革热诊断》(WS 216—2018)[14]。病例个案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问卷变量包括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登革热疫区旅居史等。

1.2 病毒血清分型 采集2019年1—6月昆明市部分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Cortez NS1 抗原检测试剂作为病例临床诊断试剂,NS1 抗原阳性血清样本采集后置于-20 ℃冰箱保存,随后冷链运输至实验室,-80 ℃保存待检。采用天隆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生产的半自动核酸提取仪和病毒DNA/RNA 提取试剂盒(磁珠法)提取病毒RNA,获得的RNA 立即用于后续试验,剩余RNA-80 ℃保存。分型引物和探针参考《登革热诊断》(WS 216—2018)[14]设计合成。采用实时荧光RT-PCR对待测样本进行血清型测定。

1.3 E 基因测定及进化分析 采用天根反转录试剂盒将提取的RNA 逆转录合成得到病毒第一链cDNA。参考有关文献[7]设计合成DENV-1 和DENV-2 E 基因扩增引物,以上述步骤合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E 基因序列扩增,PCR 扩增产物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阳性扩增产物送测序公司进行双向测序以获得相应E基因序列。测序结果使用DNAStar 软件下的SeqMan 模块进行序列拼接,所得序列在NCBI网站的Blast进行比对并选取相似性最高的序列。进化分析所用的参考序列均下载自NCBI 数据库,包括比对后选取的相似序列、云南省近年流行株、柬埔寨近年流行株、泰国近年流行株和各基因型代表序列。采用ClustalW 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 软件构建Neighbor-Joining 进化树,进化树构建采用Kirmura2-parameter 模型,bootstrap设置为1 000。

1.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9 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总体情况 2019 年昆明市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400 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55 例,占13.75%;临床诊断病例345例,占86.25%。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来源地分布 境外输入297 例(占74.25%),以东南亚国家为主,柬埔寨(187例)、缅甸(38例)和老挝(28 例)为主要来源国;境内输入99 例(占24.75%),以云南省西双版纳(93例)输入为主;未知来源地4例(占1.00%)。见表1。

表1 2019年昆明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来源地分布

2.2.2 时间分布 2019 年昆明市全年均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5—10 月为输入性病例报告高峰,其中10月病例数最多,占20.75%(83/400)。见图1。

2.2.3 人群分布 400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中男性267 例,女性 133 例,男女性别比为 2.01∶1。各年龄组均有报告病例,年龄最小6 月,最大83 岁,其中,20~29 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共135 例(占33.75%)。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干部职员、农民和工人为主,分别为78 例(占19.50%)、56例(占14.00%)、52例(占13.00%)、46例(占11.50%)和43例(占10.75%)。见表2。

表2 2019年昆明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人群分布

2.3 DENV 血清分型 共采集DENV NS1 抗原阳性输入性病例血清60 例,输入地分别为柬埔寨(49例,占81.67%)、老挝(1 例,占1.67%)、缅甸(3 例,占5.00%)、越南(3例,占1.67%)、泰国(1例,占1.67%)和非洲国家(3例,占5.00%)。DENV 核酸检测阳性34 例,其中输入来源为柬埔寨的32 例(28 例为DENV-1 型,4 例为 DENV-2 型),越南 1 例(DENV-2型),泰国1例(DENV-1型)。

2.4 DENV 基因分型和 E 基因进化分析 34 例DENV 核酸检测阳性样本扩增得到6 条DENV-1 E基因序列(5 条源自柬埔寨,1 条源自泰国)和2 条DENV-2 E基因序列(均源自柬埔寨)。

6 条DENV-1 E 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为96.63%~100.00%,与选取参考序列的进化分析结果显示,6株DENV-1均属于基因Ⅰ型,分别位于3个不同的进化分支(Lineage 1、Lineage 2 和Lineage 3)。各序列分别有与其在遗传上高度相似的毒株,Lin‐eage 1 分支中KM67 和KM71 E 基因序列分别和2019年广东柬埔寨输入株(MN921287、MN921259)同源性最高,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100.00%和99.93%,而KM68 E 基因序列则和2019 年老挝流行株(MW228042)同源性最高,核苷酸相似性为100.00%;Lineage 2 分支中,KM36 和 KM37 E 基因序列和2019 年南昌株(MN894235)同源性最高,核苷酸相似性为100.00%;Lineage 3分支中,泰国输入性病例的病毒KM7 E 基因序列与2019 年上海株(MT856309)和2018 年泰国流行株(MN955621)同源性最高,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99.87%和99.66%。见图2。

2 条DENV-2 E 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为99.73%,与参考序列的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条序列均属AsianⅠ基因型,KM28 和KM61 E 基因序列分别与2019 年广东柬埔寨输入株(MN923115、MN915188)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93%。见图3。

3 讨 论

通过对2019 年昆明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现,该地登革热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4.25%,主要输入来源为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等登革热疫情高发的东南亚国家。其中,柬埔寨是2019年昆明市输入性病例的主要来源国,占总输入性病例数的46.75%,这可能与2019年柬埔寨登革热疫情严重,报告病例数大幅超过去年同期[15],且昆明与柬埔寨间的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等因素有关。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全年均有报道,报告高峰为5—10 月,要早于云南省登革热高发季节(8—11月)[16],这可能与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登革热流行季节在5—10 月有关[17-19]。输入性病例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干部职员、农民和工人为主,提示该类人群为昆明市登革热防控的重点人群。

本研究共检测出2 个血清型和2 种基因型,2 种基因型均属东南亚地区流行的优势基因型[20-22],系统进化分析也发现本研究序列和东南亚流行株、我国东南亚输入株高度同源。由于周边国家登革热广泛流行,我国广东、云南、福建、浙江等地也多次报告了来自东南亚国家的输入性病例,且部分省份暴发了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23-27]。昆明市是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便利的交通为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病例的输入提供了渠道。2019 年昆明市未发生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散发、暴发,且无本地登革热病例报告,这主要归因于该地对输入性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隔离。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在云南省广泛分布[28],昆明市也有监测到伊蚊的相关报道[29-30],虽然昆明市伊蚊密度较低且暂未发现优势蚊种埃及伊蚊[31],但仍存在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登革热暴发的风险。

研究结果提示,对境内外输入性病例的监测依然是昆明市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重点,应密切关注东南亚地区登革热流行形势,提前做好昆明市登革热防控工作部署。同时,需加强对疫情高发国家往来重点人群的监测,提高输入性病例的发现和报告能力,及时处置输入性疫情,防止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登革热疫情暴发。

猜你喜欢
伊蚊登革热昆明市
我国登革热重要媒介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进展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2018—2019年昆明市191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昆明市延安医院
感染登革热病毒,该如何救治
登革热是什么
埃及蚊子的嗡嗡声原来是情歌